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倫語說歷史。

公元1114年一直被遼國統治的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諸部後接連擊敗遼軍,並在第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立大金政權。金在建立後在1125年迅速滅亡了遼國,在1127年攻破開封汴梁城又滅亡了北宋。公元1234年,在蒙古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下的蔡州城中,金哀宗完顏傳位於東面元帥 ,自己則自縊於幽蘭軒,時年三十七歲。至此,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朝宣告滅亡。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在金國建立的900多年後的今天,曾經的國都上京會寧府,如今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阿城區,原來的雕樑畫棟,亭臺樓閣,皇室宮殿,名剎古寺都已經早已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如今一畝畝的黑土農田,完全沒有了城市的模樣,但是在當年金國建立之初一直到金海陵王遷都之前,上京會寧府一直是作為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存在的。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據《金史》記載,金太祖阿骨打稱帝時,遵循女真習俗,只設氈帳(稱皇帝寨),並未築城,隨著金國國土不斷擴張之後,政權逐漸鞏固後,其晚年始築宮殿。金太宗天會二年(1124)對會寧老城進行改造,修建南城內的皇城,建為都城,稱會寧府。天眷元年(1138)八月,金熙宗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開始有上京之稱。皇統六年(1146)春,仿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規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奠定了南北二城的雛形。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可是這樣一座重要的城市並沒有毀在敵國之手,而是自己人波折不斷,原來貞元元年(1153)海陵王遷都於燕京,正隆二年(1157)削上京之號,並下令催毀所有宮殿廟宇。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七月,又重新恢復了上京稱號,成為金朝的陪都。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下令復建上京城。兩年後,又內外砌青磚,但已不復當年輝煌。後來金國滅亡後,此城逐漸荒廢,到了清初,因為此城磚石砌築的城牆外表保存尚好,阿城副都統阿勒楚喀為建築阿城(今縣治),就地取材用古城建築材料去營建新城,至此會寧府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幾百年後,東北地區,人口慢慢增多,墾荒種地的人也不斷增加,原來的會寧府遺址這片土地,也得到了開發,可是不斷有人在這一地區挖出寶藏,有宋代的玉器,錢幣,遼國的銀馬鐙、金面具等等,甚至有居民“一鐵鍬下去全是黃金”。後來國家考古隊聽到消息之後入駐了此地,發現了會寧城遺址,出土文物內容及其豐富,其中1997年有一枚宋代金幣的出土,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國古代鑄幣往往都是銅幣,歷朝歷代幾乎沒有鑄造金幣的歷史,鑄造金幣的情況極為罕見,所以金幣並不是老百姓日常流通用的,而是有特殊用途的。而這枚金幣的來歷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翻閱史料記載後得出,這枚“宣和元寶金幣”為宋徽宗時期鑄造,並不是全國發行的貨幣,而是宋徽宗賜給皇子們的信物,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當皇子外出遇到不測時,只要拿出這枚金幣,宋朝大小官員都必須無條件供給衣食住行,護衛其安全回家。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據《宋史·宗室傳》記載宋徽宗共有皇子三十一人,除早夭的皇子及宋高宗趙構外靖康之難時全部被擄到金國,隨身財物也被全部收走,也就是說此金幣總共鑄造不會超過31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1128年8月21日,宋徽宗、宋欽宗一行共1300餘人被徙至上京會寧府(今阿城),24日金人舉行獻俘儀式,金令二帝及其妻子“均帕頭、民服、外襲羊裘,其餘諸王、妃嬪、公主等宗室女子,皆袒露上體披羊裘,到金祖廟外行“牽羊禮”。或許這枚小小的金幣就是這個時候從北宋來到了會寧府。它曾歸屬於哪位皇子,這位皇子最後的命運如何,或許他就是宋欽宗做皇子時的那一枚,這些我們都已經無從知曉,如今經過滄海桑田,這樣一枚能夠被我們發掘到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其價值也在無法估量的。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那麼這樣珍貴的一枚金幣為何又被遺落在金國廢都,而會寧府遺址中的金國寶藏又是怎麼存在的呢?這就要從海陵王遷都開始,原來因為金國的國土偏居東北一隅,上京會寧作為統治中心還是合適的,但是隨著金國的勢力不斷南進,會寧作為都城已經相當不方便,物資運輸與公文傳遞多有違誤。同時,海陵王是一個有很大抱負的人,一心想要南征南宋,統一全國,將國都南遷比較方便軍隊調度,並且遷都也可以擺脫原有守舊勢力對皇權的威脅。所以海陵王在1153年決定遷都,畢竟故土難離,很多大臣並不願前往,結果都被獨斷專行的海陵王強制押到了北京,並且為了斷絕這些守舊派的反覆之心,譭棄了上京宮殿和諸大族宅第,將會寧城歸於田土。這些大臣們幻想著有一天還可以回來,臨走之前將財富秘密埋到了地下,而他們的財物大部分包含當年從遼國及北宋征伐所得之財。然而這些幻想著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繼續過富足的生活的人們當他們抵達北京後,大多被髮配到了河南、山東等地,再也沒能回去。寶藏失去了主人,從此長眠地下九百餘年,直到今天才被發現。

塵封900年的金國寶藏被發現,其中有一物竟來自北宋,價值連城!

王朝變換統治更迭,往往伴隨著財富的再分配,北宋皇族如此富庶,宋徽宗如此風雅之才,在無法守住的國門面前全部變成泡影,國破必定家亡,無法抵禦外族入侵的統治者,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只不過是一個臨時的保管者,北宋與遼國的輝煌,被金國滅亡後不復存在,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室成員,身世飄零,如同這一枚金幣一樣,留給我們的只有一聲嘆息。


本期倫語說歷史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遼史》《金史》《宋史》《蒙古秘史》

圖片來源:互聯網,感謝各位的拍攝者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