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催生國內首家“分享型電商”

分享經濟催生國內首家“分享型電商”

據統計,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網絡零售交易額接近4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而根據有關規劃,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67萬億元。中國電子商務從90年代初起步至今,不僅規模逐年擴張,商業模式也不斷迭代,早已不侷限於B2B、B2C、C2C等單一形態,那麼,未來十年,哪種電子商務模式能夠佔據“風口”?

買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買買)總裁王青苗認為,“NDP+”(Nerwork Distribution Platform)商業模式將網絡化分銷平臺與社會化銷售管理體系相結合,讓消費者參與營銷傳播,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推廣與銷售有效融合的效果,真正將“分享經濟”落在實處,打造傳播者與消費者共贏的業態。應該說,“這是一種第三代互聯網創新模式,即互聯網3.0時代的到來。”

在創立買買之前,王青苗從事地產開發和工程建設,2012年他敏銳地感覺到地產、建築等行業的態勢“開始走低”。因此,2013年,王青苗放緩了腳步,“這一年對於我而言,是靜思的一年,也是充電的一年”。他意識到,建築行業的紅利期或開始過去,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必須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正是在那時,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行業進入到王青苗的視線。數據顯示,2013年當年,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了1.8萬億元。

雖然互聯網行業是個很好的機會。但王青苗坦言,當時的自己對互聯網是個“門外漢”,進入互聯網行業創業“是對我的一種全新挑戰”。因此,經過一年時間的思考與沉澱,2014年年初,王青苗開始籌備一家葡萄酒品類的垂直電子商務公司,4個月後買買酒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月“買買酒”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體驗中心,隨後陸續開設6家體驗中心。

2015年3月18日,“買買酒”官方網站完成公測正式上線。“買買酒”創立初期,採用了以B2B模式為主導,B2C、O2O商業模式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同年3月26日,“買買酒”首次參加了成都舉辦的全國春季糖酒會,並在會上以“我賣酒 你賺錢”的創新商業模式,打破了糖酒會數十年“只展不籤”的慣例。但是,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王青苗發現O2O模式“走不通”,出現了線下合作商在配送過程中難以控制質量等諸多問題。因此,王青苗果斷的停掉了O2O模式。

王青苗及時停止“買買酒”的O2O模式之後,為了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進行了戰略調整,於2015年5月在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千商大會”上發佈了全新的“NDP+”商業模式,意味著“買買酒”以B2C垂直電商平臺為基礎,將業務重心由B端轉向C端。

兩個月後,“買買酒”推出移動WAP端、微商城,打通了PC端與移動端,為移動互聯網用戶快速瞭解買買酒電商平臺信息打開了便捷通道。“客戶開始爆發性增長,註冊用戶由2萬戶快速飆升至50萬戶。”

“買買酒電商”的“NDP+”模式 ,已經作為電商銷售的成功案例“NDP+”模式,經暨南大學推薦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網絡營銷》一書。

儘管“買買酒”的業務開展順利,但是王青苗依然不敢放鬆,他強調“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在不斷迭代,你不變就會被互聯網的大潮淹沒”,因此,在2015年底著手將“買買酒”的產品線進一步擴大,升級為全品類電商平臺。

為此,王青苗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具有買買特色移動電商品平臺,並且將買買酒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買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6日,買買自主研發的基於“分享經濟”下的分享型移動電商平臺正式上線。

對於“買買電商”目前的“SSP+” 社會化分享平臺是“Socialization sharing platform”的縮寫。王青苗介紹稱,“SSP+”是“NDP+”模式的升級應用版,也是“分享經濟”下實效落地的平臺,實現了PC端、APP、WAP、微信端等全網覆蓋,“SSP+”平臺延續了“NDP+”商業模式的標準化、系統化、流程化的管理體系,加入了“資源共享、利益共贏”機制,提升了技術應用,使廣大客戶及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購物更加便捷。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對於這份報告的數據,王青苗深信不疑。他介紹,買買商城本質就是“分享型社交電商”,也是一個“共享利益的電商平臺”,基於“分享經濟”的理念可以將盈利落實到每一位商家和消費者。買買電商最大的特色就是消費者也可以成為代理商,任何人對買買平臺的分享所帶來的流量,都可以得到平臺的返利。這所打造的正是分享經濟的核心:“資源分享,益共贏”。

這意味著資源擁有者不再需要尋找商品,建立自有電商,在買買商城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可以快速實現粉絲資源變現,並且實現全商城盈利的交易平臺。因為凡是通過推薦進入平臺的消費者,在平臺中的一切消費,推薦者均能持續獲得推廣收益。

而對於商家,買買商城是一個快速擴展銷售渠道、增加推廣力度、實現資源互換的交易平臺。王青苗提出,商家加入買買,就不需要再為商品銷路、品牌推廣、以及尋找客戶而發愁,商城中所有的入住商戶及推手本身就會產生列變及互動效應自主推廣。

王青苗舉例表示,對於現今“分享經濟”下的“粉絲經濟”、“網紅經濟 ”走熱,如何轉化粉絲資源為商業價值,這些資源如何可以變成現金呢?難道只有通過和商家合作賺去一些微薄的廣告推廣利潤嗎?最重要的是還沒有持續性的回報。而在買買電商,可以通過上述模式讓“你的所有資源持續獲利”。

王青苗認為,“SSP+”模式之所以“新”,就是在於傳統電商是靠單次銷售商品獲利,而買買電商是人人都既是賣家,又是買家。通過商品分享、資源分享,持續不斷的獲益共贏的分享型電商平臺。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創新,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王青苗認真強調,一家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持續不斷的創新改進。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王青苗帶領團隊從傳統產業跨界轉型至互聯網、從O2O模式迭代為“NDP+”模式升級至“SSP+”平臺,屢屢抓住時代的風口。(記者 王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