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文 / 周曄珺(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

膠輥性能可分為過程性狀態性能、成品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過程性狀態性能影響成品物理性能,成品物理性能加上棉紡廠製作管理決定了最終的使用性能,紡紗工藝和環境對使用性能有重大影響。長期以來棉紡廠一般採取測成紗質量、看回磨週期等方法評價膠輥使用性能。筆者通過長期實踐,跟蹤驗證了一整套膠輥檢驗方法,以便棉紡廠能更快捷、更直接、更全面地評價膠輥的使用性能(以下均以細紗膠輥為例)。

1 <strong>彈性

膠輥的彈性影響到成紗的質量水平和膠輥壽命。彈性好的膠輥在同樣壓力下與紗條的接觸面大,握住力穩定,錠差小,而且纖維通道不易蠕變中凹,壽命更長。棉紡廠可以通過定性比較膠輥的彈性恢復時間,來評價膠輥的彈性。

檢驗方法:首先測試校正搖架壓力並在靜止狀態對膠輥加壓直至產生“羅拉印子”,然後手感壓痕消失的時間,時間越短說明彈性越好。

恢復方式有兩種。靜態恢復:將有壓痕的膠輥放置在自由狀態,定時手感壓痕消失的時間;動態恢復:將有壓痕的膠輥放置在運行的紡紗機上,定時手感壓痕消失的時間(結果見表1)。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A膠輥雖然硬度大於B膠輥,但彈性好,在相同壓力下用複寫紙拓印兩者的握住長度基本相同。在長期的跟蹤使用中發現A膠輥更適合用在導紗動程小的緊密紡,無導紗動程的包芯紗上,也更適合高速。而B膠輥容易產生“羅拉印子”,並且難以恢復,嚴重時會產生機械波,在不釋壓停車時應縮短盤(點)動羅拉的週期。

2 <strong>抗繞性

膠輥的抗繞性是影響生產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膠輥的材料、表面處理方法和表面粗糙度、車間溫溼度、紡紗原料都與膠輥繞花有關,抗繞性是一項綜合性能。

<strong>2.1 開始卷繞時間法

檢驗方法:打斷正常紡紗的紗條並取走絨輥,必要時可以略微移開笛管,記錄開始卷繞的時間(兩種膠輥對比結果見表2)。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1:C膠輥表面粗糙度偏大,峰高谷深容易掛帶纖維,走熟後逐步好轉。

<strong>注2:此方法受溫溼度影響較大,應在溫溼度穩定時進行。

<strong>2.2 絨輥花法

檢驗方法:取清絨輥花,正常紡紗一段時間後稱取絨輥花重量(結果見表3)。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1:E膠輥經塗料處理,表面光滑,絨輥花較少。

<strong>注2:要剔除斷頭後的繞花。

3 <strong>吸放溼性能

吸放溼性能是影響膠輥抗“溼繞”的主要因素,當空氣或纖維中的水分積聚在膠輥表面時,易使棉蠟溶解發澀粘附纖維。

檢驗方法:首先稱取常態膠管質量,然後將其放入空調露點室吸溼至不變質量(約8h)稱重,最後放入試驗室烘箱在105℃下烘至不變質量(約2h)再稱重,計算吸溼率和放溼率(結果見表4)。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在溼飽和狀態H 膠管表面積水珠,而G膠管則程度很輕,吸放溼能力強。長期跟蹤,發現在一般情況下兩種膠輥相差不大,但在溫溼度波動或不符合吸放溼規律時,G膠輥的抗繞性能明顯好,對溫溼度的敏感性小。

4 <strong>導電性能

導電性能是影響膠輥抗“幹繞”的主要因素,當膠輥的靜電散逸性差,靜電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吸附纖維。

檢驗方法:首先對膠管進行溫溼度平衡24h,清潔電測試回潮儀電極板和膠輥表面,滾動膠管,記錄1周最小值,數字越大導電性能越好(結果見表5)。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電極板與膠管的接觸狀況是影響測試精確度的主要因素,應儘量保持接觸良好。

