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十一”國慶長假,許多家長已經按照計劃帶孩子出遊了。帶著孩子旅遊遠行,家長們要面臨的“挑戰”可真不少,生活環境的變化、心理狀態的改變和意外傷害的發生,都可能給這次旅遊留下一些陰影。那麼,如何讓家長和孩子在享受旅程的同時,保持身心健康呢?當意外傷害發生時,又該如何應對呢?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我們先來說說旅遊遠行時,孩子需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那就是生活環境上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可能會產生幾方面的影響。

首先,會引起溫度的改變,這個溫度變化既和當地的自然氣候有關,也和室內外溫度環境有關。

從自然氣候的角度說,即便旅遊目的地並不遙遠,溫度變化也是會存在的,比如,帶著孩子從北京城區出發到郊區去玩兒,目的地可能比較空曠、風特別大,相對就比較冷,這樣就存在一個溫差的問題。

另外,家長帶著孩子在戶外和室內交替活動,室內外溫差較大,孩子也需要不停適應變化的溫度。

比如,家長抱著孩子出去玩兒,回到賓館,室內外溫度相差也會比較大。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適應溫度變化呢?最關鍵的就是適時地給孩子增減衣物。

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凍著,或者出大汗後吹風著涼,這樣特別容易出現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因此,出去玩兒時第一個健康問題,就是注意根據溫度隨時增減衣物。

夏天,我們都喜歡去北方旅遊,冬天,我們都選擇去南方。飛機旅途過程中,就可能是兩個季節。

比如冬季從哈爾濱到三亞,夏季從廣州到內蒙,飛行期間家長就要做好給孩子增減衣服的準備,否則一下飛機就可能出一身大汗,也許會出現寒冷的刺激。

其次,會使生活規律發生變化。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家長帶著孩子外出,很難嚴格維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很可能沒辦法按照原來的時間喝奶、吃飯、睡覺。而一旦生活規律發生巨大變化,孩子就會比較容易出現健康問題,打亂整個旅行計劃。

因此,這就要求家長在計劃行程的時候,要適當照顧一下孩子日常的作息規律,儘可能地保證遊覽計劃不過分干擾孩子的日常作息。

第三,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比較遠的地區或國家,還存在一個時差的問題,時差會直接影響到睡眠。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小月齡的孩子,在時差這個問題上,表現得還不算明顯;如果孩子年齡稍微大一些,時差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了。

為儘量減少時差造成的影響,家長可以根據目的地的時間,合理地安排行程期間的睡眠,比如,家長帶孩子去美國,飛機上就要了解飛機降落於美國某城市當地的時間,在飛機上就要有意的調整睡眠的節奏,當然,回國時也是如此。

比如當日到達美國某個城市的當地時間是早晨的時間,在飛行的後半程,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儘可能的去睡覺。

第四,就是如果在旅遊期間,主要照養人突然發生了變化,孩子也很可能因為不適應出現問題。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比如,平常主要由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照顧孩子,外出旅遊時,突然換成由爸爸媽媽照顧了,家長不熟悉孩子的生活規律,而孩子也容易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

這就要求父母在出發前,儘可能詳細地向日常主要照顧孩子的長輩詢問孩子的所有生活細節,提前做好功課。

在瞭解過生活的環境上變化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以及該如何應對後,下面我們再來聊聊,帶孩子出遊時需要面對的第二個大挑戰——意外傷害。

這裡面,最常見的當屬蚊蟲叮咬。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十一長假期間,天氣轉涼,許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到暖和的地方旅遊,孩子在這種地方很容易受到蚊蟲侵擾。

蚊蟲叮咬不僅會造成感覺不適,還可能會傳播一些疾病;特別是被某些不知名的蟲子叮咬後,還有可能會有一定的中毒的風險。

這時候,為了確保安全,一方面家長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防蚊蟲,例如使用防蚊液、防蚊貼、防蚊手環;晚上外出時儘可能給孩子穿好長衣長褲;睡覺時適當使用蚊香等。

而當孩子一旦被小蟲叮咬,家長要儘快幫他把毒液刮出,這時,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銀行卡、房卡等硬卡片,在被叮咬部位反覆刮擦,把局部皮膚刮破,將毒液儘早擠出,儘快擠出才能避免毒液進入到身體內出現中毒。

雖然刮擦可能導致局部破潰或感染,但相比蚊蟲叮咬可能帶來的局部腫脹或傳染性疾病,這種損傷給孩子帶來的傷害要小很多。

此外,跌打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意外傷害。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在處理跌打損傷時,家長一定要注意這樣幾個原則:

1、孩子摔倒後,首先要靜觀10秒鐘,查看是否有骨折、脫位等嚴重損傷,但不要急著抱起或搬動孩子,以免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2、讓孩子自己起身,家長從旁觀察他有沒有功能性的損傷,同時觀察有無出血癥狀:如果有出血,要用消毒紗布或乾淨的布壓迫止血;如果沒有出血,要採取冷敷或冰敷,但一定不要揉搓,以免加重皮下損傷。

3、當家長髮現孩子有可疑的骨折時,要保護好受傷部位,比如,讓孩子保持不動,家長用毛巾或圍巾將受傷部位固定好。如果孩子存在其他嚴重問題,家長要帶他儘快就醫治療。

處理跌打損傷時,一定要避免陷入一些誤區,比如,孩子跌倒後迅速抱起孩子,如果出現某種裂縫骨折,很可能抱孩子過程中會使骨折加重,造成錯位骨折。

扭傷後也不要著急熱敷,或者塗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再加上揉搓導致局部皮下的出血相對加重,腫脹也加重,增加了損傷的程度。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旅遊中還可能遇到的一種意外傷害,就是食物中毒。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問題呢?

一方面,是家長沒有注意好食品衛生;而更多的情況是,家長保存食物的方式不夠合理。

為避免這一問題,在旅遊中給孩子吃的食品,最好是一次性包裝的食品,

比如,罐裝輔食、袋裝果泥等。不要自己準備一個容器,然後把食物放進去,一捂就是半天、一天,這樣保存食物很容易出現變質問題。

食物過敏的問題也可能出現,但通常不是十分常見。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因為家長在提前瞭解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情況下,是不會讓他嘗試這類食物的;如果以前沒出現過敏,那麼孩子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嘗試某種食物時,通常不會出現過敏症狀。

如果真的出現嚴重過敏,一定要帶孩子去最近的醫院就診,以免過敏嚴重導致孩子生命受到威脅。

有些孩子在吃到某些不新鮮的食物後,也出現了類過敏反應,那很有可能是輕微的食物中毒症狀,而並非是過敏。

“十一”長假要來啦,帶娃兒出遊小貼士!

帶著孩子旅遊遠行時,其實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受傷。一旦孩子生病受傷,不僅整個旅遊計劃就會被打亂,還會造成家庭生活的混亂;甚至讓家長和孩子都對旅遊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做好各方面的防護,除了要掌握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辦法,帶好常備藥,同時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要讓疾病或受傷破壞旅遊時的愉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