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在經歷這一輪大洗牌後,共享出行領域中一些中小玩家已經被迫退場,但不能否認共享汽車的市場仍然龐大。

曾經被譽為創新事物的共享汽車如今被淪為了“騙子”類別:

2019年1月2日,在講究好彩頭的新年第二天,途歌出行創始人兼CEO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用戶圍堵,最後不得不向警察求助脫身。

諷刺的是,這樣狼狽的他,在2018年12月5日還在創業邦100未來領袖峰會上,高談闊落,發表了題為“It’s Time TOGO 不止於行未來可期”的演講。

半個月後,途歌就被爆出押金難退,經銷商上門追討欠款,途歌的北京辦公室一片狼藉,現場不斷有人喊著:“途歌!還錢,途歌,還錢。”

按照對外披露的300萬用戶,每人押金1500元,途歌押金將近40億元(實際用戶可能會有偏差)可能被挪用,不能歸還給用戶。

在用戶的眼中,他們眼中那個所謂的共享出行先行者、TOGO途歌CEO王利峰已然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騙子”。

此情此景,王利峰成了共享汽車失敗的代表人物。

共享汽車潮起潮落

作為風口上的豬,共享汽車這股浪潮起的快,跌的也更快。

以該行業融資最大的公司途歌出行為例。

途歌出行的創始人為王利峰。

在創立途歌出行之前,王利峰在互聯網廣告和精準營銷領域有6年的工作經驗。2011年,他接觸到互聯網租車服務,開始轉向這一領域,2013年創建了互聯網打車平臺“AA租車”,後來被收購。

2015年9月,王利峰創立分時租賃平臺途歌。彼時,共享經濟風靡一時,幾乎所有人都言必稱“共享”,在跟風的背景下,投資人也開始跟風投資,於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可以想象,途歌出行很容易就拿到了風險資本:

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2016年8月24日,途歌獲得拓璞基金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

2017年4月,真格基金、創投圈拓璞基金聯合投資了4000萬人民幣;

2017年10月26日,途歌出行又獲得了2220萬美元。

與此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共享汽車平臺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共享汽車共獲得融資764.59億元,投資者中不乏螞蟻金服、真格基金、貝塔斯曼等明星投資機構,共享汽車成為了共享經濟領域獲得投資金額最高的行業。

小二租車、巴歌出行、一步用車、PonyCar、Gofun、途歌等在2017年都獲得了超億元新的融資。如果單從投融資金額上來看,共享汽車已經取代了共享單車成為共享經濟最大的風口。以途歌為例,截止2018年10月,累計融資超過5億人民幣,成為國內融資額最大的共享汽車平臺。

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2017年12月29日,摩拜投資的共享汽車也正式上線,在貴州試運營,據瞭解,首批上線的共享汽車均為新能源電動車。

在資本的助推下,共享汽車開始風靡一時,遍佈城市的各個角落,路邊,停車場出現了很多共享汽車的身影,各種各樣帶有共享汽車logo的車子在街上形形色色的出現,此外平臺還有各種針對新用戶的補貼,新用戶免費以及各種充返優惠,一時間讓很多沒有車的用戶放棄了購車的念頭,決定長期“共享”下去。人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以及對共享汽車便利性的認可,共享汽車一度成為近幾年中國市場最大的熱點之一。

作為一陣風,共享汽車來的快,顯然去的也快。

伴隨著共享汽車這個風口的破滅,曾經輝煌的途歌也在了共享汽車的浪潮下搖搖欲墜,行業在遭遇著洗牌,倒下的不止途歌一家:

2017年3月,友友用車宣佈公司解散;

2017年10月,EZZY宣佈公司解散;

2018年1月,北京易卡綠色汽車租賃公司出售100%股權。

2018年5月,麻瓜出行正式停止運營。

這到底是一場鬧劇還是一場有價值的探索,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騙子or先行者?

到底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真心想創業還是想借著風口撈一把?

