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米網攜手企業 擦亮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新華網長春9月29日電(李竹青 實習生田乃方)進入9月下旬,便到了吉林大米收穫的季節。在北緯40度~45度這片黑土地上,成千上萬公頃的稻田阡陌相連,彷彿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風裹著淡淡的稻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吉林大米网携手企业 擦亮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土壤、光照、積溫、水質……大自然饋贈的得天獨厚的環境,成就了吉林大米一流的品質、口感和營養。近幾年,“吉林大米”這張“白金名片”被全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2016年10月,吉林省糧食局主辦的“吉林大米網”正式上線,吉林優質大米通過這條“放心網購”渠道,被端上全國各地百姓家的餐桌。

吉林大米好吃,除了“天時”“地利”的氣候生態環境,也離不開大米企業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人和”因素。近日,新華網吉林頻道的編輯跟隨吉林大米網(http://www.jldmw.com)的工作人員深入長春市、吉林市的多家企業調研,發現這些企業在種植、加工、銷售等流程上,為了保證大米的好品質會嚴格要求,不惜成本去進行創新,一位企業負責人道出其中原由:“不斷推陳出新,只為萬千消費者能吃到吉林大米,愛上吉林大米。”大米品質精益求精

稻田裡“人除草、鴨捉蟲、蟹站崗”

吉林大米為什麼好吃?

我國著名的北方粳稻種植專家許哲鶴20多年來一直堅持以吉林省為基地,深入探索北方優質稻米的種植和生產規律。他認為,普通稻米和優質稻米的區別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蛋白質含量,小於7%口味就好,且越低越好;二是直鏈澱粉含量,以20%為限,比例越小米飯越柔韌有彈性;三是藥物和汙染殘留,只要檢測為陽性,就不能確定為優質米。

許哲鶴認為,北緯40度~45度之間的“黃金水稻帶”,積溫適中,適合栽種中晚熟品種,有效控制支鏈澱粉和蛋白質含量;而且由於氣溫適宜、空氣溼度較低,不利於各種病蟲害大量繁殖,在少施農藥和不施農藥的情況下,仍可以保證基本產量。

調研過程中,筆者發現吉林省這些大米企業並沒有止步於獨特氣候條件所造就的大米品質,而是為了口感、營養更上一層樓,不惜投入重金加大成本,探索新路。

吉林東福米業坐落在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4500公頃的水稻種植基地和600公頃的有機水稻種植基地,讓整個小鎮隱身於望不到邊的稻浪中。在這裡,“人除草、鴨捉蟲、蟹站崗”的自然生態畫面隨處可見。東福米業電商經理邢文媛介紹,為了生產出安全、營養又好吃的大米,企業下足了功夫。“每年都要對水稻種植的土壤、水源、空氣環境進行嚴格檢測,而且在稻田裡養鴨、養蟹,既安全健康,還除了蟲、肥了土壤,稻田裡四處演奏著自然界的和諧之音。”邢文媛介紹,稻田的除草環節,絕對不允許用除草劑,全靠人工來除。

東福米業通過這種方式種出的有機大米,5公斤裝禮盒市場價在550元—700元間,仍供不應求。

在大米新鮮度上動腦筋

低溫倉庫、自動磨售米機等齊上陣

吉林大米网携手企业 擦亮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東北大米,名震全國。近年來,隨著全國消費者對東北大米的喜愛和需求與日俱增,市場上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一些不良企業為了牟取暴利,致使大量“勾兌米”流入市場。

一位大米企業負責人透露,“勾兌米”多為散米,多數是用30%的陳化糧、30%長江以南的雙季稻或者三季稻、40%左右的當年新產的東北水稻混合而成。其口感和營養比新米差了許多,而這種不法行為,給包括吉林大米在內的東北大米口碑帶來了嚴重傷害。

如何讓消費者吃上新鮮、正宗的吉林大米?如何用優質產品捍衛正在發展中的“吉林大米”品牌?各大企業爭相開動腦筋。

邢文媛說,東福米業設有低溫倉儲庫5棟,保溫式立筒倉8座,可以把倉儲溫度控制在10度以下,即使在夏季高溫天,水稻的品質也不易變化。

吉林省林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地處長春市九臺區上河灣鎮,臨近松花江水域,其種植生產的“水清清”品牌大米暢銷全國。這其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加工過程:冬儲。

該公司利用東北氣候的優勢,將每年水稻收割晾曬後入庫冷儲,從開始入庫時的零攝氏度,到三九天的零下三十幾攝氏度,即使第二年最後一批水稻出庫,庫內的溫度也不會超過十攝氏度,這使“水清清”的稻穀始終保持在低溫、冷凍、保鮮的條件下存放。

不僅如此,目前長春不少超市、社區門口,都會看到“水清清”的自動磨售米機,有製冷功能,使水稻一直處於低溫、殺菌的條件下保存,消費者現吃現磨,吃多少磨多少,最大程度保證了米的新鮮和營養。

