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親戚和塑料友誼,怎麼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strong>如果不是因為血緣關係,可能你這輩子也不會和你的親戚們有任何交集。

<strong>一

小時候我們家裡窮,親戚朋友之間很少走動,在我2歲那年我爸一咬牙拋下我和我媽決定到離家很遠的一座城市裡打工,沒想到年景不錯,也算是運氣好吧,當年回來就掙了八千塊錢。要知道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會兒,這八千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當時我爸也年輕,回來之後就興高采烈的給家裡添置了很多的東西,買了輛十里八村都罕見的二八大槓,騎在路上別提多麼“雄赳赳氣昂昂”了。

從那年起,我家也成了村裡第一個買收音機的人,聽我爸說過年那幾天我爺爺家的院子裡聚集了好多的老頭圍在一起聽單田芳說書。一個收音機就能在村裡引起這麼大的轟動,現在看來有些不可思議,沒辦法,因為當年我們那個地方實在是太窮了。

表面親戚和塑料友誼,怎麼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這下子有了錢,親戚朋友們一窩蜂的也開始走動了,就連村口那從來不抬頭看人的二大爺也開始主動跟我爸打招呼,隨之而來的借錢的親戚也來了。

現在想來老祖宗們說的“窮在鬧市、富在深山”真是準,就在那一年,我姨夫、我舅誰的就把我爸當年掙得錢基本上全軟磨硬泡的借走了。

錢借出去之後,你是不敢去跟親戚們主動要的,他們如果不主動還,你就只能忍著。就這樣,我爸媽一直忍到了我快30了。

<strong>二

我媽今年五十了,過生日的時候打算好好慶祝一下,於是就想把親戚朋友們都聚在一起。

親戚朋友們雖然都在一個城市裡,但是平時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少會聚在一起。也可能是我們家歷來親情觀念比較淡薄,我從小和幾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間也是很少聯繫,所以並不是很親。

我爸提前好幾天了打電話聯繫,最終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勉強算湊齊了。

剛見的時候,看到大家之間那個親暱勁兒,我心裡面暖融融的,感覺真是人間自有真情在,血濃於水,說到底還是親戚親啊。

表面親戚和塑料友誼,怎麼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吃飯的時候大家也都興高采烈的,幾個舅舅叔叔們推杯換盞,喝酒喝得是熱火朝天,牛皮一個比一個扯得大、吹得響,好像聚會的主角完全都成他們了。最後吃完飯臨走的時候,6個男的喝醉了三個,還有一個直接拉不起來的。

其中我二舅喝了酒還非得開車,大家都勸他別開車了,他偏是不聽,大著個舌頭說沒事沒事。然而倒黴的是,當天晚上果然出車禍了:車跑得快,上高架橋的時候一頭撞橋墩子上了。

車基本上算是撞報廢了,還好是人沒事。

那時候我爸媽在第一時間去看望了我二舅,記得當時現場氣氛還挺和諧的。沒想到,沒過幾天,我舅媽竟然打電話給我媽,跟我媽“商量”著要我爸媽出幾萬塊錢給我二舅換車,說是車撞報廢了,如果不是因為去給我爸媽過生日,就不會有這檔子事。

當天,把我媽氣的是一晚上沒睡……

<strong>三

每年過年回家,聽我那衣著光鮮的大姑大姨們說他孩子考了多好的成績,多麼能掙錢,兒子女婿多多多多能幹,然後又斜著眼、一臉“惋惜”的對我說:老大不小了,找對象了沒啊?還不快領回家讓我們給你把把關!

