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有人說2018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本命年”,進口汽車關稅下調、合資股比放開、雙積分政策、車市負增長……這一切來得太快。

新產品“夭折”、戰略調整、人事變動,在銷量下滑“血流不止”的情況下,這一幕幕已成為今年寒冬車市的縮影。在此拐點下,殘酷的淘汰賽已拉開帷幕,有實力即亮劍。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據數據統計,今年1-11月累計狹義乘用車市場實現銷量2107.7萬輛,較去年同期2161.8萬輛下跌2.5%。其中,自主品牌汽車總銷量為902.7萬輛,佔市場份額42.83%。同比下跌0.59%。由此可見,在今年車市突然遇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而這與近兩年來自主品牌走高端化不無關係。

車市寒冬加上股比放開的壓力,自主品牌高端化發展已是必然的選擇。從宏觀層面看,這是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要求。從市場層面看,過去幾年,自主品牌在低中端市場拼殺,已經成功打破了10萬元的天花板。而眼下合資品牌價格持續下探,自主品牌如果不願再走以價換量的老路,只能突破更高的天花板。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自主品牌高端化,是實現從價格驅動到產品渠道再到品牌驅動的目標。在自主品牌中,吉利、長城、比亞迪、上汽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高端化發展的主力。回首2018年,我們不妨看看它們在高端化發展取得的成果。

<strong>領克

與其它自主車企打造的高端品牌不同,領克是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聯合打造的全新高端品牌。隨著近些年吉利的水漲船高,領克自誕生以來便備受關注。

其中,領克01從2017年11月28日上市至今,僅一年時間,銷量就突破8萬輛,這對於一個全新品牌來講實屬不易。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不僅如此,為擴大消費者群體,豐富產品矩陣佈局。領克今年相繼推出了領克02、領克01新能源和領克03,截止11月份,已分別銷售21751輛、3027輛、4976輛。

領克能夠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除了以品質為支撐外,其創新渠道模式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領克的渠道模式為領克中心、領克空間、領克商城“三位一體”、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的模式。通過加強與用戶溝通,不斷豐富服務,從而構建領克生態體系。

此前,領克官方拋出了首創得 6S 新型服務模式,在原有的(Sale)銷售、(Sparepart)零配件、(Service)售後服務、(Survey)信息反饋的基礎上新注入 Social(社交)和 Share(分享)的理念,這個理念也同時代表了領克車型的獨有功能。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經過這一年的發展,截至目前,領克經銷商(領克中心)運營數已達200家,在建112家,共覆蓋超過230個城市;領克官方車主俱樂部Co:Club的粉絲數達40萬,各地車友會“Co客領地”數量已達70個,覆蓋人數近2萬。

對於未來的發展,據悉,領克將在2019年發佈四款新車,分別為:中大型7座SUV領克04、中大型轎車領克05、新能源緊湊型SUV 領克02PHEV和新能源緊湊型轎車 領克03PHEV。

<strong>WEY

2016年11月16日,長城以保定標誌性的直隸總督府大旗杆意向為LOGO,創建全新品牌WEY,並定義為“中國豪華SUV領導者”,產品主打15萬元~20萬元價格區間,劍指高端市場,直接與合資品牌產品競爭。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在2017年WEY VV5和VV7取得優異的成績下,今年,WEY又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四驅中型SUV P8、緊湊型SUV VV6和2019款 VV5。並在今年第一個達成總銷量突破20萬的“中國豪華品牌”。

同時在渠道建設上,WEY目前已經擁有了300家終端網點,全面覆蓋1-5級市場240多個城市。

今年,WEY除了收穫了不錯的銷量外,也獲得了諸多榮譽,1月,WEY品牌獲得年度最具影響力中國品牌車型大獎;5月國際足球巨星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出任WEY品牌代言人;9月WEY品牌成為“中國汽車用戶滿意度”最大贏家;11月WEY P8榮獲中國工業設計首個汽車金獎等。

在前段時間,“WEY品牌之夜”上,魏建軍給WEY寫下了登上全球舞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2021年,WEY將首先進軍德國市場,進而進入北美市場。

另外,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主任郭巖松公佈了WEY品牌的C+智能戰略,其包括互聯互通Connection、生態社群Community、智慧出行Carefree和無憂承諾Commitment四大板塊。到2020年,WEY將由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轉變成為全方位智能生活及出行服務商。

