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而2009年10月31日時錢學森去世,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或許是一些巧合,雖然相隔九年,但兩人的離世日期只差一天,深秋時分,杏頁飄落,大師遠行。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有人說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人要多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但我不這樣認為,金庸是作家,一個超級多讀者群的作家,他寫的東西更貼合人們幻想中的江湖,所以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因此他走的時候紀念的人更多這一點也不奇怪。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紀念錢學森的人的確更少,但這也恰恰說明我們這個國家承平已久,國泰民安。錢學森是一名導彈專家,他在民家的知名度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是六七十年代,而那些年恰恰是中國最為困苦,面臨外部威脅最大的時候。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直到60年代初,我國仍沒有核力量,而我們面臨的國際局勢已經危險到了極致,隨時都有可能再次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徹底亡國滅種。當時修正主義者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已經做好了隨時開戰的準備,同步對中國設置在羅布泊的核武器研發基地,啟動“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程序。

美國U2高空偵查機早已盯準中國核武器研發基地,並啟動了全方位的高空轟炸計劃。受美軍支持的臺島國民黨殘部蠢蠢欲動,準備在美軍啟動空襲之後,趁勢北上,反攻大陸,共動員了60萬人。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除此之外,中國南亞方向的地緣門戶也已經岌岌可危。美軍的爪子已經伸入了中國境內。1964年美國借“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並同步派遣戰機侵略中國海南島和雲南以及廣西領空,朝工廠以及船隻投擲炸彈或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老百姓以及解放軍戰士數十名。

在東面海上,美日新軍事條約締結,美軍航母艦隊、遠程轟炸機、海軍陸戰隊大搖大擺地進駐橫濱、沖繩以及關島,至此美軍戰鬥力最強的第六和第七艦隊已經劍指中國咽喉。更要命的是,由於當時我們整個國家才剛剛從百年戰火的焦土中艱難開始重建工作,所以真的是窮得叮噹響,有時連肚子都填不飽!所以帝國主義趁機而動,不斷派出間諜和說客潛入我國西藏、內蒙、新疆等地,大肆收買叛徒,造謠詆譭新中國,栽培資助分裂勢力。隨後,多地開始頻繁發生叛亂和屠殺事件。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而當時中國的軍力則簡直不值一提,美國或蘇修只需伸出小拇指就可以把我們徹底碾碎。只需要一個航母艦隊或一個坦克裝甲集群軍配合空軍作戰,就可以打得我們毫無還手之力。一旦被打趴下,就算他們不佔領全中國,只是鎖死我們的地緣咽喉,然後逐步分割蠶食,我們也就全完了。永遠沒有打好工業基礎、建設基礎設施、進行改革開放的可能。只會在連年不斷的轟炸以及封鎖制裁中走向地獄,就像後來的南斯拉夫或今天的利比亞和敘利亞那樣。

在那種情況下,錢學森和鄧稼先、于敏等老一批的核專家和導彈專家,成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精神支柱和希望明燈,在當時的中國連牙牙學語的孩子都知道他的名字。當時的中國男青年,沒有機會讀武俠小說,當時的中國女生也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沉迷在愛情小說當中。所有人都承受著生活困苦和時局艱難帶來的重壓。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勒緊褲腰帶,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桿子,成為了那時候中國人的集體心聲。直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橫空出世。直到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枚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導彈,從酒泉騰空而起,並準確擊中了遠在千里之外的目標。以及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震撼亮相。以及1980年5月18日上午十點,我國第一枚洲際導彈東風五號成功發射。隨著這一系列重大成功,我國在逐步擺脫了帝國主義的外部威脅。有了利劍防身以後,才敢踏入國際叢林談生意,走向改革開放的新路程。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冷戰結束後,全世界搞改革開放的第三世界國家很多,但是成功崛起的只有中國。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大國重器可以仗劍經商,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並沒有。或換而言之,我們有足夠多像錢學森、鄧稼先、于敏、郭永懷一樣的民族英雄和泰斗大師在為我們這個民族而無私奉獻和拼盡一切,但是別的國家卻沒有我們這麼幸運。

我小的時候在學校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你長大了想要做什麼,那時候孩子大多願望是成為科學家,警察。不是我們不想成為世界首富,詩人,歌星。而是當時我們沒有那個條件,還有環境讓我們選擇,現在的孩子選擇要多的多,這正是我們的國家的進步還有我們國家的富強。

錢學森老先生最後的遺言也是如此,他躺在病床上對來看望他的國家領導人說:“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僅要有武器和科技、還要有文化、藝術和音樂……”。

紀念金庸的人比紀念錢學森的多,所以這個國家病了,我不認為

錢學森大師已經離開我們九年了,但願在更遠的將來,我們能拿出足夠多的成就來告慰老一輩泰斗大師們的在天之靈,不要讓他們感到失望。錢學森給我們留下了東風導彈,金庸給我們留下了武俠傳說,而我們又能給未來的中國人留下些什麼?總不能只留下追劇和享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