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公司制改制衝刺!還有61戶未完成(名單)

國務院提出的今年年底前央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的目標,正在加速實現。據中國財富網統計,目前國資委官網央企名錄共98家央企,其中37家以“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命名,目前未完成公司制改制工商登記的還剩61家。

<strong>央企加快公司制改制

昨日剛剛宣佈成立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最新的一家公司制央企。國能投為原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重組合並而成,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作為母公司吸收國電集團。11月22日國能投完成工商登記手續,拿到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和企業集團登記證,目前其企業類型為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在國能投正式面世之前,國電集團已經完成公司制改制。9月21日,國電集團率先完成了改制工商登記,正式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製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央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的第一家。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國電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股東職責。改制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全部債權債務,以及各種專業和特殊資質證照等,由改制後的中國國電集團有限公司承繼。

央企公司制改制衝刺!還有61戶未完成(名單)

<strong>▲中國國電集團有限公司信息

北京是最大的央企聚集地,據北京工商局消息,<strong>目前已經有53家在京一級央企名稱登記申請獲核准,3家一級央企(<strong>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59家央企子企業已領取改制完成後營業執照。

中國財富網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得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已更名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工商核准日期為今年11月1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更名為“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工商核准日期同樣為11月1日。

央企公司制改制衝刺!還有61戶未完成(名單)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信息

央企公司制改制衝刺!還有61戶未完成(名單)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信息

另外,央企子企業的公司制改制也在加快進行中。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18家鐵路局(公司)均已完成公司制改制,截至11月15日全部完成工商登記,11月19日各地鐵路局正式更名掛牌,例如北京鐵路局更名為“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外界預計,總公司層面的改制已經箭在弦上,中國鐵路總公司可能將更名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

<strong>公司制改製為混改做準備

央企公司制改制的指導性文件是今年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的目標任務是:2017年底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登記、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不含中央金融、文化企業),全部改製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登記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在文件印發當時,國資委直屬的中央企業共有101戶,其中有69戶集團公司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團總部資產總額7.97萬億元;近5萬戶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中,有約3200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資產總額5.66萬億元。

隨著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國工藝(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神華與國電合併為國能投,<strong>目前國資委官網公示的央企名錄減至98戶。其中,以“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命名的共有37戶,也就是說,<strong>還有61戶未完成公司制改制工商登記。

央企公司制改制衝刺!還有61戶未完成(名單)

▲國資委央企名錄

在五大發電集團中,除了國電集團已經完成公司制改制並且被吸收併入國能投之外,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均仍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而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只有已完成混改的聯通是有限責任公司,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仍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strong>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中國財富網表示,央企公司制改制的一大難點是改制企業眾多,涉及資產龐大。<strong>公司制改制的核心內容是轉換體制機制,這也決定了改制的阻力較大、成本較高、耗時較長,尤其是集團層面的整體改制,難度更大。國務院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公司制改制,對於大多數央企來說都是較大的壓力。

《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從制定改制方案、嚴格審批程序、確定註冊資本幾個方面規範了公司制改制工作的操作。在審批程序方面,中企集團層面改製為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務院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批准;改製為股權多元化企業,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按程序報國務院同意後批准。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的改制,除另有規定外,按照企業內部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

<strong>吳琦認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央企應進行區別對待,因企施策。屬於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基礎設施、重要自然資源等行業的央企,可考慮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剩下的央企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

央企的更名登記只是第一步,公司制改制的最終目的是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strong>吳琦提出,改制後仍有兩方面問題需要關注<strong>:<strong>一是央企作為獨立市場主體,是否可以真正擁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和決策權,公平參與市場競爭;<strong>二是是否在管理理念、業務模式和人力資源等方面出臺配套政策,“尤其是在內部職工的管理安置、薪酬改革等方面,可能會面臨較多問題和阻力”。

此前<strong>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院李錦接受中國財富網採訪時表示,公司制改制是混改等一系列國企改革舉措的前置條件,<strong>混改的最終目的是利用多元化產權激發國企活力,而要實現這種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現代法人治理結構,讓外部資本主體參與到國企的公司治理中。

隨著央企公司制改制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預計混改也會進一步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