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現代女性,不管什麼年齡都要保持年輕的心態,對事情依然保持好奇的態度,不斷創新。”

10月13日晚,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在由全國婦聯組織的“全國創新創業優秀女性走進北京大學”活動上,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天下女人研究院名譽院長楊瀾的一番演講,引起了在場女大學生們的共鳴,引發陣陣掌聲。

作為女性優秀創業者代表,一手創辦了陽光媒體集團的楊瀾近年來除了繼續深耕傳媒領域外,還將大量精力放在對“女性領導力”的發掘與推廣上。在現場,她以一場《Big girl 的心與力》的演講,將女性創新創業應具備的7個“心”和“力”,向北大學子娓娓道來。

男士,也該一聽。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演講稿


來到北大,我特別想到胡適先生曾經寫過一些雜文和散文講到教育對人有什麼樣的好處。我記得他有這樣的一個標題,教育是讓你成為一個不易受人“惑”的人,也就是說你不太容易被人家忽悠。

胡適先生還說過另外一句話,他引用了一位歷史名人的話,特別適合今天在這裡講,“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當我們在評論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是什麼?”

放現在會有人說看GDP。

當初胡適先生說,第一、是看他們怎麼對待自己的女人,第二、看他們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第三是他們怎麼樣度過休閒的時光。這三點,我覺得今天講起來依然是很有價值的,當整個中國完成了“溫飽”這樣一個奔跑的過程,繼續向高品質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人們對於美好生活不斷追求的這樣一個發展之路奔跑的時候,我覺得這三點,依然值得我們今天來思考和就此給出我們的回答。

我們現在正在面臨一個科技重塑世界的時代,新經濟、新生活正在影響著整個世界。有人可能說,今年全球到處都是亂糟糟的,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為什麼呢?其實,

在全球的高等教育有這樣一個規律,凡是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學都會風聲水起。因為這時候,人們更需要平靜點,需要學習,需要傾聽,需要了解,需要探討,需要思考,需要判斷。所以在北大這裡來談創業創新的問題,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契機。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我們主要是從女性的自我認知角度來談,在過去的兩年,我帶著《楊瀾訪談錄》的攝製組,走訪了全球五十多個國家,採訪了八十多位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製作了十集紀錄片《探尋了人工智能》。

當我們在做這樣一個全球的採訪和紀錄片系列的時候,我一直在問自己問題,就是人工智能時代,人的職能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地方?我認為結論很簡單,人工智能像一面鏡子,它反照出人類智能的奇妙之處。

人類智能最奇妙的地方在於我們的綜合思考和判斷力,在於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和愛護能力。其實很多這個方面的能力,恰恰是在傳統意義上,女性具備優勢的幾個方面。也就是說,機器可以替代這個世界上做很多重複性的工作,但是涉及到人和人,大家面對面的這種交流,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的溝通、體驗,這個時候人的智能是不可取代的。

一個機器對你說一萬遍我愛你,但是它並不知道愛是怎樣一種怦然心跳的感覺。也許有一天,機器人可以給孩子換尿布,但是沒有什麼能夠替代一個母親看待自己孩子的眼神。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一個網絡的熱門話題《延禧攻略》,乾隆皇帝在跟魏瓔珞抱怨,說我國事這麼繁忙,這兒發水了,那鬧旱災了,後宮老是不消停,給我製造很多麻煩。那麼作者通過魏瓔珞之口,倒反而給出皇帝一擊,說這一切不都是你們男人造成的嗎?

如果你們沒有把女人圈在這個高牆之下,讓她們見識如此之少,還跟她們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們當然能夠更好的來理解你們對於天下家國的這種情懷。但是你們天天把她們關在這裡,她們就只能勾心鬥角,算計著怎麼爭寵的事。

《延禧攻略》播出的時候,引起了一個熱潮。但同時也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就是當清宮裡的女人,還紛紛想著怎樣宮鬥和爭寵的時候,在1848年的時候,英國的婦女已經開始爭取獨立的投票權了,1848年應該是道光年間。所以一個社會的風氣不一樣,體制不一樣,女人在這個社會當中的自我認知也不一樣,她提出的主張,她的行為、實踐,就有很大的差別了。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哈佛大學有一位女詩人,曾經寫過這樣的話,後來哈佛很多的院長放在他們學校畢業冊的首頁,那就是“請回答我,你將如何度過這隻有一次的自由而珍貴的人生。”

我覺得這句話,對於大學畢業即將走向社會的你們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我今年已經50歲了,但是我依然需要不斷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不同的年齡段,你的自我認知和對世界的認知,包括你自己的定位,都是會有所不同的。

我想告訴大家,諸多的“人設”,都在給你們貼標籤。我通常是反對貼標籤的,因為我覺得我們生命那麼豐富,我們的性格那麼多元,怎麼能用簡單的一個標籤來界定我們的身份呢?但是如果非要貼標籤的話,我會選用這樣一個標籤,叫做Big Girl。

Big Girl,大女生,或者大女孩。我記得在90年代有一首歌叫做《Big Big World》。

它表達了一個女性在情感當中的一個很複雜的心態,但是我覺得Big Girl的Big,它是在於一種格局視野,在於一種為自我負責的精神,一種獨立的價值判斷。她應該是有格局的、有視野的、有知識的、有技能的,她不是可憐巴巴的躺在水晶棺材裡,等著白馬王子來把她吻醒的白雪公主,她是要自己去闖蕩這個世界,爭取自我價值實現,同時她也是一個有愛,能夠自我幸福的人。

所以我想說,起碼我自己希望自己的一生是有豐富的經歷,有有趣的靈魂,這一生保持著一份好奇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所以我想提的Big Girl,是一個有著豐富的感情,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有自己的獨立價值和勇於擔當的當代女性。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我最近做了另外一檔節目《匠心傳奇》。我走訪了中國12個領域的意匠大師,是在傳統的工藝的傳承上,能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進行創新的這些大的藝術家們和設計師們。

我在走訪這些意匠大師的時候,在觀察他們在做著傳承和創新的時候,我深深的受到感動和觸動,我突然覺得,其實很多領域,它的道理是一樣的。匠心重要靠著一個“心”字,中文的“心”字是很難翻譯的,比如說翻成英文,“心”翻成什麼?

