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媒鏈談29期」蔡棟:國內區塊鏈和國外區塊鏈差異所在(上)

「百媒鏈談29期」蔡棟:國內區塊鏈和國外區塊鏈差異所在(上)

《百媒鏈談》是一個由鏈天下主辦,以微信群在線訪談的形式,面對鏈圈、幣圈知名人士,就區塊鏈產業現狀、未來發展態勢、近期熱點話題等方面進行深度對話。目前百媒鏈談已經進行到第29期。往期嘉賓有:幣安何一、“寶二爺”郭宏才、通證派代表人物孟巖、中經金創研究院院長鄭潤祥、太一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鄧迪、天天抖料創始人陳菜根等業內大咖。本期百媒鏈談特邀麥當勞(中國)CDO/CIO、Infinivision深見iABC實驗室創始人蔡棟,就“聚焦海內外區塊鏈現狀”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下面將交流內容全景呈現。由於篇幅過長,本期百媒鏈談訪談稿分兩期發佈,敬請諒解。

「百媒鏈談29期」蔡棟:國內區塊鏈和國外區塊鏈差異所在(上)

蔡棟

<strong>蔡棟與區塊鏈的故事

各位好!我和區塊鏈接觸的歷史很悠遠的。主要是從2008年我到了英國,加入了投行,2008年9月15號,大家如果記得的話,那就是雷曼兄弟倒閉的當天。從那個時候就到了倫敦。很快的就注意到中本聰的論文。

在2009年底還是2010年初,有點記不清了。應該是比特幣剛出來的時候,開始我還關注代碼,還有那個絲綢之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2010年我就用大概兩百美金買了一點比特幣。有人給幫我估算過最高價格時候的價值至少2億美金,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只有1-2美分,我也算是最早的投資人之一了。很遺憾的是我用的是Thinkpad,一般很少出問題的,但是因為經常國際出行,硬盤壞掉了,私鑰也恢復不出來了。

回顧這麼多年在海外,現在又回到了國內做大型實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回想我做了那麼多投行,能源交易,最好的投資其實就這麼一筆,只是很遺憾硬盤出了問題,我現在把這個硬盤藏在新西蘭的閣樓裡,常年恆溫是二十幾度,等待有好的技術以後可以把它取出來,這是一個小夢想。這是最早和區塊鏈的接觸。最近的情況其實是從2016年,我被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從海外找回來,我就發現這個作為這麼大一個集團除了互聯網沒有區塊鏈技術這個事,這是不應該的。所以那個時候四周也沒人做這件事情,就決定成立區塊鏈專題小組專門來研判技術和戰略以及落地的場景。

我們一方面是做了國際化的準備,就是加入超級賬本,我們董事會成員,有一票董事會的投票權。直到去年的十月份百度加入以前,整整兩年的時間,國內就我們萬達一家那是董事會成員,我們主要做開源社區的工作。那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和工信部合作,2016年工信部聯合我們在內的七家單位,我們一起寫白皮書。一個是做普及,一個是為了後面社區以及標準化工作,包括為最後加入了TC307的國際標準化做了很好基礎。所以國際國內的工作我們是同步進行的。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加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主要是解決企業的大數據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有一個創新的使命,因為我們認為是新的實體商業必須有創新的模式和先進的科技生產力。科技生產力很重要的一點是區塊鏈。但是我們是很早就意識到區塊鏈本身有這麼好的願景,但是技術挑戰是非常困難,一方面是加入開源社區,還做了大量的那個國標加密的算法,但這些還不夠。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把人工智能、AI、區塊鏈和物聯網還有云計算,在iABC是放在一起的。

我很多的演講主要圍繞著怎麼把AI和區塊鏈結合,給實體商業賦能。大家現在看到的也是也是越來越多了。現在區塊鏈的dapp應用日活並不多,也就幾百個人。但是都是緊緊圍繞遊戲和博彩,這就有點遺憾了。這兩個產品的應用也夠大,但是離解決更多的日常場景,包括支付、權益、銀行的使用,甚至騰訊搞的區塊鏈發票。方方面面還有可以挖掘的場景沒有被開拓,或者沒有部署。

