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和釣友小酌,釣友問道,看大宅門裡有這麼一段,白景琦隨著家裡管家採購人參,在市場上有專門的切口和動作,看完人參之後,袖子裡面,討價還價就完成了;說明各行各業都有欺生的現象,那麼我們購買漁具時,除了餌料就是魚線和浮漂最多,魚線就不多說了,買浮漂時,有啥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老手,而不被店老闆忽悠呢?

這個答案並沒有說,因為現在漁具店很少讓釣友們討價還價,撐破天能給抹個零頭就算不錯了,願意給你打折的產品,都是滯銷產品;但是要說挑選浮漂,那還真有一套流程,是不是老鳥專用的不知道,但是據我所知,湖南臨湘那邊做浮漂的老闆或者技術人員,看別人的浮漂一般都是這麼一套流程。

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strong>第一步,看;

1、看漂型;漂有棗核(橫截面大)、立身棗核(細立身)、圓肚(湖庫漂)、緊收肩(上大下小)、水滴,不同形狀的漂型,說白了就是漂肚不一樣,不同的漂肚進水後,翻身的速度、突破水阻的速度不一樣;比如我們打行程,我們多用橫截面大的棗核型;我們打頻率就要用細立身的棗核型,野釣湖庫守大物,用圓肚的就比較多,緊收肩的漂型在黑坑釣就效果很不錯,水滴形浮漂一般多釣混養。

2、看材質;漂的材質分為巴爾杉、蘆葦、孔雀羽、納米,就成本而言,巴爾衫木最便宜,接下來是納米,然後是蘆葦,最後是孔雀羽。

3、看漂肚漆面,漂肚漆面一定要圓潤,強光直射,一定要有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做過啞光處理的浮漂就算了),尤其要注意的是漆面沒有凸起、氣泡。

4、看漂目漆色,分格是否均勻,每格之間的接觸漆面是否均勻,是否醒目,尤其在高光之下,是否光線一打,就比較亮麗。

5、看漂目軟硬,軟漂目多為電子漂,但是不少喜歡釣湖庫的釣友,也喜歡用軟漂目;硬漂目比較多見,可以手持浮漂,一臂之外,輕輕晃動漂肚,看看漂目擺動的幅度是否規律。

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strong>第二步、摸

1、摸漂目,兩指輕輕捏住,然後從漂肚尖往漂尖掠過,感受下漆面光滑,有沒有沾手、毛刺、顆粒等異物感,有沾手的感覺,說明漆面打磨不行,入水後有極大的可能會被水的張力吸附,導致1~2目的誤差,毛刺、顆粒等異物感,則說明漆面不均勻。

2、摸漂肚,三指捏田螺狀把漂肚放在其中,轉動漂腳,細細感受漂肚的漆面,是否光潔整齊,圓潤,有無凹凸感,漂肚噴漆是電腦噴漆,打磨是人工打磨,有些地方打磨不均勻肉眼無法觀察,但是指頭肚能感受到凹凸不平。

3、摸接口,漂目和漂肚接口處,漂肚和漂腳的接口處,用兩指輕捏,輕輕轉動漂腳和漂目,感受一下接口處是否順暢,有無阻澀感,如有,則說明接口處處理的不好,雖然肉眼觀察是直線,但是實際上有輕微的角度,多為插入漂目、漂腳時,添膠時出現問題了。

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strong>第三步、試

1、試同心度,找一個漂盒,漂目放置在漂盒上,漂腳落底,然後輕輕拿起漂盒,給漂肚一個向下的牽引力,看漂肚是否勻速、均勻的滾落到地面,通心度越好的浮漂,越均勻、勻速。

2、試重心,用手指輕輕的托住漂肚,尋找浮漂的平衡點,越靠近漂腳的位置,浮漂的重心越靠下入水後越穩定,反之,越靠近漂目,重心越靠上,重心越不穩。

3、試浮力,找幾個體型差不多的浮漂,分別上手感受一下輕重,體積大小一致,手感越輕的浮漂浮力越大(昨天有一個釣友,非要說這是錯的,我說阿基米德死的早,要不然非要帶他走)。

一看二摸三試四測,一個流程下來,浮漂如何心中有數

<strong>第四步,測

其實以上三步基本上就算完了,因為很少有漁具店老闆同意浮漂下水測試的,但是如果通過以上三步,已經決定購買了,可以拿回家,進一步做測試。

1、測入水靈敏度,這個測試是要拿漂型、漂肚大小一致的浮漂一同來測試最為合適,把線組做好,都放進漂桶,都調整為掛餌釣目露出2目,然後同時輕輕下拉,哪個最先給動作,就說明靈敏度最高,測試次數越多,結果越精準。

2、測吃水,說白了就是把浮漂扔進漂桶,6~8小時以上,觀察一下剛進水時和8小時之後,漂目的變化,如無變化,說明沒有吃水,如果有肉眼可見的變化,那就說明浮漂吃水。

3、測翻身速度,這個測試多要在水域中測試,雙鉤掛橡皮,底釣,釣目設2目,然後拋竿水乳,觀察浮漂翻身、翻身後下沉的時間、頻率;這個測試結果沒有定論,也沒有參照值,只能是跟著自己的習慣來判斷適合還是不適合。

以上步驟文字描述很多,但是實際上一套做下來(不帶測試),也就不到一分鐘就做完了,所以釣友們不必覺得複雜繁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