這個時候,我真想一大嘴巴子抽上去。明知故問,拿人取樂,彰顯自己高高在上,這嘴臉。

<strong>四

有一次兒子過百歲請親戚朋友一塊吃飯,有個姨把人家飯店的幾個餐具給“順”走了,最後去結賬的時候我還臉紅脖子粗的因此跟人槓了一大通,說絕對不可能是我們拿的之類。

後來……

當時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表面親戚和塑料友誼,怎麼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strong>五

有個朋友上學那會家裡挺窮的,就想著去飯店裡打工掙點錢,也能減輕一點家裡的負擔。正好他們家有個親戚在當地開了家中等大小的飯店,平日裡生意也挺忙,他就自然而然的找到了他親戚,讓親戚幫忙安排份兼職的工作乾乾。

剛開始的時候工資還不錯,每個週六週日兼職兩天,工資按天算,一天100塊錢。

週六週日飯店那個人多的,基本是天天爆滿,我朋友說那會他天天累慘,回到家倒頭就睡。但是因為覺得工資還行,就堅持了下來。

後來到了放暑假,他有個朋友本來說好了拉著他到工廠裡去幹暑期工,正規工作,雙方籤合同,一個月工資底薪2500塊,幹得好加班的話工資還能更多。他本來也動心想去,但是這個時候他那開飯店的老闆親戚卻讓他繼續在飯店幹,說是趁著暑假正好生意忙,也缺人,他來幹上兩個月,有底薪有提成,肯定不會虧待他。

我朋友一想,與其給外人幹還不如幫自家人,工廠裡的暑期工雖然底薪就2500,但是親戚這裡肯定不會比這個低。而且這裡離家不遠,還能在飯店裡吃飯啥的。

一個暑假累死累活的幹下來,臨到開學我朋友去找他親戚要工資的時候,你猜猜總共拿到多少錢?

總共才拿到手2800塊錢,一個月1400百塊。

完全按照的是當地最低的工資水平給的,還不如以前在他飯店裡打個臨時工。

<strong>六

我爸年輕的時候跟著他二叔到外地打工,幹了大半年,一分錢沒有。過年回到村裡,我爺爺去找他弟弟給我爸要工錢,被我二爺他老婆拿著棍趕了出來。

後來有一次我這個二爺和他老婆吵架,他老婆直接喝農藥死了。我二爺自然而然和他的老相好好上了,兩個親生兒子從那時候再也沒管過,都是跟著我太奶奶,跟孤兒沒啥兩樣。

現在好幾十年過去了,我都快30了,印象中一點都不記得他長什麼樣子。聽說現在兩個親生兒子都不搭理他,他的錢也基本被那個二老婆和二老婆的孩子榨乾了,老了過得相當悽慘。

<strong>七

我爺爺有個妹妹我卻從來不知道,也沒見過,直到近幾年才聽我爺爺說起。

當時我爺爺作為家裡的老大,第一個結婚。

我爺爺結婚後,他弟弟妹妹也都到了結婚的年紀,那時候家裡太窮了,沒有什麼錢,我爺爺他媽(我太奶)就把別人給她閨女的嫁妝用來給我二爺娶媳婦用了。

媳婦進門之後,我爺爺她妹妹的婚事卻基本黃了,人家不願意也鬧,鬧也沒什麼辦法,鬧就鬧唄,可是這可真是委屈了我那個從未謀面的姑奶。

聽我爺爺說,當時他妹妹喝藥的時候,我二爺爺剛娶的新媳婦就在堂屋裡幹活,我爺爺她妹妹在屋裡整整哭了一天,她都沒進去勸一聲,後來哭著哭著沒動靜,她也沒去看看,一直淡定的繼續幹她的活。

直到現在我爺爺提起這事,都說恨我二奶奶一輩子。如果當時她能去看一眼,我爺爺她妹妹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喝藥死了。

這還算是親戚呢,連他孃的陌生人都不如啊!真是自私害人命!

<strong>最後:

因為累人的人情世故而扯不去的“表面親戚”,和那些塑料友誼其實沒啥區別,除了給我們添堵,帶不給我們多少有益的幫助。

然而“臉面”總是要顧,逢年過節還要熱鬧走動,這就和生活裡的一些並不實用的“必需品”一樣,棄之不去。

表面親戚和塑料友誼,怎麼就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聽網友說說他們身邊奇葩的“親戚”故事,如果你也有,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本文由《俠女二春》原創,歡迎您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