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病因”查明,原來是過去的修復材料不耐久

今年10月8日

樂山大佛正式啟動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

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

12月2日,記者注意到

樂山大佛本體腳手架已搭建至頭部位置

目前

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臨時性排危加固方案設計

已基本完成

預計將於12月3日上交四川省文物局

<strong>腳架已搭建至佛頭部位

<strong>10日起逐步遮掩頭部

樂山大佛“病因”查明,原來是過去的修復材料不耐久

記者在樂山大佛景區看到,目前,大佛本體的腳手架已搭建至佛頭部位,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已被遮掩得嚴嚴實實。

“12月10日前後,我們將逐步遮蔽大佛頭部,對頭面部進行勘測;到了12月底就得開始拆除。我們要保證明年元旦節之前,先露出佛頭,供遊客觀賞。”大佛“體檢”項目負責人、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表示,為了在勘測過程中讓文物少受甚至不受干擾,很多常規方法都不能用,“這對施工和技術要求極高,可謂工期很緊、任務很重、難度很大。”

<strong>大佛“病因”基本查明

<strong>已起草臨時性排危加固方案

樂山大佛“病因”查明,原來是過去的修復材料不耐久

據介紹,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臨時性排危加固方案涉及大佛本體約72㎡表面,其中嚴重開裂殘損區域約20㎡。

經50余天的勘測研究,大佛本體病害原因也基本清晰,主要是前期修繕材料出現耐久性問題,造成胸腹部起鼓、開裂、剝落;而大佛面部發黑主要由水鏽結殼造成黑斑,此前修繕髮髻時摻入有炭灰和受到微生物、植物侵害等多重原因造成。

孫博介紹,隨著勘測工作的進展,他們已於近日起草了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臨時性排危加固方案,將於12月3日上交四川省文物局,在方案獲得批准之後,即對大佛本體開展臨時性排危加固工作。

據瞭解,2001年,樂山大佛景區曾大規模修繕大佛本體頭部、面部、肩部和雙手雙腳,並對大佛體表進行了全面維護,現已過去了17年之久。

<strong>研究勘測共分4階段

<strong>直至明年7月底

樂山大佛“病因”查明,原來是過去的修復材料不耐久

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負責人彭學藝表示,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主要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樂山大佛材質劣化機理研究,主要包括樂山大佛基體劣化機理研究和前期保護加固材料劣化機理研究。

第二階段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保護加固材料的製備和表徵,製備與樂山大佛基體相適用的保護加固材料,並對其綜合性能進行分析表徵。

第三階段

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日,開展現場試驗,研究具有最佳性能的保護加固材料,並研究最佳的現場工藝。

第四階段

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總結研究成果,編制《樂山胸腹部開裂及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材料與工藝前期研究報告》。

<strong>“見證大佛保護”系列活動

<strong>遊客遊覽興致不減

樂山大佛“病因”查明,原來是過去的修復材料不耐久

儘管大佛本體大部已被遮掩,但記者注意到,遊客們的興致絲毫不減。

在佛頭平臺,遊客們細細觀看著數十幅大佛老照片。在“大佛時空走廊”,滾動播放著沙畫和視頻,遊客們駐足於此,瞭解大佛90年的修建歷程,感受千年大佛保護工作的不易。

而在“見證大佛保護”簽字牆上,已密密麻麻地留下了數以萬計的遊客簽名。即便如此,遊客們依然“見縫插針”地寫下名字,為自己和大佛祈福。

眉山遊客黎冰冰帶著兒子鄭重地在簽字牆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前我來過樂山大佛兩次,為大佛的宏偉所折服,這是第一次帶兒子來,有幸親見眼證了大佛的保護工作,這是很多遊客都無法目睹的場景。我覺得這比之前的遊覽更有意義,也讓兒子從小就懂得欣賞文物、保護文物。”

據景區統計,2017年11月,樂山大佛每天接待遊客數量約6800人次;而今年,儘管大佛開展了勘測工作,但遊客數量並未減少,在週末,每天更是達到約700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