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古代山西賢人多源於介休,也是目前我國傳統節日寒食節的發源地。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而寒食節則是緬懷在綿山被焚的介子推,所以綿山又叫做介山,介子推抱母隱居圍困被火燒的故事就發生在如今的介休綿山上。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山西介休綿山是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也是這裡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綿山上有三絕,一絕是正果寺供奉的包骨真身佛像,是高僧圓寂後人們在坐化的真身上塑像。二絕是抱腹巖而上一個高70多米的絕壁,由山頂垂下兩條鐵索,攀援而上,可至綿山峰頂。如今修建成“之”字形臺階很有特色。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綿山景點包括龍頭寺,大羅宮,天橋,一斗泉,雲峰寺,棲賢谷,水濤溝,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大羅宮,天橋和雲峰寺。水濤溝基本就是溪流+人造石塑,棲賢谷的路非常險,全程要爬晃來晃去的鐵索,感覺不太安全,也沒有別的防護。龍頭寺是可以登高看到全景的,半山腰可以看到介子推母子像。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綿山上建於三國時期的抱腹巖可容納二百餘間殿宇及兩千餘遊人,堪稱天下第一巖。北魏高僧曇鸞就是在這裡修持的。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山上文物古蹟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遊綿山可從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綿山山麓的興地村,參觀第一景點回鑾寺古剎。迴鑾寺是由於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迴鑾,由此而得名。主建築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對稱佈局,結構簡潔。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李姑巖主殿保有李姑的唐代彩塑,十分珍貴。李姑巖香火鼎盛,據說十分靈驗。朱家凹是朱元璋父親的閉關修行之地,傳說每逢星月皎潔的夜晚,他就祈求兒女出人頭地大富大貴,之後朱元璋果真成為明朝開國皇帝。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據說介子推死後,晉文公將未燼之木製成木屐穿在腳上,低頭時便能看到介子推,以不忘故人,嘆曰:“悲呼,足下”,“足下”之稱也是始於此。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綿山是介子推抱母隱居之地,晉文公為了找到介子推放火燒山,最後卻將介子推和母親困死山中,為了紀念介子推,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就作為了寒食節,在這一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山西綿山勝境,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一悽美故事源自於此

以上就是我關於綿山的分享,如果喜歡記得點贊,關注,收藏哦!你覺得這裡怎麼樣?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