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物質使用中的10大常見問題

標準樣品(RM)是一種或多種特性值已經很好地被確定的足夠均勻的材料或物質,有證標準樣品(CRM)是附有證書的標準樣品,其一種或多種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確定,使之可溯源到準確實現用於表示該特性值的計量單位,而且每個標準值都附有給定置信水平的不確定度。

在化學分析實驗室中標準樣品被廣泛用於校準儀器、評價測試方法或為材料賦值,標準物質的正確使用和規範管理對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溯源性有重要意義。

1

<strong>有證書(certificate)的標準物質就是有證標準物質(CRM)嗎?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有證標準物質(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的含義。有證標準物質是指“附有由權威機構發佈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獲得的具有不確定度和溯源性的一個或多個特性值的標準物質”。因此,有證書的標準物質不一定就是有證標準物質。

2

<strong>選擇、購買和驗收標準物質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用戶在選擇、購買標準物質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特性量的種類及定值方法:

某些標準物質可能只適用某一特定方法或專屬領域的應用,某些標準物質的值有特殊規定,如含結晶水的值,應對證書中該類說明加以注意,防止誤選誤用。

2.特性量水平:

標準物質的特性量水平應與日常測量樣品的水平匹配。

3.可接受的不確定度水平:

標準物質特性量的相關不確定度水平應與日常測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確度限度要求匹配。

4.基體及可能的干擾:

標準物質用於開展方法確認、質量控制以及一些基體效應較為嚴重的測量方法的校準時,基體應與日常測量樣品基體儘可能接近。

5.形式:

標準物質可製備成不同的形式,如凍干與冰凍樣品,製備方式的不同可能會導致相同特性在標準物質與真實樣品中的行為差異,從而產生互換性問題,選購前應充分調研。

6.最小取樣量:

只要標準物質證書中規定了最小取樣量,用於測量的取樣量應不小於該最小取樣量,因此選購時應考慮最小取樣量能否滿足測量方法要求。

7.用量:

標準物質的購買用量應足以滿足整個實驗計劃中的應用,包括根據需要考慮的備樣。

8.穩定性:

選購前應確認所購買批次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時發生過期的情況。

對於購買到的標準物質,在收到後應首先對照證書確認標準物質的運輸條件符合要求,然後核對品種、數量等是否與購買要求一致;包裝、外觀是否正常;標識是否清晰、完整;有無證書;是否在證書聲明的有效期內等。核對完畢後,立即按照證書中規定的保存條件進行保存。如有問題,應及時與研製或發售單位聯繫。

3

<strong>有證標準物質和其他標準物質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

首先應明確,只有有證標準物質提供的認定值或標準值才能夠用於校準、為其他物質賦值以及測量正確度確認,並通過其使用來聲明測量結果的計量學溯源性。

在日常測量中,還會使用其他類型的標準物質,它們主要用於開展測量質量控制、測量精密度確認等。有時,在缺少有證標準物質的情況下,也不得不使用這些標準物質來開展校準等活動,但是應進一步評估這些標準物質是否符合有證標準物質的特徵,或溯源性和量值不確定度水平是否能夠充分滿足測量結果溯源性和準確度要求。

4

<strong>有證標準物質的參考值或信息值怎麼用?

有證標準物質的證書中,有時會提供一些額外的參考值或信息值,這些值通常缺少明確的計量學溯源性,缺少不確定度信息或不確定度評估不全面,因此它們的主要用途是幫助用戶瞭解標準物質基體組成,判斷標準物質的適用性,或視可靠程度用於開展測量質量控制。

5

<strong>標準物質一定要在有效期內使用嗎?

標準物質的有效期是研製單位根據穩定性研究數據,為了確保標準物質量值及不確定度的可靠性而確定的,因此,務必在有效期內使用。到期後未使用的標準物質也許仍舊穩定,對於一些批量較大、穩定性週期較長(如5年)的標準物質,研製單位有時會提供延長有效期的服務,但是在標準物質的穩定性無法得到研製單位保證的情況下,用戶如果繼續使用該標準物質,需自行承擔責任。

66

<strong>標準物質的最小取樣量有什麼意義?

標準物質的最小取樣量是在均勻性研究中規定的。使用標準物質時的實際取樣量應不低於標準物質的最小取樣量,當小於標準物質的最小取樣量時,證書中聲明的標準物質特性量值和不確定度等參數可能會由於標準物質的不均勻性而不再有效。

7

<strong>標準物質的測量值一定要在不確定度範圍之內嗎?

如果實驗室對標準物質的測量值超出了標準物質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範圍,是不能直接得出測量結果存在偏差的結論的,原因是標準物質的不確定度U標準物質僅包括了與標準物質定值、均勻性、穩定性有關的不確定度,沒有涉及用戶在實驗室裡對標準物質進行測量有關的隨機不確定度U測。因此,應採取以下通用公式判斷標準物質測量值與標準值之間存在顯著偏差: 簡化公式:

标准物质使用中的10大常见问题

8

<strong>為什麼一定要按照證書中規定的條件使用和保存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證書中規定的使用和保存條件是確保標準物質有效性的必要條件。標準物質的保存條件是在穩定性研究中確定的,而標準物質的使用條件(如溫度、配製方法、乾燥方法、水分校正方法、混勻方法等),則是標準物質定值過程嚴格確定和遵守的,不按照規定使用和保存會導致標準物質的量值不再有效,測量結果與標準值相比較出現偏差。

