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眾所周知,熊市之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券商行業。

而此次的熊市,券商所感受到的寒意比以往更加砭骨,經紀業務低迷不說,資管業務也因資管新規備受打擊,佣金價格戰愈發激烈,IPO項目被巨頭蠶食。此外,2018年以來,中原證券、華西證券、國元證券三家出售房產合計高達9.36億,一向不差錢的券商也加入了“賣房衝盈利”的大軍。

中小券商業務難以為繼,西南證券甚至被傳聞裁撤整個投行部門;大型券商謀求轉型,中信證券率先將經紀業務部門更名“財富管理委員會”。資本市場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券商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正在經歷著空前的變革。券商業從不甘心做暮氣沉沉的老嫗,充滿思辨精神的先行者們,一直在為券商業的轉型和崛起殫精竭慮。

我們作為這大時代的見證者,身處其中,不能對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一無所知。

<strong>大危機

<strong>▎二級低迷,“券商”叫苦不迭

據wind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規模躋身“百億俱樂部”的只有五家,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不過,在這五強中,也只有國泰君安和申萬宏源證券同比(較上年同期)取得正增幅,分別增長1.06%和15.53%。如果看淨利潤,那麼就只有申萬宏源證券一家取得了同比增長。

頭部券商尚且如此,規模較小的其他券商業績就更加難看了。太平洋證券的2018年淨利潤同比跌幅高達647.9%,跌幅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中信建投證券淨利潤持平的成績已經可以位居行業前列。

——麥肯錫研究報告

2018年由於貿易戰、去槓桿等因素,二級市場承壓嚴重,上證指數2018年年線收跌24.59%。慘淡的行情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市場成交額嚴重萎縮,成交額萎縮直接導致券商行業整體經紀業務收入的減少。

加上近幾年來佣金率的不斷走低,券商經紀業務壓力更加嚴重。下圖數據為A股34家上市券商的各業務營收的平均值。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2015年前半年的大牛市使券商行業的平均經紀業務收入達到了57億的水平,佔總營收的比例高達40%。但2015年大跌後,市場情緒低迷,主要靠收佣金的經紀業務營收規模和佔比迅速減少。自營業務即為券商的自營盤,可以投資期貨、債券、外匯等多種標的,券商自營業務一直是除經紀業務外的第二支柱業務,但自營業務的波動性也比較大。

<strong>▎多業務面臨挑戰,轉型勢在必行

<strong>● 自營業務波動依然較大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券商的自營業務可投資股票、債券、基金、認股權證等多種標的,貫穿貨幣、利率、外匯、商品、股票、債券等多個市場,可運用現貨、期貨以及相關衍生品等多種工具實現風控。由於投資多樣化且投資水平高,一定程度上受股市週期的影響沒有經紀業務那麼大。由於券商年報還未披露,暫時無法獲得2018年全年的業績分部報告以及2018年全年的自營業務收入數據。

但畢竟再牛的投資天才也難以擺脫市場的限制,難以次次都逆市大賺,<strong>券商的自營業務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業績波動性依然不小,2018年上半年券商的自營業務的收入便不及預期。

<strong>● 投行業務受困IPO減速、資管新規衝擊資管業務

投行業務方面,IPO降速、CDR暫停、市場大跌影響定增及可轉債認購熱情,再加上債務違約打擊債市信心,這些因素都對券商的投行業務產生了極大的挑戰。科創板推行雖有提振券商投行業務的預期,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資管業務方面,<strong>2018的資管新規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對“多層嵌套”的打擊使得躺賺的通道業務不再那麼好做。

<strong>● 經紀業務靠天吃飯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券商的經紀業務受股市週期的影響太大,2015年前半年的牛市使得券商經紀業務業績爆發後,2016年、2017年的經紀業務營收則呈現為斷崖式下跌。

從長期來看,券商佣金價格戰激烈,佣金費率下降也是行業大趨勢,量價齊跌加劇了券商經紀業務的壓力。兩融交易佣金、融資利率、期權手續費、港股通費率,甚至是機構經濟業務都面臨著激烈的價格戰。