總之,關於王利峰創業的動機,在創投圈,充滿了對王利峰的爭議——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大城市交通擁堵,車位不足,購車上牌搖號,限行限號等政策,共享汽車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GPLP犀牛財經認為,共享汽車的存在背後是有站得住腳的原因的,資本的追逐也並不是盲目的,另外政策上對於共享汽車也是鼓勵和支持的:

2017年8月,交通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肯定了共享汽車的積極意義,並明確指出對共享汽車涉及的車輛停放、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應給予扶持。除此之外,還鼓勵分時租賃運營者採用信用管理替代押金管理。這一政策對於共享汽車運營商及用戶來講都是極大的利好。

然而,理想豐滿,但是從執行角度來看一切卻並不現實,充滿了烏托邦的想象,正所謂我們高估了“人性”。

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事實的確如此。

在共享汽車的落地發展方面,共享汽車註定了不可能一帆風順。在GPLP犀牛財經看來,首先共享汽車是重資產重運用模式,是一門燒錢的生意,購車費,保養費,加油加電費,停車費,保險費,推廣費以及運營人員費用,需要鉅額的資本支撐;在盈利模式上,按照業內測算,想要保證盈虧平衡,一輛共享汽車每天被租賃的頻次需要不少於6次,每次1-2小時,但事實上多家租賃公司數據顯示,目前無法達到這個頻率;

其次,沒有形成規模化效應。共享汽車由於高昂的運營成本短期難以像共享單車一樣,快速擴張,在市場上形成規模效應,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共享經濟專家看來,共享汽車絕大多數企業投放量不足500臺。而行業專家認為:“共享汽車是規模經濟,單個城市8000-10000臺的投放量是達到盈利水平的門檻。過了這個門檻,意味著共享汽車的出行效率提升帶來運營成本下降,從而實現盈利。尤其是一線城市,佈局車輛還要解決牌照問題,更加困難。

以EZZY為例,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EZZY在投入500輛寶馬i3做共享汽車運營後名聲大噪,但影響力卻不及倒閉來得快。創始人付強表示,在實際運營過程中,EZZY每做一單都要賠錢,融來的錢也很快就被花完,過高的運營成本和狹窄的盈利通道最終拖垮了公司。

從模式上來講,目前,共享汽車賽道主要分為三大陣營,一是以整車廠旗下的出行平臺,比如首汽的gofun,上汽的evcard 戴姆勒汽車的car2go;二是傳統租賃車公司的分時租賃業務,比如神州租車旗下的神州共享汽車業務;三是途歌等互聯網創業背景下的共享汽車公司。

在資本與盈利的雙重考核下,互聯網背景的創業公司成為了重災區。

共享汽車:騙子還是先行者?

為啥會是互聯網公司呢?

答案也非常簡單,互聯網公司的資金來源全都依靠融資,沒有雄厚資本的支持,很難維持這門生意,而且共享汽車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對投資人來說,看不到高回報肯定就選擇了推出,不會等待那麼長的時間。

對於其他類型的公司,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但是,如果一旦測試其盈利遙遙無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其他公司也面臨轉型或者倒閉的壓力。

新的玩家不斷湧入賽道

“婚姻就是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圍城》

共享汽車行業猶如圍城,先行者的盈利模式處於迷茫想撤退的時候,傳統車企卻開始瘋狂涉足這個戰局,令人哭笑不得。

相對比途歌等互聯網公司的遭遇,傳統車企卻在跑步進入。

在GPLP犀牛財經看來,車企不顧盈利困難的問題,投入到共享市場中,主要是基於兩方面考慮:

第一方面是傳統車2018年汽車產銷量頹勢盡顯,汽車產業經濟增長乏力。中汽協預測汽車市場整體產銷增速低於年初預估,2018年全年將呈現2%-3%的下降幅度,明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增速預計為零。所以,傳統車廠佈局共享汽車業務,一來可以去庫存,二來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在出行大市場方面,很多傳統車企也都開始了轉型,摩範出行負責人表示:北汽就是從最原始的傳統制造企業,向服務製造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的。

在經歷這一輪大洗牌後,共享出行領域中一些中小玩家已經被迫退場,但不能否認共享汽車的市場仍然龐大。這門長期的生意,對於追求快速回報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傳統車企通過轉型可以在共享出行市場中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行業人士認為,雖然短期內共享汽車行業面臨重資產模式下盈利較難的問題,但是從長期來看共享汽車還是充滿了想象空間,或許在達到規模經濟的門檻之後,共享汽車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騙子還是先行者,讓我們等待時間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