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12月6日,網易薄荷直播間裡主播們不約而同地放出一個主題“告別”。原因就在於12:00以後,直播將關閉無法使用。根據網易薄荷的公告顯示:6日12:00後直播功能和短視頻將無法登陸,12月31日00:00,網易薄荷將全部關停。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直播行業凜冬將至?

時間回到2016年,彼時直播行業正興盛。遊戲直播人數的猛增加上主播的躥紅,讓不少資本看上了直播的甜頭。一時間,直播成為風口,BAT等互聯網巨頭迅速入局,直播平臺多達300餘家。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然而,2017年,直播的落寞已顯露端倪。隨著用戶熱情的離去,直播的使用頻率和風頭追捧會降低,平臺賴以生存的打賞費用迅速減少,小平臺的退場在所難免。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2018年,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直播行業的日子更加艱難。除了網易薄荷的關停,同一時間還有土豆泥的停服公告。在此之前,大家比較熟知的平臺“全民直播”也引發了不小轟動,雖然其總裁王傲延闢謠了欠薪跑路,但“全民直播”app無法使用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問題頻發引發焦慮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隨著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應用的崛起,直播行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各熱門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達5.94億,超過直播用戶;直播應用的用戶使用率為53%,比去年年底下降了1.7個百分點。

然而,回看行業內也暗流湧動。2018年初,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網絡表演、網絡遊戲市場集中執法檢查,排查清理網絡文化市場禁止內容,規範網絡文化市場經營秩序。可以說,這是一個開始,卻絕不會結束。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主播素質良莠不齊,是各大直播平臺的通病。繼鬥魚“一哥”盧本偉因直播中向粉絲髮送侮辱性質的詞語被共青團中央和《焦點訪談》點名後,鬥魚另一人氣主播陳一發兒被曝出曾在直播中將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作為調侃笑料,被眾多網友舉報。隨後,鬥魚於2018年7月封禁了該主播的直播間。無獨有偶,虎牙平臺一名主播莉哥在直播中篡改國歌歌詞,在網警對其發出警告後,該主播的直播間被全面封禁。

作為頭部平臺,虎牙於今年5月在紐交所敲鐘上市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股價卻已經跌到發行價附近;映客互娛在今年7月成為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然而如今股價已經腰斬;名氣更大的鬥魚遲遲沒有上市,近日,卻又傳出裁員消息:鬥魚拓展海外業務約70名員工在沒有收到任何郵件通知的情況下,被口頭傳達了裁員的消息。

商業化之旅漫長

多事之秋下,直播行業競爭加劇,商業化之旅成為關鍵。在原有秀場打賞商業模式基礎上能否帶來更多的盈利可能性成為判斷直播平臺生命力和未來前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然而,直播作為內容生產的行業,公司卻並未掌握主動權。一些流量主播能夠帶動百萬粉絲,並且他們的粘性很高。曾經紅極一時的王者榮耀主播,在與虎牙合同未到期的時候跳槽鬥魚,被虎牙狀告上法庭,如今已經塵埃落定:嗨氏需要向虎牙支付4900萬元鉅額違約費。雖然虎牙獲得了鉅額賠償,但大量粉絲也從虎牙轉向鬥魚。

另一方面,直播平臺的商業化之旅還依靠融資。但為了獲得融資,平臺們不惜鋌而走險,大量數據造假充斥其中。有的平臺在線人數上萬,而業內專業人數估計,實際在線用戶可能不足300人。

網易薄荷停服,直播迎來“寒冬”?

除了融資,內容擴展也是一方面。如淘寶創造的直播賣貨模式。據報道,王祖藍在天貓直播90分鐘賣出2717輛科魯茲,訂單金額高達2.28億。於是很多平臺開始嘗試電視購物模式,例如鬥魚在今年3月打造的首檔直播購物《魚樂購購購》。但究其根本,直播不同於電視購物,如果平臺和主播過度推銷產品,反而會導致用戶的流失。

除了用戶打賞,直播還能有什麼樣的商業化模式?目前來看,只有時間才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