2008年,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證券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882億元,當年A股總成交額為27萬億元,據此測算,2008券商的平均佣金率為千分之6。2018年上半年,證券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364億元,同期A股市場總的成交額為52萬億元,以此測算平均佣金率僅為萬分之3.5。

金融行業大變革、流動性緊張、二級市場估值承壓的大背景下,券商的各個業務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業務急需改革突變。自營業務、資管業務、投行業務的業務模式變革都在進行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經紀業務的改革。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strong>大變局

<strong>▎大趨勢衝擊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strong>● 通道免費,服務收費,大趨勢已然形成

通道免費或許是個過於激進的誇張預測,許多人都不能接受,券商佣金的確一降再降,但免費的極端情況真的會出現嗎?國外已經有了真實的案例。

Robinhood便是一家提供零佣金服務的交易平臺,於2015年成立,截至2018年5月,Robinhood擁有了超過500萬註冊交易賬戶,用戶主要為年齡在18週歲至35週歲的千禧一代。

Robinhood在2018年的最新一輪的融資中募集到3.63億美元資金,估值達到56億美元。該公司的投資人包括紅杉資本、谷歌旗下風投基金Capital G、俄羅斯互聯網投資公司DST全球以及Iconiq。

摩根大通在2018年8月也宣佈將推出一款有條件提供免佣金的投資APP“You Invest”,用戶可在第一年內免費進行100次股票或ETF交易,若交易超過100筆,用戶將被收取每筆2.95美元的手續費。擁有Chase Private Client賬戶(持倉至少有10萬美元)的客戶可獲得無限次免佣金服務。巨頭摩根大通的瘋狂降價,無疑使券商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未來券商行業零佣金的情況會不會出現,我們不得而知,但從我國佣金從千分之6降到萬分之3.5的趨勢來看,佣金的利潤空間正在被不斷擠壓。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strong>問題來了,佣金利潤越來越薄,那券商們靠什麼賺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便表示,由於券商盈利模式豐富,所以可以通過其他業務板塊的盈收來支持免佣金活動的推廣,意在拓展用戶。

通道利潤不斷被壓縮,而人們的服務付費的意識卻在逐漸養成。提供融資融券服務、股權質押服務而產生的息差收入,在某些營業部甚至超過了佣金收入,同時券商依靠投資顧問的專業能力推行投顧服務也是未來的轉型方向之一。

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進行資產規劃,通過更客觀地分析不同基金產品的特點來進行基金代銷也是盈利方式之一。在美國的開放式基金行業中,證券公司代銷的份額比例佔整個開放式基金銷售的40%左右,而我國目前還不到10%,券商的基金代銷業務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strong>● 各家券商早已盯上財富管理業務

券商行業不是死氣沉沉不思變的行業,行業一直在反思、一直在變革,從券商業務多元化的努力就能看出。在2008年,當年行業經紀業務收入為882億元,佔營業收入七成,而現在經紀業務的營收佔比已不到30%,投行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多點開花。

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2016年財富報告顯示,我國高淨值家庭的數量將從2015年的207萬戶增至2020年年底的388萬戶,預計成為世界最大的高淨值客群市場之一。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各大券商怎會放過,再加上財富管理的模式與券商轉型“服務收費”的方向十分契合,業內其實一直將“財富管理”行業視為大風口,中金公司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財富管理的業務部門;廣發證券2010年在國內率先成立財富管理中心,目標客戶定位為可投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客戶。

<strong>近期券商經紀業務全面轉型財富管理又成為業內討論焦點,是從“中信證券經紀業務部更名”開始的。

中信證券的財富管理業務原本主要由經紀業務部下設的財富管理中心經營,同時還將財富管理個人大客戶及機構客戶與增發等投行業務對接,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達到個性化定製的效果。

中信證券12月10日披露了《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公告中披露了一項董事會全票通過的議案:<strong>同意公司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財富管理委員會,並進行相應組織架構調整。

