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最近一部啥是佩奇火了朋友圈火了頭條圈。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故事起因就是,在農村山溝裡的爺爺,聽說孫子要的禮物是佩奇。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但是老人不知道也沒見過啥是佩奇。就從字典裡面找,沒有找到。問了村裡的明白人,也沒弄明白。後來還是從外出打工的人口中得知,就是個粉色的豬,一家都是豬。當時我還在提大爺擔心,因為鏡頭裡面給了豬的畫面。我以為大爺要給豬塗上粉色呢。後來發現大爺還是非常認真的再次上門請教,得知佩奇的造型和鼓風機類似。開始自己的佩奇製作。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爺的鼓風機版佩奇做好了。再次給孩子打電話問啥時候回來,孩子說,今年過年不回來了。以前我們從自己當兒子的角度,說不回來感覺不出來怎麼樣。但是當視角從大爺的角度,看到大爺得知孩子過年不會來時候,表情的凝固以及那種心情,讓我不禁黯然淚下。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可能是我淚點比較低,即便是覆盤這段劇情,我還是感覺眼睛有點溼潤。可能我太容易將感情融入到劇中吧。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當然,還是還是回來了,而且是開車接老爺子去城裡過年。不得不說,這個中華汽車這回算是出彩了。

全劇過程中笑點很多,讓人既感覺到老大爺的那種無知的可愛,但是這種無知和對家人的等待,看著讓人心疼。

當孩子看到爺爺給做的鼓風機版佩奇時的表情,我感覺孩子可能無法理解爺爺的做法,但是相信等他長大了就知道了。

當人這是一部佩奇電影的宣傳片,但是沒想到拍的這麼有靈魂,確實這部電影排除了人性和高度,不接受任何反駁。

帶給我們的思考就是,我們是否被工作佔據了全部,對家人的關愛和陪伴是否足夠。讓家人感受到市場和潮流是我們作為子女要做的。不能讓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變得禁錮。

多陪家人,工作永遠做不完。

啥是佩奇,看笑了,看哭了

作為一個遠在他鄉的遊子,我確實感覺到,父母在不遠游的意義。而且我覺得盡孝就要趁早,不要等待,可以從帶他們看一場電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