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瞭解那些慣用的合同欺詐手段嗎?

利用合同進行欺詐,是不法分子賺錢的一種手段,可謂花樣繁多。但這種迷惑也急於賺錢的人們的手段,其實並不高明,避免上當,<strong>人們只須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

嘿,你瞭解那些慣用的合同欺詐手段嗎?

<strong>① 俏貨引誘。利用緊缺暢銷商品,誘人簽訂購銷合同,騙取預付款或定金。

<strong>② 魚食誘餌。先履行幾份小額合同,製造履約能力強、信譽好的假相,騙取信任後簽訂大額合同,騙取大量貨物或大額貨款,然後銷聲匿跡。

<strong>③ 移花接木。讓對方看別人貨物,一旦簽約騙取對方貨款或定金後,便再無蹤影。

<strong>④ 假冒身份。私刻公章,偽造企業,然後與人簽訂合同,騙取貨款或貨物;通過關係或採取掛靠等方式,騙得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的營業執照,藉此行騙;假冒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譽度企業的名稱,騙取信任簽訂合同;騙取單位的空白介紹信、蓋有合同章的空白合同,騙籤合同。

<strong>⑤ 設置圈套。事先精心設計並誘人簽訂根本無法履行的加工承攬合同。被騙方落入圈套後,合同不但無法履行,而且事先支付給騙方的定金和原料無法追回。

<strong>⑥ 設託騙賣。即“買方”是“賣方”的“托兒”。

<strong>⑦ 傳真詐騙。騙籤合同後,騙方利用匯款時間差,先通過銀行向供方匯去少量貨款,待取得蓋有銀行公章的匯款單後,用塗改液改為大額匯款,再用傳真機發往供方,誘使供方發貨,待提貨後溜之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