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或許是你實現“第三次誕生”的最佳契機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近兩年,“中年危機”這個話題的熱度越來越熱。以前是“誰的青春不迷茫”,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年紀大了,困惑和迷茫卻一點也沒少。事業、家庭、健康,以及自我認知的問題一茬接著一茬。但實際上,人到中年時,也是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內在完整性,並開啟人生新的可能性的時候。

文 / 馮曉東 深圳人本科技公司總經理

中年的“危”和“機”

最近,和一些做企業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反應的一個問題就是越來越焦慮,壓力也越來越大。經濟低迷,企業外部環境難以把控,焦慮甚至變成恐懼。很多人沒有合適的方法來管理和疏導情緒,精神層面的問題會逐漸轉化為身體層面的問題,如失眠、免疫力降低、各種慢性疼痛等等,一些人的亞健康問題甚至演化成重大疾病。

而在生活中,除了將工作中的控制模式帶入家庭關係外,情緒問題也常常對我們的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很多人的婚姻因此亮起了紅燈。

很多和我年齡相近(45歲左右)的同學,職業上近些年也都有很大的變化,或離職換崗,或重新創業,或暫停修整。這些情緒、身體、家庭關係以及事業上的種種挑戰和變動就是我們的“中年危機”中“危”的部分。

那麼“中年危機”的“機”在哪裡呢?

實際上,中年常常是我們做出轉變的重要機遇!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於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中;那把後半輩子還給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榮格認為中年是我們自性開始重新覺醒的重要時機,所謂自性,就是內在的完整性。

另一位心理學家薩提亞女士把中年視為“第三次誕生”的機遇,第一次誕生是受精卵的出現,第二次誕生是我們作為嬰兒的出生,而第三次誕生則是人到中年時,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內在完整性,並開啟人生新的可能性。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中年危機的根源

在和背景類似的企業高管朋友交流時,我發現很多中年朋友面臨的挑戰大部分是有共性的。我們為什麼會遭遇中年危機?如何將危轉化為機?下面我分享一下海文體系的“全我模型”理論,這個理論有助於我們探索中年危機的根源及如何轉化。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先看看幾個基本概念:

真實我

真實我是我們最深的本質,是我們內在的完整性和無限可能性。要想探索真實我,可以通過了解自己小的時候最有熱情去做的事情來獲取一些線索。探索真實我的過程如同剝洋蔥一樣,隨著真實我的一層層打開和深入,我感受到的是越來越多的內在自由,外在是越來越多的接納、包容和轉化。

理想我

理想我是我們依從外界(父母、其他權威或社會等)的標準而建立起來的自我形象和目標。從小開始,父母對我們都會有很多期待,其他權威如老師會通過教育為我們樹立目標,不同的社會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成功標準,所有這些都慢慢內化為我們的追求目標,而這個內化過程我們是不自知的,也是無可避免的。舉例來說,許多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年輕人來說都希望成為一名軍人,這樣的目標對這群人來說就是理想我。

現實我

通常我們為了被他人接受,真實我的慾望常會屈服於理想我的要求,通過妥協與平衡,會形成現實我。現實我是由一系列的規條、標準、價值觀等組成。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不斷實現理想我的路徑就是為榮耀之路(或成就之路),這條路就是大多數人步入中年之前不斷重複的一條路。榮耀之路的心理動力是“我們是匱乏的,永遠不夠”“只有達到某某目標,我才能夠幸福”。

但是,追求外在成功的行動動力並非發自內心,我們會越來越遠離真實我,這樣的循環會帶來越來越多的自我憎恨,我們稱之為自恨循環。自恨通常深藏在潛意識之中,長期積累下來會導致身心方面產生諸如焦慮、抑鬱、自我破壞等不良症狀,這些症狀也就構成了我們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的解決之道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年危機的根源在於不斷追求理想我,而越來越遠離真實我,並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自恨。所以解決之道是需要增加另外一個可以不斷回到真實我的過程,即是上面圖中右側覺醒之路(或精進駕馭之路)。這條路的本質是不斷髮現越來越多的真實我中的元素,內心深處的熱情、內在的本自具足,也就是我們的BEING(存在)狀態。

不同於榮耀之路是追求一個被動內化的目標,覺醒之路是主動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及本質狀態,這種身心一致的選擇所煥發的熱情絕非依賴他人的驅策所能比擬的。所謂自我疼惜就是看到自己內心真實的需要,並不斷滿足這些需求,同時在這個過程裡,進一步發現自己的完整性。

