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如培養好孩子的這幾種能力

01

“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共搬了三次家,直到搬到了學校附近,才定居下來。在這裡,孟子耳濡目染,學會了各種禮節,長大成人後獲得了大儒的名望,人們都認為這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的父母就已經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到了現代,父母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更是甚過古人百倍。有不少父母,咬著後槽牙省吃儉用,也要花大價錢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就是為了孩子能多學幾種技能,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但是現在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誰也不知道等我們的孩子長大後,市場上的行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今天讓孩子學習的技能能否派上用場。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難道就對孩子不管不問,讓孩子“自由發展”嗎?

當然不能這樣,著名的科學男神,Dr.魏,魏坤琳指出,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世界的走向,但未來生存所需要的底層邏輯能力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這些底層邏輯能力。

魏坤琳是是北京體育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後前往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繼續深造,並於2007年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人腦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運動的。

2011年,魏坤琳的大女兒出生,他和普天下的父母一樣,從各種途徑瞭解相關的育兒知識,卻發現市面上流行的育兒書中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這不是坑人嗎?由此萌生了自己寫一本育兒書的想法。

魏坤琳與一群科學家朋友共同發起了新型科學養育計劃,為新一代父母普及科學養育知識,並將自己及團隊經過科學研究之後所得出的結論,彙總在了《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中。

與其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不如培養好孩子的這幾種能力

魏坤琳將孩子發展所需要的底層邏輯能力歸結為大腦的五個方面:<strong>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並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具體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不管未來如何變化,這些能力都將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贏得未來!

02

<strong>(1)抓住0~6歲關鍵期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可不是毫無理由的瞎說,而是有科學根據的,我們的新生兒寶寶為了能順利通過產道,往往是大腦還沒發育完全就降臨到這個世上了。這時的寶寶,腦重量只有成年人的25%,之後飛速發展,三歲時達到成年人的85%,五歲時就高達95%了。

大腦發育不僅僅是重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建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叫做突觸,突觸數目越多,大腦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速度就越快,人的反應也就越靈敏。

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大腦某個功能的運作,它就會受到強化,反之,沒有用到的突觸就會變弱,最終消失。這就是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以及被修剪的過程,也是塑造孩子大腦的過程。

好消息是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是具有神經可塑性的,只要再次接受刺激,就能重新建立起神經之間的聯繫,但是0~6歲之間的神經可塑性是最強的,過了這個關鍵期,再想要重塑神經間的聯繫就比較費勁了。

孩子在0~6歲時獲得的教育對於神經元之間的建立和修剪至關重要,能影響他的一生,這也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的科學依據。

因此,我們要抓住0~6歲這個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期,給孩子儘可能多的智力和語言刺激,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strong>(2)找對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一個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凳子上一分鐘都坐不住,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孩子還小,大腦中負責注意力的區域還未成熟,所以坐不住。一般來說,兩歲的寶寶只能專注幾分鐘,隨著年齡增長,能專注於某件事的時間也隨之增加。

不過我們也還是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具體來說有以下兩種方法:

<strong>①減少干擾

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因為周圍環境中的干擾項太多了。舉個例子,孩子想要玩玩具,他周圍堆滿了各種玩具,他拿起小木馬玩了一會,忽然瞄到邊上有個小機器人,感覺機器人也不錯,於是丟下木馬去玩機器人,拿起機器人玩了30秒之後,又被一塊積木吸引住了。

孩子周圍有這麼多幹擾項,怎麼能靜下心來玩玩具呢?就算是我們成年人,在一張堆滿了雜物的桌上辦公,也會輕易地就被各種雜物吸引視線,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我們需要為孩子佈置一個單純的外在環境,當孩子想玩玩具時,只把他要玩的那個拿出來,至於其他玩具,就都收起來,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strong>②誘發動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那種關卡遊戲,玩過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這遊戲好吸引人啊,一玩就停不下來。這是正常的,因為這類遊戲的設置原理就是用比較低難度的關卡吸引你,然後一步步增加難度,並在遊戲過程中給出反饋,從而使你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我們給孩子佈置任務時,也可以參考這類遊戲的設置原理,目標要明確,讓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同時這一任務的難度要與孩子的能力相匹配,太難或者太容易都會讓孩子喪失興趣,沒有動力。

最後,對孩子的行動要及時給予反饋,該誇就誇,該批評就批評,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繼續下一次的行動。

<strong>(3)孩子愛發脾氣?都是理智腦沒跟上惹的禍

孩子發脾氣,是家長最大的煩惱之一,前面我們說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大腦沒發育好,其實孩子總是發脾氣也是一樣的原因。

大腦中負責情緒和理智的是不同的模塊,並且兩個模塊的發育並不同步,孩子的情緒腦發育得快,很小就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了,但理智腦要到20歲左右才完全成熟。

我們成年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可以自己進行自我調節,疏導情緒,但小孩子不行,他們做不到。情緒上來時,理智管不住情緒,孩子就爆發了,表現為外在的行為,就是愛發脾氣,大哭大鬧。

作為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充當孩子的理智腦,幫助孩子分析自己此時的情緒,以及情緒爆發的原因,引導孩子慢慢平靜下來。千萬別跟孩子對著幹,看到孩子發脾氣,自己腦子一熱脾氣也上來了,把孩子狠狠罵一頓了事,這樣做絲毫起不到教育作用,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03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為人父母,對於自己以及這個社會,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完全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了。這時選擇一本靠譜的育兒書,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其相信市面上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偽科學”,不如聽聽真的“科學男神”是如何育兒的。遵照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的底層邏輯能力,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更好地適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