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不夠美好(再再續)

假如生活不夠美好(再再續)

豆瓣 ©

“歐亨利式的”故事總讓人猝不及防,總把人的內心世界剝得沒有一絲隱藏。在談論到愛情和婚姻一類的話題時,歐亨利先生似乎總是那麼得心應手,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在他的筆下卻突然會變成令人啼笑皆非的“戲劇”,劇情往往會讓人笑著哭,抑或哭著笑。比如為人熟知的《麥琪的禮物》、《財神與愛神》、《最後一片葉子》,等等,都把愛情寫得十分現實,甚至略帶幾分滑稽,但又讓人無法辯駁。雖有拖拉湊集數之嫌,但《美好的生活》並不是“歐亨利式的結尾”,我們可以結合歐亨利的故事,再來想想這部作品,特別是涉及到愛恨情愁的部分。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這兩種東西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前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化學反應,後者則更像是一種契約型的生活方式。古往今來,為情所困者不少,痴男怨女眾多,芸芸眾生,沒有誰能輕易逃出情場。比如賈小朵喜歡徐天的那種莫名其妙,我認為早已脫離了“戀父情結”,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悽苦和無奈。所以在談到愛情的時候,我們不妨想想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沒錯,愛情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假如對任何人都有感覺,那就叫“濫情”。花骨朵兒一樣的賈小朵,莫名其妙地喜歡上宛如父親般大小的徐天,不過是倆人一起經歷了一次“電梯事故”而已。賈小朵有幽閉恐懼症,而徐天又有心臟問題,所以倆人在電梯出了故障後,被困在裡面,就開始擔心自己活不成了。賈小朵開始“訴苦”,徐天出現暈厥,因此那時候的談話往往有很強的感染力。賈小朵最難受的地方,就是她從小到大都缺少父母的關心,雖然活到二十來歲,總覺得自己是那種沒人管的“野孩子”。徐天一句“我管你”的安慰話,不料竟成了引燃賈小朵愛情火苗的火種。

假如生活不夠美好(再再續)

豆瓣 ©

徐天始終認為,賈小朵就是個孩子,他需要助她成長;此外的情感,他無法談及,也無法接受。其實這也沒什麼,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徐天心裡裝不下賈小朵。徐天的心,很奇怪地左右著他的感情,儘管醫學上沒有確切的依據。徐天認為自己更應該像父親一樣關心小朵。那麼,父親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樣的角色?有些男人活在這世上,徒有一個“男人”的稱呼,卻不夠做個父親的資格。很多男人以為,只要自己的精子跟某個搭夥過日子的女人的卵子一結合,生出來孩子給他續了香火就算夠了,剩下的就是拼命掙錢,孩子需要什麼,完全由錢去打理,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情感方面的需要,則漸漸由金錢代替。這樣有什麼不好麼?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特別是在眾生都是守財奴的時代,錢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這世上難免有些個“傻乎乎”的孩子,比如像賈小朵,也不知道是因為家裡有錢還是怎麼的緣故,偏偏對錢不上心,好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架勢。恰巧,她喜歡的徐天好像也是工作不唯獨為了賺錢的主兒。如此一來,父親能給得了的,小朵不稀罕;父親給不了的,她自然特別在意。但我們反過來想想歐亨利的《財神與愛神》那個故事,老安東尼為了兒子的愛情,設了一個局,恰恰都是艾倫姑媽看不上的金錢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國古人也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在愛情方面,貧或許還有玩的餘地,但在婚姻方面,貧窮或說沒有錢,則是致命的打擊,對夫妻感情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再比如說邊志軍的婚姻,他曾經不是沒有錢,但我們看到,當他破產後,妻子立馬翻了臉,只是嘴上說夫妻倆幾年來早已沒了感情;事實上,他的妻子是個有能力助他渡過難關的“女強人”,並不是那種只會帶孩子做飯說閒話的家庭主婦。然而,牆倒眾人推。這世上的人往往是隻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居多,而能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就少之又少。所以要考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要看你會不會賺錢,或者有沒有足夠的金錢,去維持各種情感。這年頭,其實沒有人能輕易被餓死,但我們感到脆弱的東西,除了生命外,其實還有很多跟生命關係看似十分緊密、實則並不攸關的東西。說到底,父親應該是一面牆。這面牆可以擋風遮雨,當然也可以承受生活的重力。但是,牆也有危險的時候,自然也很容易被人推倒。小朵把徐天當成一面超越於父親之上的牆,其實是缺乏父親的關愛,更是缺乏所謂的安全感,也或許還有更加複雜的情緒。

假如生活不夠美好(再再續)

豆瓣 ©

為人父母,不管自己的內部矛盾多麼激烈,都要記得儘量避免對孩子的傷害。有些人婚姻的破裂,往往把最為無辜的孩子搭上,變成稀裡糊塗的犧牲品。講真,這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人能犯錯,也往往是因為高估了金錢的作用,又低估了人心的複雜。當然了,我們不能只找小朵父親的麻煩,還要看看小朵母親的表現,就會明白,賈小朵其實是個典型的不幸婚姻的犧牲品。再說說邊志軍妻子那樣的母親,名義上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逃離了丈夫,但說到底,她所謂的“苦衷”多少讓人唏噓;興許她確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但做人到了那個份上,就算把孩子帶到美國或加拿大,到底能教育成什麼樣,實在令人懷疑。在這個層面來看,邊志軍那個兒子,其實也是不幸婚姻的犧牲品。世界上有很多類似的“犧牲品”。雖然“可憐天下父母心”,但不是每對父母都有“可憐之心”。人在特殊情況下,其實考慮自己的更多,而“附帶品”如孩子一類,實則操不了太多的心;更何況,有些心操了其實也沒用,孩子怎麼成長,其心理就由不得大人左右。因此,孩子到底會成為什麼樣的性格和人格,這都是作為犧牲品的他們無法估計也無法顧及的,有些孩子長著長著就長成了其他的樣子,或者說令人擔心的樣子。這是一種傷害,任何時代都有類似的傷害,但我個人的感覺是今尤為烈。

想想看,作為犧牲品的孩子們,他們長大後會覺得生活美好麼?興許有些一直覺得生活非常美好,當然也有很多自打懂事起,就不再認為生活是多麼美好。那麼,他們認為生活不夠美好的根源是什麼?就是因為犧牲品其實也不好做。我只希望,再怎麼無情無義或絕情的人,不要再傷害那些無辜的生命。自己把生活過成混有老鼠屎的一鍋粥,但不要遷怒於那些無辜的生命,哪怕是出於他們成長的關心和需要的考慮,其實都不是多麼正經的想法。後來,恐婚的徐豆豆終於嫁人了,應該說是“嫁給了愛情”。邊志軍們,梁曉慧們的愛情和婚姻到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但是“拼圖”一樣的人生,或許更加懂得珍惜彼此吧!畢竟,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如何去面對經歷,嚮往未來的生活。真心祝福這樣的人們!我只願徐天們永遠善良,小朵們永遠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