作為行業龍頭公司,中信證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行業神經,此次更名背後的重大戰略轉移也反映了券商行業的大趨勢。其實不止是中信證券,券商行業的眾多公司近兩年也在積極謀求轉型。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銀河證券2018年便開始研究修改投顧薪酬制度,計劃新增對客戶的產品配置能力和交易能力的考核,具體考核方式正在醞釀。中國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

銀河證券準備將經紀業務條線收入按一定比例拿出來,作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服務和報酬的成本保障。隨後,將經紀條線收入拿出來反哺財富管理的比例將逐年上升,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經紀業務轉型的過程,等到為客戶保值增值的工作收入已經覆蓋經紀業務收入的50%時,我們就轉型成功了。

2017年,中金公司設立了財富服務中心,作為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2016年被中金公司收購)融合的工作重心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市場傳聞中投證券也即將改名為中金財富。

<strong>▎面臨問題:比改名更重要的是改思路

<strong>● “賣方思路”的轉變問題

作為一名A股市場的投資者,深知券商出品的研究報告及宏觀展望只可參考不可全信。正是因為券商作為“賣方”,佣金是其收入來源之一,A股市場不能做空,若投資者預期股市下跌則不會進行股票交易,那麼券商自家投研部門發佈的研報大肆唱空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經紀業務稱王的時期,券商的投研部門的投資研究更樂觀化,而投顧們也更傾向於為投資者傳達更樂觀的信息。當市場走向不好時,券商投研部門和投顧員工的利益便和投資者形成了對立。

而若要成功轉型“財富管理”,則必須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轉型期,諮詢費收入仍未形成規模,佣金收入仍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較大時,投研部門和投顧們的利益與客戶的利益難免出現不一致的狀況,這對券商的績效體系和激勵機制的改革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strong>● 服務高端客戶多樣化需求能力不足

傳統券商為客戶提供的產品比較單一,多為來源於自有資管體系的產品,或者外部的公募基金產品,而海外資產、房地產資產的獲取則是券商的短板。整體來說,種類豐富程度相較於財富管理公司較弱。

傳統券商的業務更多針對大眾客戶的標準化需求,而高淨值客戶的需求豐富程度遠高於大眾客戶。如何滿足高淨值客戶對家族信託、財富傳承、高端消費、海外資產配置等方面的多樣化需求,是券商目前重要挑戰。

<strong>▎天生優勢:投研能力出眾

<strong>● 投研能力出眾

在投資能力方面,券商的自營盤聚集了有豐富投資經驗的人才。同時券商擁有大量的市場交易數據,這對其市場情緒的實時分析提供了極大的優勢。而市場情緒又是判斷牛熊市轉折的重要因素之一,傳聞在上世紀90年代,有人用數證券營業部門口自行車數的辦法來判斷市場是否見底,,一手的市場情緒數據極大助力券商把握市場頂底,也更容易抓住大趨勢。

券商擁有龐大的研究團隊,招攬了各所優秀學府的頂尖人才,研究團隊覆蓋各個行業,實力雄厚。這是銀行、信託公司以及其他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難以望其項背的極大優勢,<strong>未來投研能力的“零售化”或許可開啟新的利潤增長點。

<strong>● 投行部門提供客戶資源

券商投行業務的服務週期較長,每個IPO、定增、債券承銷項目均需要長期的準備,還需要與客戶反覆溝通公司情況,與客戶的關係較為密切,客戶粘性較高。

同時投行業務客戶主要以上市公司企業主和成熟企業企業主為主,這部分高粘性、高信任度、高淨值的投行業務客戶,若能轉化為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客戶,對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業績提振是巨大的。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strong>結語

QFII額度翻倍、科創板積極籌備、原油期貨上市、滬港通擴容、滬倫通開通在即,處在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浪潮中,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絕不會缺席。無懼荊棘載途,券商行業激流勇進擁抱變革,必定未來可期。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裁撤“投行部門”,進軍“財富管理”,券商行業大變局

北京牛投邦科技諮詢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