9

<strong>校準用標準物質的稀釋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用戶購買到的校準用標準物質常常濃度較高,不能直接使用,應做好這些過程的質量控制。標準物質稀釋配製過程中所使用的容器與稀釋劑需要引起注意。有些物質用玻璃瓶存儲時,容易受降解或溶出的影響,這時就要使用其他材料的瓶子,如,K、Na等元素溶液標準物質,需採用塑料瓶保存;有些物質用塑料瓶存儲則會發生吸附或溶出,如,汞在塑料瓶中可能會產生吸附現象,因此選擇玻璃瓶較為可靠。所採用的稀釋劑除了應對空白進行必要的控制外,不同的稀釋劑其穩定效果也不同,原則上應按照檢測標準方法中規定的稀釋劑品種及濃度進行配製。標準物質稱量、稀釋過程中使用的計量器具(如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應經適當的校準或檢定確認符合準確度要求,特別是有機分析中使用的微量注射器和移液槍的誤差較大,應注重進行日常校準。

10

<strong>打開後的標準物質如何保存和維護?

標準物質證書中有時會規定“一次性使用”,這些標準物質一般不穩定或具有較高的量值準確度,如安瓿瓶分裝的國家一級溶液標準物質,在打開包裝後量值易發生超出不確定度範圍的變化,應按照要求儘快移取,不能留存後反覆使用。可一次性製備成中間標準儲備溶液保存、使用。

對於可多次使用的有證標準物質,確保標準物質包裝單元開封后的恰當保存和包裝、證書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某些情況下,有必要根據證書要求,對剩餘的物質進行重新密封包裝。取樣時應採取防止沾汙的措施。

如何做好標準物質使用環節中的維護常常是用戶困惑的問題。國際通用計量學基本術語(VIM)中規定:測量標準的維護是為使測量標準的計量特性能保持在規定極限內所必需的一組操作。通常包括對預先規定的計量特性的週期驗證或校準,在合適條件下的儲存以及精心維護和使用。標準物質作為一種測量標準,也應進行定期的維護、核查,以確保其量值的可靠性。

一般來講,可分以下情況制定具體措施:

(1)對於有證標準物質,只要按照標準物質證書上所規定的條件和方法保存,並在有效期內使用,量值是有保障的,這類標準物質的維護應簡化為檢查包裝、標籤及證書的完好性、有效期、保存條件等;

如果是開封后可多次使用的有證標準物質,除上述檢查外,實驗室應制定相應的文件規範其後續使用和管理,定期核查其使用情況,必要時與另一未開封單元或批次的標準物質通過比對進行量值核驗;

(2)對於內部標準物質或實驗室由有證標準物質製備的校準溶液等,由於沒有充分的均勻性和穩定性數據,嚴格的量值核查是非常必要的,可採取的方式視實驗室的經濟和技術條件靈活掌握,如利用質量控制圖進行趨勢檢查、通過上下批標準物質量值比對或實驗室間比對驗證量值的準確性等。

此外,核查的頻次要根據標準物質的特點制定,穩定性預期良好的標準物質可相對放寬核查的時間間隔。

标准物质使用中的10大常见问题

<strong>附:化學分析實驗室標準物質的使用和管理

1.標準物質的種類1.1標準物質的分級

化學分析實驗室常用的標準物質一般有基準物質,一級和二級基準物質等。基準物質是可以通過基準裝置,基本方法直接將量值溯源至國家基準的一類化學純物質,用於化學成分量值的溯源與復現。一級標準物質(GBW)準確度具有國內最高水平,主要用於評價標準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標準,為二級標準物質定值,是量值傳遞的依據。二級標準物質GBW(E)用與一級標準物質進行比較測量的方法或一級標準物質的定值方法定值,可作為工作標準直接使用。已批准的國家一級標準物質有1093種(其中含基準物質108種),二級標準物質1122種 ,它們包括純物質、固體、氣體和水溶液的標準物質。

1.2標準物質的用途1.2.1校準儀器:

常用的光譜、色譜等儀器在使用前需要使用標準物質對儀器進行檢定、檢查儀器的各項指標,如靈敏度、分辨率、穩定性等是否達到要求。在使用時用標準物質繪製標準曲線校準儀器,測試過程中修正分析結果。1.2.2評價方法:

用標準物質考察一些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1.2.3質量控制:

分析過程中同時分析控制樣品,通過控制樣品的分析結果考察操作過程的正確性。

2.標準物質的使用標準樣品的使用應以保證測量的可靠性為原則l-2J,在使用時應當考慮標準物質的供應量、相關費用、可獲得性及相關測量技術。在化學分析中不正確的使用標準物質,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1有效期:

一般說來有效期是標準物質的研製者將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經穩定性試驗證明特性值穩定的時間間隔作為標準物質的有效期。

穩定性試驗只能說明已經試驗的這段時間是穩定的,超過有效期的穩定情況不能確定。資料顯示E3J有些標樣的穩定性遠遠超過標稱的有效期。如,冶金標樣中一些金屬元素的穩定性長達20年之久,而有些非金屬元素如硫等元素隨時間的推移,受保管儲存條件的影響,其特性量值呈緩慢下降的趨勢。

有些標準物質極易變化:如,八氯二苯醚標準溶液的色譜圖在三個月內就有明顯的變化。大部分化學分析用標樣是需要配置後使用的,即便是嚴格按說明書配置和使用,製備過程使用的介質(溶劑)的種類和濃度對標準工作液的穩定性都是有影響的。實際工作中應當注意監測標準物質的變化情況,注意收集相關信息積累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