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徐翔舊部’蘇思通操縱股價反虧錢,私募冠軍‘快刀八郎’晚節不保

12月28日,“澤熙舊部”“快刀八郎”,過去伴隨蘇思通江湖稱號,現在卻現在證監會的操縱股價的處罰決定當中。儘管交易最終造成事主虧損,但蘇思通及藍海仍然被罰沒超1700萬元。

蘇思通的背後有許多的傳說,旗下藍海一號於2016年奪得年度私募冠軍,蘇思通因而一夜成名,彼時傳聞稱其為徐翔手下“澤熙舊部”,又指其背後有溫州遊資撐腰。事實上,近奪冠半年後,蘇思通旗下產品業績便滑坡明顯面臨清倉,2018年初借錢,2018年中便淪落至賣公司還債。到了今年,關於蘇思通的第一條消息,則是直接出現在了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中。

疑‘徐翔舊部’蘇思通操縱股價反虧錢,私募冠軍‘快刀八郎’晚節不保


12月28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藍海思通投資控股(上海)有限公司與蘇思通的處罰決定書。

昔日私募冠軍蘇思通,以“快刀八郎”及操作的快狠準在業內頗為知名,卻在2016年成為私募冠軍後恍如曇花一現,於此後接連遭遇變故。從2017年間旗下基金虧損到爆倉清盤,再到“買”成上市公司股東,說好的投資,卻於2018年5月演變成“蘿蔔章”的事故。

時值新一年初,關於這位昔日冠軍的消息再度刷屏,這一次也並不是什麼好消息,蘇思通因其2015年間交易被證監會定性為<strong>操縱證券市場而遭到了處罰。明明是倒虧,藍海思通被罰沒1700餘萬,蘇思通本人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

這位昔日享有盛譽的前私募冠軍,如今堪稱是史上最慘私募“前冠軍”。

<strong>因“操縱股價”被罰,“前冠軍”倒虧還要交罰金

12月28日,證監會公佈的的處罰決定書顯示,藍海思通利用資金優勢,通過連續交易、對倒、尾盤拉抬等方式影響“<strong>雲煤能源、西藏旅遊、恆源煤電、西寧特鋼、新鋼股份

”5只股票價格和交易量,構成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為蘇思通。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在雲煤能源上“耀匯金1期3期”虧損2786.95萬元,西藏旅遊上“耀匯金1期3期”盈利394.6萬元,恆源煤電上“耀匯金1期3期”虧損115.1萬元,在西寧特鋼上“耀匯金1期3期”盈利95.3萬元,新鋼股份上“新鋼股份”盈利23.8萬元,<strong>綜合來看,蘇思通這波操縱股價的行為虧損超2000萬元。

證監會公告顯示,聽證會上,當事人提出如下申辯意見:其沒有參與“西藏旅遊”股票的操作,操作這隻股票的人是現關押於遼寧本溪看守所的劉某力。本案中藍海思通和蘇思通也是受牽連傷害者,且配合調查,請求從輕處罰。

最終證監會表示,經核實,沒有證據表明耀匯金1期3期交易“西藏旅遊”系由他人操作。“我會認為,藍海思通實際控制使用耀匯金1期3期,應當對其操縱行為承擔責任。”

然而蘇思通的這一辯留下了十足的想象空間——劉某力是何人,又為何會被關押在遼寧本溪看守所?證監會的公告中並未給出解答。

不過,卻曾有媒體報道在此前中表示,有知情市場人士稱,<strong>藍海系身後有知名大鱷,部分資金則來自所謂“溫州幫”遊資,後“溫州幫”被調查,藍海也受到牽連,自此一蹶不振。

再於此前,私募排排網上當年為蘇思通拿下冠軍名號的產品藍海一號的宣傳材料中,有著“<strong>澤熙舊部,重出江湖,快刀八郎,唯蘇思通”的描述。當年更有媒體報道直指,“藍海一號”雖然寫的基金經理是叫蘇思通,但僅僅是掛名,實際投資團隊來自於澤熙團隊。

若說當年市場尚且對蘇思通的藍海究竟是私募黑馬還是“澤熙舊部”尚有疑慮,此後藍海的斷崖式下跌似乎已給出了答案。

<strong>藍海韜略資本的“清盤危機”

昔日私募冠軍,當年以快刀割韭菜聲名遠揚,如今非但被罰,操縱市場居然倒虧,所涉產品“耀匯金1期3期”於證監會公告中2015年7月15至10月9日期間收益也僅有2.63%。

