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君士坦丁堡”升級,幣價是漲是跌?你看懂了麼?

以太坊已經進行到第三個階段大都會,而大都會包含兩個部分,其中的“拜占庭硬分叉”已經於去年10月份完成拜占庭”在第4370000區塊左右硬分叉。“拜占庭”引入了大量新特性,主要包括:zk-SNARKs;“revert”功能和”returndata”;抽象賬戶。

以太坊 “君士坦丁堡”升級,幣價是漲是跌?你看懂了麼?

而“君士坦丁堡”則是在“拜占庭”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升級,主要的特性就是平滑處理掉所有由於”拜占庭”所引發的問題,進一步降低費用成本外,引入 PoW 和 PoS 的混合鏈模式,完成 PoW向 PoS的順滑過渡。除此之外,還將提供身份掩護功能,允許用戶自行決定私鑰地址,使整個網絡更加安全。

對於以太坊系統來講,“君士坦丁堡”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升級,“君士坦丁堡”的升級意味著第三階段Metropolis(大都會)正式終結。本次升級升級包括5個以太坊改進建議(EIP 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

EIP 145:由兩位以太坊開發人員Alex Beregszaszi 和 Pawel Bylica編寫的技術升級,EIP 145詳細描述了一種更有效的以太坊信息處理方案,其稱為逐位移動(bitwise shifting);

EIP 1052:由以太坊core開發人員Nick Johnson和Bylica所撰寫,1052提供了一種優化以太坊網絡大規模代碼執行的方法。

EIP 1283:由Johnson撰寫,其基於EIP 1087,這一提議主要引入了一種針對數據存儲更改更公平的定價方法,這可以讓智能合約開發者受益。

EIP 1014: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親自創建,此升級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基於狀態通道和鏈外(off-chain)交易的擴容解決方案。

EIP 1234:由以太坊主要客戶端 Parity發佈經理 Afri Schoedon所倡導,這也是以太坊此次升級中最具爭議的部分,它會使以太坊網絡的區塊獎勵從3ETH減少到2ETH,此外還會延遲難度炸彈12個月的時間。

總而言之,這些改變包括:

(1)可改善開發人員處理時間的代碼優化;

(2)為智能合約數據而進行的更公平的定價結構更改;

(3)部分代碼的改進,可使狀態通道等二層網絡擴容方案更容易地在以太坊身上發生;

(4)對以太坊經濟政策的修改。

鑑於這些代碼的改變,可能對以太坊這一第二大區塊鏈項目在未來幾年的進展產生重大影響,君士坦丁堡這一升級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

以太坊 “君士坦丁堡”升級,幣價是漲是跌?你看懂了麼?

那麼,本次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是否會導致以太坊分裂呢?

對於硬分叉,多數人存在認知誤區,認為所有的硬分叉都必然導致鏈條分裂,實際上並不是如此。2016 年 The Dao 導致以太坊硬分叉,由於提出的修改方案在社區存在很大爭議,不是所有人同意而失敗,最終導致鏈條分裂為ETH與ETC。

但是大都會升級基本得到社區一致同意,拜占庭硬分叉不是緊急情況下的臨時處理辦法,因此拜占庭硬分叉只是軟件的更新,基本不會導致以太坊發生分裂,不會產生新的以太幣。升級後,早期軟件版本將不再與新網絡兼容。所有的以太坊客戶端都需要升級,否則將停留在遵循舊規則的老鏈上。

作為一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重大升級,“君士坦丁堡”經過數次推遲,終於要到達戰場,除了對系統本身形成優化以外,升級也會引起新一輪的關注度。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硬分叉出新鏈的可能性,如果硬分出新鏈發生,幣價波動性風險就更大一些。

按照以太坊以往硬分叉的慣例,此次1月15日左右的升級表現在盤面上會引起劇烈的波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以太坊完成分叉前一段時間內,幣價都出現不同幅度的漲幅,甚至有可能對市場帶來一定記得積極影響。這反映了人們對以太坊完成分叉後技術提升所帶來的前景態度,最終呈現出市場整體期望看漲的特點。

階段二:以太坊完成分叉時間點前後,短時間內幣價呈現出硬分叉前後幣價高峰期。這段時間呈現出不確定的特點,在這個階段是市場對硬分叉的檢驗期,也反映市場對以太坊分叉前與實際分叉後看漲態度變化的特點。

階段三:檢驗期結束以後,以太坊的價格又出現了不同幅度價格的回調,這反映了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後恢復理性的特點。

這劇本也寫的差不多了,大家留意風險就好。

以太坊 “君士坦丁堡”升級,幣價是漲是跌?你看懂了麼?

回到行情上,市場走勢跟著ETH的放量拉昇有回暖的跡象,但隨後跌落整理中。從盤面看,市場多空雙方力量比較膠著,大部分幣種維持高位震盪走勢。短時間內還是需要重點關注ETH的下一步走勢。

<strong>鄭重聲明,以上整理自tokenclub分析師A神。您的關注是小白前進的動力,多多點贊會變好看,多多留言會變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