其實在中國人的語言裡面,心這樣一個簡單的漢字,它代表著意識,代表著對世界的認知,它代表著情感和表達,甚至還代表了一種自我的認知在裡面。所以我覺得如果要在這裡用Mind更合適。

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世界,對待自己,其實決定了你會走多遠,和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

有句話說,當你對世界微笑的時候,世界也向你微笑。雖然有的時候,也有可能張牙舞爪。但是從長遠來說,你看待世界的心態,某種程度上是世界會給到你一個變相。就是這個世界會把你給它的面孔,反過來給到你。

我們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我們在走向社會的時候,其實我們一直在學習和成長的是什麼呢?不是簡單的我要背多少個公式,我怎麼樣把中國的歷史倒背如流,那些都是知識,那些機器也可以幫你做的。但是你的心態和你的能力的組合,是機器不能夠幫你做到的,或者說它不能夠替代你的,它將跟隨你的一生,成為你的終極競爭力。

在談到女性雙創的時候,我希望大家不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自己的創業當中,不斷地增強自己的心態和能力,因為這是一生的財富。

你也許遇到一個渣男,對不起,他不可能奪去你的心態,你也許會創業失敗,但是你積累了自己的經驗,你在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能力,所以我想這是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的。

還有一些,比如說你的初心,是否出於一份真愛,確定一下眼神。然後虛心,你是否是一個願意學習的人呢?你不要覺得,拿了北大的文憑,就可以不學習了,學習已經成為我們終身的一個能力了,所以要虛心。

你比如說匠心,我做什麼事情要做得別人不一樣,我希望有創新的地方,我不跟大家走,我即使做同樣的事情,我做得更好,我覺得這就是一份匠心。

專心,一會兒這個社會潮流又變了,做做其它的事情,學其它的事情,變得時髦了,我是不是一定要轉呢?這個時候,我要問問自己,我是否足夠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能不能專心做下去。

耐心,你願意承受寂寞嗎?你願意在一個網紅的時代,缺少關注嗎?這個就決定,取決於你到底有多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當你真的執著於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外力吵吵嚷嚷,跟你無關,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一件事情,所以這也是我在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深深的被觸動的一個地方。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聚心,就是說你能夠與多少人溝通,你就有多大的領導力,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時代,你自己再有本事,如果你不能夠團結起一個非常好的團隊,也是很難創新創業的。

開心也很重要,如果你做的事情沒有樂趣的,你就成天椎刺骨,頭懸樑,那是很苦的差事,我想你的創造力也沒有多大的迸發。所以要有一個開心,要有一個關心。

所以今天對於一個當代的男人或者女人,無論你是否想創業,還是想成為一個很好的僱員,我們都需要當代的心態和能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也經常會遇到大家問我,這個世界如此龐大,如此複雜,我應該怎樣定位呢?

我覺得不妨你可以畫自己三個圈,給每個圈裡一些關鍵詞。那就是我愛做的,打遊戲也可以算,遊戲現在也成為一個奧運會的非金牌項目了。它可能說明你這個人能夠非常專注,或者是手腦非常靈活,也是你能力的體現。

三個圈:你愛做的,你能做的,和這個社會需要你做的。

比如說你出去瞭解到今天人工智能的發展,你可能就會對它即將替代的職業,要重新進行一些思考。所以當你能夠把這三個圈交集於一個區域的時候,在這個區域裡你去尋找你的職業,或者是創業的發展,你就會做到最好,做到最開心,而且還能夠獲得物質上的成功。

我們都不是苦行僧,我們需要在社會語境上獲得一定意義的成功,但同時我們需要是有愛的,有創造性的成功。在任何一個領域你要想做的好,大概都要經過這三個階段。守、破、離。


楊瀾北大演講稿:一個人成長中的7個“心”和“力”



你先得守,你先得要知道這一門的門道到底在什麼地方。

你也需要破,需要去突破需要去創新。

而離呢?它是更高的一個層面,有些人早一點,有些人晚一點會到這個層面,那就是你能夠自成一派,完成自我的超越,真正的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做出更多的貢獻和價值。

就像電影當中《一代宗師》裡面說的,見自我、見天地、見眾生,我覺得最後這個很重要。你無論多麼成功,你最後還是不要忘記人的同理心對社會的責任,以及對待他人的這種責任,見眾生還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這裡,我也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很希望用自己的後半生來致力於女性的終生學習和成長,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情,我也會跟大家一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一起把我的想法與大家分享。所以賦能

女性終生成長,修身、齊家、自我修養,同時我們也治業,這個業可以是創業,也可以是職業。

知天下,不一定要去平天下,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改變,會怎樣的影響我們社會的進程。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