我們當時在萬達是這樣的,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萬達的場景真的是海量的。他的兩百多家廣場以及大概有三萬多個品牌,還有十幾萬家商鋪。這麼龐大的實體本身流量很大,涉及的行業也非常多。我們自己的業態,有最大的院線,還有娛樂和體育。還有互聯網金融方面,保理、小貸還有保險,場景非常多,給了我們很多機會來做各種嘗試。

和區塊鏈的邂逅,其實萬達網絡金融集團在這麼個大背景下怎麼來做創新,怎麼用新技術來彎道超車。集團對我們的資源支持非常慷慨,基於這麼一個角度,後面變成了先是大數據一百人,然後非凡科技研究院有二三十人, iABC還有兩個大的事業部,有個有近一百五十人,最初我們使用創新部門做測試。然後測試成功以後發展成兩個龐大的事業部來做區塊鏈。

比特幣是我們第一個認識的神奇技術,區塊鏈是直到後幾年大家才注意到的。現在回想一下比特幣的一些技術,P2P,共識機制,PoW,UTXO記賬的方式,它不是基於Balance的,到現在為止以太坊和EOS都在用Balance這個記賬方式,UTXO是中本聰獨創的。有意思的是2008年我在倫敦做投行和能源交易,當時經歷了很多。我沒有見過V神,但是以太坊的其他創始人我都見過,2013年的時候他們就在弄,除了V神,其他人是真正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們希望用去中心畫的加密貨幣加上智能合約做一個烏托邦的東西。他們都是技術大拿,希望用這個技術做一些創新的事情。到2014年,這個東西都沒法使用,到了2015年初,以太坊其實已經很好了,用Go語言寫的客戶端已經可以用了,也足夠穩定了。

以太坊最大的用處就是發幣。實際上比特幣的時候已經有過不同的嘗試,比特幣裡面其實有一個智能合約的,但是比特幣不是圖靈完備的,要驗證所有的路徑是非常困難的,現在很多問題也是因為圖靈完備造成的。測試所有的路徑就幾乎不可能。所以用很多形式化驗證,各種規則來測。很重要的一點,現在的社區所謂的社群,很多都不是很靠譜。因為大家是靠發糖果或者是發現有可能有暴利被吸引過來。當時的社區真不是這樣的,很多人拿出了一些很難的社會挑戰的問題來用區塊鏈技術解決。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北非的一些國家,難民跑到希臘,這時候造成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怎麼解決他們身份問題?因為他們跑出來時候,護照什麼的都沒有了,怎麼證明他的身份?怎麼來把救助的捐款分發到難民?這個就是Technology for refugees,在2015年的時候就就形成了這麼一個組織,叫techfugees。當時倫敦有很多志願者想用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方案,其中使用區塊鏈做身份驗證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好的方案。

我剛才講了一些最早最早的經歷,我也是很幸運,2008年做了一個很大的人生決定,那個時候金融危機達到最高峰,我到了倫敦開始自己的投行生涯,做能源交易。同時,因為我一直比較關注新的東西,就關注到了中本聰的論文,然後有幸買了比特幣,但是當時除了絲綢之路,真沒什麼地方可以用,所以就丟在那裡,直到硬盤壞掉。

在2013年開始又見證了以太坊社區的建立和發展,有幸跟早期的區塊鏈項目創始人近距離的接觸,同時在社區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一些比較大的問題。三年前我回到上海加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做總裁助理的時候,因為當時是金融集團,所以就想用區塊鏈技術來做一些方案,看看萬達這麼多商業場景中哪些業務能夠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夠彎道超車。

<strong>萬達區塊鏈與麥當勞、深見區塊鏈異同

<strong>鏈天下提問:蔡棟總好,我們知道您此前是在萬達負責區塊鏈方面的佈局和探索,然後現在到了麥當勞和深見,現在的工作內容有了新的變化嗎?具體有哪些?

