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我們知道,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根本,但陰陽學說過於籠統和抽象,很難指導實際的診治和養生。而“氣血”才是人體機能的根本,無論哪個動作或者何種情緒,都需要體內氣血作為後盾。只要體內氣血失和,就會導致某些功能的異常,也就是形成了疾病。《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就指出各種疾病形成、變化的原因,是氣血失和。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因此我們便知道,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使氣血平和,而要想氣血平和,就得先了解如何辨別氣血的虛實。我們普通人如何去辨別“氣血虛實”呢?我認為,可以從身體的感覺和外表變化去判斷,大致歸納有如下3點:

1、自我感覺

運動:如果我們在運動時感覺有胸悶、氣短、難以恢復的疲勞,這些都是氣血就不足的跡象。這樣的人一般伴有睡眠質量欠佳,難以入睡,甚至失眠,即使睡著了,也喜歡做夢容易驚醒。夜尿頻繁,腰痠膝軟,這些也是氣血不足的症狀。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氣血充足的人,他們的四肢無論哪個季節都是比較溫暖的。這是因為體內氣血充盈,陽氣得到很好的補充和輸布決定的。如果出現四肢冰涼,或者手心腳心發熱,還喜歡出汗,這就是氣血不足的徵候了。

2、外觀變化

氣血充足平和的人,面色紅潤有華。這個“華”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感覺,很難用文字描述,反正就是一種看上去非常明亮有光澤,甚至溫暖的感覺。眼睛也清澈有神,白眼球澄澈不昏黃,我們常說的“目光如炬”,就是指的氣血充足的人。假如氣血不足,連保證身體的基本機能都困難,哪能做到“神氣外溢”的境界?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氣血不足的人,一般都會有面黃肌瘦、頭髮枯黃無澤的表現。有一個成語叫“人老珠黃”,雖然說的是年紀偏大的女性朋友,但其內在原因,還是因為年老之後,身體的氣血不足引起的。氣血充盈的人,他們的頭髮黑密而有光亮,這一點尤其對年齡偏小或者偏大的人適用。

3、局部變化

氣血不足引起身體部位變化最明顯的,可能就是指甲和牙齦。一般情況下,指甲會出現豎紋,指甲根部的“月牙”會顯著減小甚至消失。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大多都是氣血不足,體內虛寒的人。牙齦也會泛白,失去本來紅潤的色澤,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牙齦萎縮。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還有一個地方,也能大致判斷氣血是否充盈,那就是耳朵。氣血充足的人,耳廓相對比較大而長,耳垂也很有肉感,軟乎乎的,而氣血不足的人,耳廓較小而薄,耳垂就更小而硬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去觀察對照,因為長壽的人,大多耳朵比較長大。那麼,知道自己氣血不足怎麼辦呢?關於補充氣血的治療,畢竟是要辨證施治,才能對症下藥,這裡就不多做介紹。

《黃帝內經》: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教你三點辨別氣血虛實

​僅籠統地說說飲食相關的幾點:首先別吃寒涼食物,尤其冷飲一類儘量不喝;其次可以多吃點紅棗、桂圓、花生這些補血、補腎的食品。比如紅棗桂圓湯,對補益氣血很有幫助。花生最好連著紅衣一起吃,因為中醫有“紅色入血”的說法。最後,紅棗也能健脾益氣,因為“脾生血”,所以補血還得補脾,讓身體自己“生新”是最理想的方法。只有氣血充盈了,才能有健康,才能保證我們輕鬆地工作和生活。祝您氣血平和,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