在產品方面,此前在廣州車展亮相的WEY P8 GT,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上市,而近日剛剛曝光的WEY VV7 GT諜照,尚不清楚上市時間。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strong>上汽榮威

不同於其他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對於榮威來說,衝擊豪華陣營依靠的是產品,而非另起爐灶,榮威品牌一直在進化。

時間回撥到2016年,憑藉越級的品價比和超越同級兩代的互聯網汽車斑馬智行系統,榮威RX5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真正的“爆款”,同時帶動了整個榮威家族的上升勢頭。之後,隨著今年初榮威RX8的正式發佈,榮威真正實現了由“互聯網”向“智聯網”的躍遷,在價格上也向20萬元的天花板發起衝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在今年3月,榮威推出的純電動旅行轎車榮威Ei5,上市僅10天,就在北京地區銷售超過2000輛。

此後榮威繼續佈局新能源領域,今年9月份,推出30萬元級的“純電動超跑SUV”榮威MARVELX,上市一個月內銷量已達1229輛,累計訂單破5000輛。而該車的面世,也標誌著榮威的智能網聯化戰略進入了戰略3.0。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作為汽車“新四化”的提倡者,上汽榮威著力於推廣自己的研發成果,用科技提升品牌形象。

今年4月,在上汽集團主辦的第二屆汽車創行者大會里,還邀請了汽車、互聯網等行業內的多位“大咖”,共同尋找未來“網聯化”汽車的優勢。此後,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上汽集團與上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創嘉年華開園運營。一個多月後,位於上海新天地,榮威智能廣場開業。標誌著汽車行業首個新零售服務體系實現了場景化落地,從而進一步推動上汽向“出行服務與產品的綜合供應商”轉型升級。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除了線下活動的舉辦來推廣上汽榮威高端化的進程,在線上還專門開發了專屬榮威MARVEL X的“上汽榮威”APP,為用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臺。

<strong>比亞迪

自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比亞迪以低端、高性價比的傳統汽油車型衝擊合資品牌忽略的二三線市場。其後,比亞迪在汽油車領域也進行了一系列高端化嘗試,並推出了G6、M6等車型,但市場開拓情況並不如意。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火熱,比亞迪也開始依託自身優勢發力新能源汽車,並依託“唐”等車型二次發力高端。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根據比亞迪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11月比亞迪全系車型銷量達到了4.96萬輛、同比增長9%;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據了2.87萬輛、同比大漲123%。1—11月,比亞迪累計銷量達4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19萬。

不出意外2018年比亞迪將再次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領先。此外,依照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一路綠燈的趨勢,不久後比亞迪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總銷量破50萬的車企。比亞迪能夠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這都要得益於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的領先。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2008年,自推出DM一代系統架構後,比亞迪開啟了混動技術的首次嘗試,在學習摸索中為比亞迪的新能源戰略做了良好的鋪墊;2013年,DM二代系統架構是比亞迪混動技術的重要戰略轉型,從原先的經濟導向偏向了性能導向,為其攻佔了市場;而今年推出的DM三代系統架構,是二代技術的一次升級,在保持甚至超遠原先動力性能的同時,做到了更好的經濟性和整車品質。

雖然,技術在不斷創新升級,但造汽車就像是炒菜,光有上等的配方食材也是不夠的,要講究“色”、“香”、“味”俱全。而比亞迪前幾年則一直因“色”,影響了其高端化的進程。

去年,沃爾夫岡·艾格加入比亞迪擔任設計總監,這位操刀設計過阿爾法羅密歐、奧迪的設計大師將比亞迪的顏值提升了一個臺階,這也為宋MAX、全新元、全新唐車型在衝擊高端市場增添了一份籌碼。


回望2018:自主高端品牌在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在2018BYD品牌盛典暨全新一代唐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宣佈向全球同行開放其核心技術“e平臺”,讓整個汽車行業為之一震。“e平臺”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深耕多年的核心成果,為打造全新一代產品及實現“品牌向上”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比亞迪將心血力作與全球同業者共享,其廣闊的胸襟,令人折服。

<strong>結語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向上,是自主品牌發展唯一的選擇。除了以上幾個品牌之外,奇瑞星途、一汽奔騰、北汽紳寶、東風風神、廣汽傳祺,都在高端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更時尚的造型、更智能的應用、更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互聯網配置、更穩定的品質和性能,自主品牌正在成為消費者選購汽車時不可忽視的選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