海文體系有一些具體的開啟自我疼惜循環步驟,我們稱之為1B+5A(Breath,Awareness,Acknowledgement,Acceptance,Action,Appreciation)。具體的步驟如下:

1

呼吸(Breath)

長期處於榮耀之路上的人大都是一種自動駕駛的狀態,經常不知不覺地處於某些特定的情緒、思維等模式中。通過覺知呼吸,是一種很好地讓我們回到當下、喚醒覺知的好方法。

2

覺察(Awareness)

覺察是轉化的開始。當我們回到當下、喚醒覺知時,就容易覺察到是因為不斷追求理想我而遠離了真實我的需要,才陷入了自恨循環。有了這樣的覺知,我們才能開始轉化我們的自動駕駛狀態,將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中。

3

承認(Acknowledgement)

覺察到自己不斷追求理想我而忽視真實我的需要還不夠,接下來要向自己承認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向他人承認。承認可以鞏固我們的覺察,加強追求理想我的心理動力,“有時候僅僅是表達就可以打破自己的牢籠”。

4

接納(Acceptance)

接納是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步,是自我內在和諧的重要前提。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我們消耗在自我否定上的能量有多大!生而為人,我們都會經歷被內化理想我一系列目標的過程,所以我們需要給予榮耀之路上的追求以足夠的尊重和接納,接納任何一種模式都是我們重要的一部分,無論這些模式是正面或是負面,無論它們是否已經過時。

5

行動(Action)

完成上述步驟後,我們無意識的強大慣性力量已經開始減弱。這是我們需要開始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新的行動,如新的學習、與他人的深度溝通、更深入的自我覺察等,這些新的行為是改變我們舊有強大神經迴路和習性的重要步驟。當然,新的行為通常需要一些適度的冒險,需要我們帶著焦慮前行!

6

欣賞(Appreciation)

欣賞既包括對開始冒險的新行動,又包括前面所有的呼吸、覺察等步驟。其實欣賞本身就是一個新的行動,因為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自恨和自責中,持續的欣賞自己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上述1B+5A的步驟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轉化像上癮症這樣難以戒除的人格模式或行為模式。這些模式通常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牢牢的操控我們的命運,而當我們開始讓這些模式浮到意識層面,進而開始轉化它們時,我們的命運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平衡的藝術

外在成功在一定情況下的確能滿足內在幸福追求,但是這條路的代價很大,而且很多時候會南轅北轍。不斷累積的消極情緒等內在問題,會慢慢外化成外在危機,如疾病纏身、家庭破裂、事業失敗以及一些極端行為(如賭博成癮),剛剛曝出的金立老闆劉立榮深陷賭博就是典型的例子。

對於很多人生前半程一直走在榮耀之路上的人來說,中年危機提醒我們需要開啟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所謂“反者,道之動”也。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左右兩條路的關係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增加了另一種可能性。也就是說,對於正走在榮耀之路上的朋友而言,並非是要馬上停止去實現理想我。這也是我們人生重要的部分,需要被接納和尊重,但不要不固著在這條路上,實現理想我的同時給自己增加一些自我疼惜選擇;同樣,對於一些已經走在覺醒之路上的朋友,同樣也不要忽視自己的理想我的聲音,你仍然可以追求夢想(DOING),只不過這時的理想我和夢想,已經是身心達成一致而選擇的結果。所以說左右兩條路是平衡而非對抗的關係,正如蝴蝶的兩隻翅膀。

平衡的藝術,精髓在於不固著,在於覺察和接納。無論當下在哪條路上,都是我們覺察之後身心一致的選擇,這和我們以往的自動化反應有著本質的區別,會減少很多的內耗。

有時,我們需要智商,需要左腦的理性、邏輯和控制;有時,我們需要情商,需要右腦的直覺、創意和信任。有時,我們會停留在過去,被慣性牽引,或者陷入未來,迷茫地焦慮;但也有時,我們開始能夠讓自己處於當下,看到當下的繁花盛開。有時,我們知道我們在追求外在的成功,在創造紅色GDP;同時我們也清晰的知道,我們走在一條內在幸福的大道上,也在創造綠色GDP;這兩者的結合才真正創造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年危机,或许是你实现“第三次诞生”的最佳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