長期跟蹤發現,兩種膠輥在紡棉時抗繞性能相當,但紡合成纖維時J膠輥的抗繞性能優於I膠輥,假如用集棉器其吸附性也小。

5 <strong>抗汙性能

抗汙性能是影響膠輥的抗繞性的因素之一,棉花的蠟質積聚在膠輥表面會粘花,化纖的油脂粘汙膠輥表面後在化學鍵的合力作用下也會粘花。

檢驗方法:紡紗一段時間後用金相砂紙擦拭膠輥表面,根據汙染狀況評估抗汙性能(結果見表6)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K膠輥是國外著名品牌,抗汙性明顯優於國產L膠輥。長期跟蹤發現,在紡棉蠟或糖分較多的棉花,以及含油較多的化纖時,K膠輥顯現出優異的性能,清潔週期長,抗繞性好,這對揩洗不便的緒森型緊密紡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6 <strong>耐磨性

耐磨性是影響膠輥壽命的重要因素。膠輥使用一段時間後纖維通道磨損,膠輥中凹,鉗口握持力下降,同時磨損處粗糙容易繞花,需要回磨。

檢驗方法:脫開導紗橫動杆,手感目測中凹情況(結果見表7)。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選擇磨損較大的品種,儘量縮短試驗時間,防止蠕變中凹。

8個班後測試條幹,N膠輥的條幹比M 膠輥差了0.1,大面積使用時N膠輥的回磨週期比M 膠輥短30%。

7 <strong>耐老化性

膠輥從製成那刻起就開始衰退,硬度逐步增加,彈性逐步減小,國產膠輥壽命一般2年左右。

檢驗方法:延長紫外線光照處理時間,產生高溫加劇氧化裂解,產生臭氧加速老化,同步測試硬度和彈性(結果見表8)。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長時間紫外線光照時,高溫會引起膠輥軸承潤滑脂溢出。

8 <strong>握持力

握持力大於牽伸力是對牽伸膠輥最基本的要求,握持力大而穩定則不易出硬頭,並可適當減輕壓力,延長膠輥壽命,減少用電。隨著紡紗新技術新器材的出現以及對成紗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無一不是要求有更好的握持力。在考慮膠輥握持力時應兼顧其抗繞性。

檢驗方法:首先將膠輥進行溫溼度平衡,然後將試驗用線壓在膠輥下,一端繫上張力儀,勻速拉動,記錄所需拉力(結果見表9)。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strong>注1:用滌長絲作試驗時雖然表面摩擦因數穩定,但與紗的摩擦因數差異過大,因而改用滌棉和純棉線,每做幾次試驗就應換線,並且2種膠輥應間隔交替試驗。

<strong>注2:克服靜摩擦力後一定要保持勻速拉動,以保持數據準確性。

R膠輥屬於高彈低硬型,在加壓狀態下與羅拉的接觸面大,因而握持力也大。經長期跟蹤發現,R膠輥在開冷車或錠差較大的機臺上使用時出硬頭明顯減少。

膠輥的硬度、表面粗糙度等都是膠輥的重要性能指標,一般採用專門測試儀,這裡不再贅述。

9 <strong>結語

膠輥的使用性能對棉紡廠的生產和質量影響很大,棉紡廠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面檢驗與控制,但不可能也沒必要完全照搬橡膠廠的檢驗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棉紡廠現有的條件,建立一套簡便快速,貼近實際工況的檢驗評價方法,用於評價橡膠廠膠輥性能,選擇膠輥種類,分析膠輥與空調的問題,研究膠輥製作工藝和與之相匹配的紡紗工藝,用最經濟更直接的方法選好,用好膠輥。

為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重現性和穩定性,要保證有足夠的子樣數量,更何況膠輥性能本身的離散度就比較大,同時應設對照組,並使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試驗條件儘可能一致。

「技術」檢驗膠輥使用性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