四川得名的由来

四川,很多人对她的名字会有兴趣,为什么是四川,不是五川,六川呢?一些人说是因为四川境内有四条大河,那么是哪四条大河呢?这些人说不明白,拿出了很多种排列组合。四川境内大河很多,要是以这个来命名的话,“四川‘肯定是不够的,恐怕得十川、百川才行啊。

还有一种说法,“川”即“大河”的意思,四川,顾名思义,是“四条大河流经之地”。这个说法,仿佛有几分道理。因为,现今四川省境内正好有四条自北向南流向的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

四川得名的由来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朝时置为巴郡、蜀郡、汉代叫益州。(下图为雅砻江)

四川得名的由来

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所以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这样,便有了“三川”。(下图为岷江)

四川得名的由来

后来由于宋真宗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汉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四川"的真正来源。(下图为嘉陵江)

四川得名的由来

不是这样理解四川省名的,但你要知道四川有几个“川”我可以告诉你有:青川县(隶属广元市)、沐川县(隶属乐山市)、北川县(隶属绵阳市)、汶川县-金川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川区(达州市)…要告诉你的是四川省名由来: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四川得名的由来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四川得名的由来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综上所述,“四川”是因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环绕而中部平原或丘陵锦延这种地形而得名,不是因为具体哪条河或哪几条河而得名。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称“四川”,而其东西南北部又可称西川、东川、北川、南川或者是川西、川东、川北、川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