蘇思通的成名源自於2016年其私募藍海韜略旗下產品藍海一號以180.92%收益的絕對優勢摘下當年桂冠,蘇思通與他的藍海韜略也因此而一戰成名,成為當之無愧的私募冠軍。


疑‘徐翔舊部’蘇思通操縱股價反虧錢,私募冠軍‘快刀八郎’晚節不保


關於蘇思通的標籤有很多——80後,歸屬於私募高校圈清華派的年輕私募冠軍,因其投資風格快、狠、準而獲市場人稱——快刀八郎。從名不經傳到一夜成名,成為2016年私募冠軍那年蘇思通不過33歲,那一年亦是蘇思通短暫的“高光”的時刻。

如其操作風格一一般,蘇思通的進階之路也是頗有“快狠準”的風範,早年間蘇思通從券商營業部基層客戶經理到營業部總經理只用了3年,緊接著就是藍海韜略的創建,短短兩三年之後,2017年初藍海的規模已膨脹至20.5億。

2016年A股跌宕起伏,藍海一號的“冠軍”之位拿得多少與其此後的空倉相關,先是上半年無可匹敵的收益,再是躲過熔斷,後半場藍海一號的波動走勢極小,不排除“空倉”奪冠的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初之時,除了私募藍海韜略,蘇思通還100%持股了北京貳拾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和中國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藍海思通投資控股(上海)有限公司1%的股權,並受託擁有其他99%股權對應的表決權。此外,蘇思通還通過藍海思通間接控股了東方藍海資產管理(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其曾表示,<strong>“希望通過藍海韜略的人脈幫助上市公司做併購等項目,以此來構建一個藍海系”。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4日,蘇思通為5家公司的法人,9家公司的股東,擔任9家公司的高管,且擁有15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strong>野心勃勃構建“藍海系”,深陷借貸糾紛拖累上市公司

2016年末蘇思通何其風光,當年末便以所掌控的藍海投控以20元/股,合計2.45億元的對價,獲得*ST東晶5.03%股權及15.08%股權對應的表決權。時隔半年,蘇思通又於2017年4月再耗資2.4億二次舉牌,將其持股比例上升至10%。

除此之外,蘇思通的北京藍海韜略投資公司在2017年間還曾出現在姚記撲克和北方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同樣是虧損收場。蘇思通也常以個人名義出現在上市公司股東榜中。

<strong>前一年冠軍榮耀尚存,這一年又入主上市公司,所謂盛極必衰,蘇思通的轉折點亦是自此時開始。

風光無限的蘇思通未能挺過2017年4月的小股災,彼時藍海旗下產品在當年6月時已現不同程度虧損,有6只淨值貼近0.7元,0.7元恰是私募一般所界定的清盤線。根據當年的媒體採訪,蘇思通彼時不僅滿倉軍工股和白馬藍籌股,甚至還融資加了槓桿。風頭正盛,蘇思通怕是早已忘了早年間,自己加槓桿做空黃金爆倉的經歷。

時隔一年,作為 東晶電子大股東,藍海投控掌舵人,蘇思通於2018年5月間捲入民間借貸訴訟,致銀行賬戶遭法院凍結。儘管蘇思通作出兜底承諾,仍然拖累上市公司東晶電子於2018年5月4日公告後跌停。

除這一則公告外,2018年4月20日東晶電子披露,蘇思通擬將其持有的藍海投控5.28億元有限合夥財產份額分別向創銳投資及鷹虹投資轉讓。其中,3.57億元財產份額(佔比67.53%)將轉讓給創銳投資、1.71億元財產份額(佔比32.45%)將轉讓給鷹虹投資。同時,蘇思通還將其持有的思通卓志51%股權零元轉讓給創銳投資。

交易完成後,創銳投資將成為藍海投控執行事務合夥人(GP)思通卓志的控股股東,<strong>創銳投資由此將間接掌控東晶電子25.10%股票的表決權,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錢建蓉。

這一轉讓則是源自於蘇思通於2018年2月5日從鷹虹投資處的借款。根據媒體報道,蘇思通於鷹虹投資處借款金額為2.01億元,借款利率為年化12%,借款期限為6個月。藍海投控32.45%的財產份額用於抵償其1.71億元債務。

<strong>從昔日風光出手犀利,到深陷泥潭,從一個野心勃勃的私募明星“淪陷”到賣公司還債。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1日,藍海韜略尚有5只產品仍在運行中,其餘皆已清算,而除了當年的藍海一號仍保持著74.04%的累計收益率,其餘4只無半點“冠軍”痕跡。


疑‘徐翔舊部’蘇思通操縱股價反虧錢,私募冠軍‘快刀八郎’晚節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