<strong>蔡棟:之前在萬達,先是萬達金融集團,然後變成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當時是總裁助理兼首席數據官和首席架構師,但是到後來又承接了更多創新方面的業務。

大家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讓我們自己找投資,我找了中信資本,凱雷集團和麥當勞中國,後者投資了麥當勞global,麥當勞global買下了麥當勞中國,這個品牌就是金拱門。

我現在的職位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叫首席智能數據官,實際上是一個綜合體,就是首席數據官+首席信息官。

為什麼這樣叫?因為我們認為像麥當勞這樣的餐飲企業,傳統企業也是需要做數據驅動和技術驅動。所以我們就想出這樣的一個職位,就等於是麥當勞(中國)的IT老大,負責戰略IT和大數據。

我剛才說了我在萬達的時候,我們有大數據部門一百多人,還有非凡科技研究院二十多人,還有兩個創新事業部。因為時間比較緊迫,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中信資本和麥當勞中國把我們的非凡研究院整個團隊買下來,成立了深見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註冊的,我們的簡寫深見iABC實驗室。iABC就是物聯網、AI、區塊鏈+雲計算。

同時,我們在海外就有基金會,做那個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有區塊鏈愛好者的社區。

所以現在的職責,實際上是三位一體,一方面是一個傳統企業的IT負責人,同時又是新創公司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但是這個團隊就是當時跟大家說的從萬達的原班人馬,是有三年曆史的一個新創公司,同時又有社區。

那這樣的好處,是我們不僅在做企業的深度數字化改造,同時又會給其他的新創公司包括互聯網公司搭建平臺,我們不會把場景把那個數據脫敏後處理,給那個廣大新創企業有更大的場景,同時也在培養社區,希望能夠擴展人才獲取的方式。

有時間也可以談談我們的設想,比方說怎麼Token化,通證化的社區貢獻,能夠為大型企業,尤其是實際企業做更多的創新和貢獻,無論是在人工智能的算法算例數據,還是在創新模式上的合作或者是一些創新的主意。

所以說,跟萬達比起來,場景似乎更專一了,原來萬達的話,我們有三萬種品牌跟我們合作,大大小小有十幾萬個門店和包括連鎖的跟我們合作,但現在看上去更專一了。

但實際上我們的場景相對來說其實更大了,為什麼呢?一方面我們的數據專一了,我們的數據也是非常好,我們在8月8號開始的二十八天的金供門一週年會員節上,我們就獲得了一千兩百萬會員,現在到年底了,我們快有七千萬的會員了。

一方面跟中信集團本身有海量的會員和場景,像中信數據,中信信用卡,中信銀行,還有就是中信資本投資的各種大型企業,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生態。

另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平度是中高的,現在麥當勞這樣的在排行前列的餐飲,他的會員也是他的人流,大概一年也是三億的人流,至少一兩個月內就有客戶會重新訪問我們一次,所以我們有更多的機會錯掉我們的會員和顧客。

另外很重要一點是我們的場景能夠跟其他的場景很自然地結合起來,比方說,我們的早餐,如果你做鮮花的,我們可以搞聯合營銷,在給你女朋友買早餐的同時,我們可以搭賣鮮花。

所以,一方面,我們做深度的數字化改造;另一方面,我們積極開拓新的可能的這樣流量換流量的途徑,當然我們中信和麥當勞自己的生態裡面已經有大量的場景,我們需要去整合企業,最近公佈的中信聯盟,就是打通會員一些場景,都是非常大的。

實際上要做區塊鏈,只是白皮書或者是創始人有非常大的願景,但實際上真的落地讓最終用戶感受得到,而不是我剛才說的僅僅是這款遊戲或者是區塊鏈博彩,這樣的app,那還要做大量的工作,對傳統企業尤其是要做好數字化的改造,所以我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在做傳統架構或者是在自己的生態高速增長的時候,做的數字化改造和系統升級,這方面花更多的力量,如果這些工作不做,很難把區塊鏈直接放進去,然後用出來。

<strong>傳統公司轉型區塊鏈的優勢所在

<strong>鏈天下提問:麥當勞、深見以及之前的萬達其實都不是“純粹的區塊鏈企業”,您認為這類公司在區塊鏈應用方面有哪些優勢?