新米上市時,如果有前一年產品剩餘,如何處理?各家企業回答基本相同:因為銷售渠道穩定,前一年的產品基本不會有大量剩餘,少量剩餘都會內部處理掉;“勾兌米”大多是散米,對正規吉林大米企業來說,寧可在新米上市前將剩餘產品促銷處理,也不會用“勾兌米”來砸自家多年打造出的品牌。

大米銷售步入“雲時代”

電商平臺助力吉林大米走向全國

吉林大米网携手企业 擦亮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9月23日至9月25日,我們黑熊農場的一款大米在吉林大米網搞促銷,公司拿出100多件產品參加活動,原本計劃持續三天,沒想到,一天多就全部被搶光了。”9月26日,吉林黑熊農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麗梅介紹。

黑熊農場在吉林省的萬昌和舒蘭各有一塊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4000公頃,公司去年正式成立,憑藉“全流程保證新鮮”的理念和種植加工技術,深受消費者好評。目前,電商銷售是黑熊農場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為了接受更先進的理念,劉麗梅專門把電商團隊設在了南方一線城市。

電商平臺,對各家大米企業來說,不一定是銷量最大的渠道,但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直接把品牌推向全國消費者的最直接途徑。目前,越來越多的吉林省大米企業把電商作為主要銷售途徑之一。

榆樹市吉富米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位於松花江沿岸的黑土地上,現有綠色水稻基地1500公頃,有機水稻基地1500公頃。企業負責人表示,以前在銷售上,一個實體店一年需要二三十萬的運營成本。去年開始,通過吉林大米網、京東和天貓等平臺大力宣傳銷售,訂單從無到有,如今每天都有幾百單,電商成了重要的銷售途徑。

“在吉林大米網這個平臺銷售最省心,不但免費,全程不用自己的客服介入,消費者下單後,按通知發貨即可。”這位負責人介紹,原來的傳統銷售模式,大米銷售只限制在某一區域,現在每天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說明吉富米業的市場已經面向全國,只要保證品質,品牌自然慢慢會享譽各地。

大米網購有“放心渠道”

吉林大米網攜手企業打造“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吉林大米网携手企业 擦亮吉林大米“白金名片”

為了做好吉林大米這張“白金名片”,不僅企業在努力,政府部門更是不惜餘力。

吉林大米網是由吉林省糧食局主辦、依託長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建立的吉林大米官方平臺,2016年10月正式上線,帶動產業聯盟成員企業共同探索“互聯網+吉林大米”營銷模式。該平臺通過“互聯網+”形式,廣泛傳播吉林大米文化,作為大米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橋樑,全面樹立吉林大米“好吃、營養、更安全”的良好形象。

吉林大米網運營總監任紅霞介紹,“吉林大米網對入駐企業資質有嚴格要求,產品必須符合《吉林大米地方質量標準》,該標準對大米的質量、衛生、檢驗等方面都有著高於國家標準的嚴格要求,是大米品質的保證。”

任紅霞說,為了解各企業商品在電商平臺的運營情況及線上銷售存在的問題,同時實地查看企業稻米種植基地及生產加工流程,今年8月起,吉林大米網開始深入企業調研,目前已走訪十餘家。“大家對吉林大米品牌的愛護,對在大米種植、加工、銷售等流程中一絲不苟的態度,讓我們感動,也增強了我們和企業一起讓吉林大米品牌名揚全國的信心。”

“在眾多電商平臺中,吉林大米網是唯一一家政府搭建的推薦吉林大米的官方平臺,公益性質,企業入駐要嚴格考察,通過後,所有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劉麗梅說,黑熊農場產品能進駐吉林大米網相當於獲得了“權威認證”,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榮譽。

吉林省嘉鵬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有面積近300公頃的水稻種植基地,公司與吉林省農科院、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農業學校等科研教學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以科技研發為保障,依託松花江和飲馬河兩大水系,採用傳統的生產工藝方式,生產有機綠色大米。

該公司總經理柳初一介紹,產品是去年冬天開始入駐吉林大米網的,“這是政府辦的網站,老百姓認可,會更信任我們的產品,”他說:“這個平臺一方面保障消費者利益,對企業產品品質、生產時間等有嚴格要求;另一方面又為企業提供了幫助,分擔了企業產品推廣、客服服務、店面裝修等諸多工作。平臺還經常舉辦一些外地的推介會,我們‘隨團’直接去外省做品牌宣傳,效果很理想。”

據瞭解,目前已有20餘家吉林優質糧企入駐吉林大米網,產品涵蓋東部火山岩大米、中部黑土有機大米、西部弱鹼土大米三大類,消費者遍佈全國。十月份新米即將進入上市階段,入駐企業去年的庫存米一律不會在吉林大米網銷售,“‘只賣當季新米’是吉林大米網的原則,這個平臺代表著整個吉林大米的形象,我們會不遺餘力與吉林省的大米企業攜手,共同擦亮吉林大米這張‘白金名片’。”任紅霞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