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大家好,歡迎大家觀看小編的文章,你們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小編點個贊吧!

沙漠區空氣乾燥,植被稀少,地面被沙子覆蓋。各個地區的沙漠大多都是沙灘或沙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草木,嚴重缺水。雖然人類在這裡難以生存,但沙漠卻是一個寶地,在沙漠裡往往富含礦床、石油儲藏,然而滿天的黃沙會使得土地無法耕種,難以儲水。可如今在沙漠上種植被,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在內蒙古自治區有一個庫布齊沙漠,它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佔地面積約1.39萬平方公里,長400公里,寬50公里,61%都是流動沙丘,像一條黃龍橫跨內蒙古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據記載,300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草原,當時森林茂密,牛羊成群,然而商朝以後,這裡的氣候就變得乾冷,植被也漸漸減少,逐漸退化成“死亡之海”。

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在20世紀80-90年代,春東天氣惡劣,黃沙漫天,就連800公里以外的北京都被連累。1988年,億利資源集團處於對土地荒漠化的擔憂,決定開始一段治沙的旅途。他們開始種樹造林,設置沙障,用柳條用柳條插出網格形狀,以此來固定沙子,再種上沙蒿。他們在治沙過程中還研發了“沙漠水氣法種樹技術”,大大提高了樹苗的存活率。

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陝西省榆林市被稱為駝城,有沙漠之城的意義,在榆林市長城以北地區有一個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佔地面積有4.22萬平方公里,相對於其它沙漠,這裡的降水量還算多,達到250~400毫米,全年平均溫度也不過6~8.5攝氏度,比較有利於植物生長,土地沙漠化的問題也比較好治理。

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毛烏素沙漠曾經水草豐美,在5世紀時還是一片天然牧場,後來因為不合理的開發、戰亂等因素,遭到了破壞,土地沙化。

中國2處沙漠奇蹟:4.2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造出了165萬畝良田

1959年開始,國人憑藉自己聰明的頭腦,在這裡廣建隔離帶、防風林,引水拉沙,開始了沙漠改造的大工程。如今榆林市的這片沙漠已有165萬畝地都成了林區良田,建成了總長1500公里的4條防護林帶,榆林沙漠之都已成為大漠綠洲了。

哈哈!小編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小夥伴們對以上事情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我們一起在留言區討論一下吧,如果你們喜歡小編的分享,就給小編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