<strong>蔡棟:萬達和麥當勞都不是,萬達是大型企業裡面最早之一,2016年3月啟動全面區塊鏈戰略包括國際國內的標準化開源和社區還有標準化測試。還有對開源的本身不僅加入還貢獻剛剛說的國密和大量應用的具體場景落地。麥當勞主要是一個傳統的餐飲,但是現在有中信資本的投入和對中國市場的自由度,所以高速發展的更像互聯網方向、架構模式。百分之八十屬於中國資本的新型企業。深見不是純粹的區塊鏈企業。

當時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雲計算,我們簡稱iABC,AI已經包括了大數據所以更像一個區塊鏈企業,但是區塊鏈的本身還不夠,我們要把物聯網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的人才放在一起,讓他們一起來解決區塊鏈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口號本身也是AI+區塊鏈。

麥當勞和萬達這樣的大型實體,優勢是自己有海量的場景和流量。尤其是麥當勞,更專注的一個品牌流量,上了規模以後裂變就非常容易。實體企業最大的資源就是這麼多年能成為一個實體,品牌和固定的客戶還有潛能是非常大的,如果數字化改造做得好,很有可能形成一個新的閉環模式獲得更大的增長。

缺失的是人才,有了人才就有技術,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社區通過自身引進新型的人才,把不同背景的人才放到一起,這個是我們略微欠缺的,但是我們覺得都不是問題。

麥當勞現在有三千個門店,平均一年開四百多家門店,現在也在佈局,每個門店本身有服務器,但現在的不是每個門店網絡有那麼大的帶寬,因為要一個ip地址比較困難。因為不像萬達廣場那麼大,它是一個門店,但是我可以選擇一些旗艦店。這些核心節點上部署好大的服務器和保證它的網絡帶寬。

這個優勢是實體行業擁有的,以後可以作為一個創新品牌給區塊鏈公司或者區塊鏈項目上線來做測試,因為模式本身還是中心化的,萬達或者是麥當勞至少是分佈式的,所以有不同的延遲。所以很好驗證區塊鏈共識的一個平臺,我覺得也是一個優勢,而其他的一些區塊鏈的項目,都是在網上用眾籌的錢去開很多節點,除非是經濟模型,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礦工支持,要形成一個穩定的去中心化分散的分佈式網絡還是有點困難。

<strong>追問:現在區塊鏈創業公司或交易所想獲得用戶非常難,那麼麥當勞會在引流這方面已經有了成熟的方案了嗎?

<strong>蔡棟:首先是交易所的法幣本身在國內不合法,所以我們顯然是不會給交易所引流,第二,國內還是提倡區塊鏈創新的,這方面通證化有爭論,無幣區塊鏈和通證化,所以我們認為是無幣區塊鏈激勵機制,只是做了一個分佈式系統,無論是文件系統還是分佈式的事件處理,做供應鏈當然有市場,但是違背了區塊鏈一些很好的激勵機制和最核心的訴求是完整的經濟模型。

但是有關引流方面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在現有的合規情況下怎麼繼續做區塊鏈創新,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通證化是有價值的東西,在金融裡面是比較明顯的支付、購物、電商、但是在零售裡面其實有相應的模型,是泛金融的權益,比方說會員、積分、卡券,其實加密數字貨幣裡面有相應的模型。

我們這個行業是非常容易跟其他行業做引流的,另外一個我們還可以用數字廣告的方式,傳統企業成熟以後本身就有大量的預算做廣告。如果一部分做數字廣告的話,可以用這種方式得到更多除了自己本行之外的標籤。

把這些信息加在一起,可以通過迭代不斷的沉澱對標籤是保護隱私的。像這些標籤可以用作區塊鏈裡面有價值的標籤可以做更有趣更精準的引流。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成果就是通證經濟模型,很多專家溝通的結果是,基於場景的結合實體,最容易出成果。

為了做數字化廣告去做更多的引流,這方面大量的投入,從萬達開始做了一年半,我們才有一個系統到目前還沒做完,可以開始嘗試。所以看上去比較慢,實際上一步一個腳印非常踏實。

總而言之,我們經過各種嘗試得出的結論還是距場景,真正能夠讓用戶感覺得到的東西,而且是越自然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