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2018年12月3日,聽我們攝影人介紹說樂羅村是有著歷史傳說的老村,房子古老,人淳樸。帶著對東樂羅村的拍攝想往,我們一行10人的攝影團走進了該村。村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瓷磚碑文,上面清晰的寫著:和利一路,是由鄉賢陳垂康先生捐款7.6萬元修建的。樂羅村位於樂東縣的沿海地帶,是樂東縣人口最多的村莊之一。據《三亞市志》記載,抗戰前該村就有5000多人口。這裡瀕臨大海,解放前樂羅村曾有商船通往廣西北海、廣東湛江、上海黃浦港等地,水上交通十分便捷。該村原屬崖縣四區,1958年後才劃歸樂東縣管轄,設樂羅鎮,人民公社時,村中設樂一、樂二、樂三和樂四4個大隊,是樂東縣屈指可數的大村莊,村民都操海南話,如今因鄉鎮大合併,劃歸九所鎮轄,至2004年止,全村已有15000多人口。這裡的老房子居多,有些已經年久失修,十分破舊,但是還保持原樣。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海南影友之家攝影團隊深入樂東鶯歌海及樂羅村攝影採風。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樂羅村歷史源遠流長,是漢代時期海南島內設置的十六縣之一,由於村大、人口多,加之它瀕臨大海,在當時水上交通十分便捷,故1856年時,樂羅村就設有德化書院,是樂東縣境內最早設立的書院。清代儋州籍解元(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陳聖嶼曾在該書院任過主教,關於陳聖嶼家書兩封的故事,在三亞市、東方市、樂東縣沿海一帶地區,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樂羅村烈士故居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古老房子的窗戶

解放前,樂羅村一直是樂東縣沿海一帶地區的文化教育中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國時期就誕生了大名鼎鼎的顏任光、顏任明、顏繩武、陳垂斌和陳垂華等鄉賢,這五人被世人稱為民國時樂羅村的“五傑”,鄉人往往以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明清以來文化教育事業就日臻發展,清咸豐六年樂羅人就在德化驛舊址上建起了德化書院,光緒三十四年又改為育樂學堂。面積約2平方公里。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已經用電磁爐做飯了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做飯還是用木板子燒火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村民們在重心挑選小蔥捆綁好拿到市場銷售

這是一個遠近聞名、古老而文明的村莊,村東有馬林山,南有羅馬港,西南面臨浩瀚大海,望樓河從村西北流過直奔南海,村三面良田懷抱,由老王溝、腹溝、大溝、滋選四溝供水。樂羅村是個魚米之鄉,盛產稻穀、甘蔗、香茨和優質蔬菜。這是一個百年古村,孕育了許多人才,是樂東有名的博士村。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老房子里居住的海南人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房子裡面很簡陋,睡的是硬板床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家裡面掛著老一輩人的照片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老人在用電飯鍋煮飯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老房子裡的廚房

海南歷史悠久的樂羅村是古崖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圖為:晾曬的苞米豆

我們的攝影拍攝結束了,我們瞭解到,改革開放以來,樂羅村的精英人物仍層出不窮,正應驗了蘇東坡的名言:蒼海何曾斷地脈。這就是樂羅村,一個古老而又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村莊,這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