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富寧縣阿用鄉山體滑坡形成30米深堰塞湖

原標題:雲南富寧縣阿用鄉山體滑坡形成30米深堰塞湖 官方:排水作業方案已確定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通訊員 黃新才)受低渦切變及偏南暖溼氣流影響,自8月1日以來,雲南文山州富寧縣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連續強降雨導致境內地質疏鬆,山洪暴發,造成嚴重災害損失。8月6日凌晨,富寧縣阿用至發同至那來公路小橋路段因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阻斷道路和河流形成堰塞湖,截至目前,堰塞湖形成的庫容量已經達到30萬立方米左右,最深水位約30米,現仍有兩條山洪正在注入堰塞湖中,水位還在持續上漲,對堰塞湖下游的阿用、那柳村委會沿河8個村小組1268戶3899人,1500餘畝農作物等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雲南富寧縣阿用鄉山體滑坡形成30米深堰塞湖

險情發生後,富寧縣委副書記、縣長陸勇第一時間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開展處置工作。縣委政府立即成立以縣委副書記、縣長為組長的堰塞湖險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並派駐工作組駐點協調指揮險情處置工作;立即對道路進行封閉,設置警戒線、警示牌,對過往的車輛進行交通管制,全線禁止行人、車輛通行;對堰塞湖面上游1戶農戶進行轉移安置,禁止沿線沿河群眾下河開展作業,預防突發事件發生;加強監測預警,安排人員對堰塞湖進行24小時監測,密切關注雨情、險情動態,一旦發現異常,立即組織下游群眾撤離危險地帶;立即組織交通部門技術力量現場踏勘,另選新線改道避讓堰塞湖險情,確保人民群眾通行安全;組織水務、交通等部門專家到現場踏勘,研究確定堰塞湖排險方案,擬在對面山體一側本土上開挖一條長90米寬5米深10米的洩洪溝,採取邊開挖邊排水的方式進行施工,避免潰壩。

雲南富寧縣阿用鄉山體滑坡形成30米深堰塞湖

目前,專家組已初步確定作業方案,因作業面較狹窄不能使用較多機械,根據專家建議,搶險工作組已組織3臺大型機械、5輛裝載車進場開展破壩和排水作業,預計一週內排出堰塞湖積水。目前,搶險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