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未來十年是中國高速發展的最後十年(年增長會達到7%——8%)。在2028--2030年左右中國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由於存量博弈的大背景,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後中國的發展速度會降下來,每年2——3%左右,直到2050年左右人工可控核聚變的實現。那麼普通人怎麼把握這個最後十年高速發展的機遇?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strong>過去15年我們見證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房地產牛市。

<strong> 過去的風口毫無疑問是房地產。

2003年當中央給房地產全面鬆綁的政策出臺後,搜房網地產沙龍論壇上第一個喊出了“未來3年XX城市房價翻番”——然後迎來了鋪天蓋地的謾罵。

2006年,當這個城市房價翻番後,“未來3年城市房價會再次翻番”——又一輪鋪天蓋地的謾罵,這次謾罵還是有點依據的,當時中央已經提出要防止房價過快上漲——這個口號基本伴隨了房地產牛市的後面10年。

市場有需求——21世紀之初,中國很多地方城市化率還不到30%,30%到60%要有多少農民進城?人均30平米是多大的市場?另外就是改善型需求,21世紀之初很多老百姓住的什麼房子?誰不向往戶戶採光通風良好的花園小區?剛需+改善型就決定了一個龐大的需求市場。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政府有動力——94年分稅制後地方財政就是吃飯財政。哪個領導上任不想幹點政績?幹事就要花錢,財政是不用想了,賣地來錢最快。更重要的是,中國搞基建也需要賣地收入來啟動。

上有動力下有需求,兩者疊加就創造了一場長達15年的房地產牛市。

<strong>但是,未來10年這個邏輯就變了。

先說說市場有需求——截止到2017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面積已經達到36平米,在全世界排名第三——這個產業發展已經很超前了。到明年中國城市化率會達到60%——雖然未來10年會到70%,但是這個城市化進程會變慢,而且進城的農民很多會是搬遷拆遷還房,或者申請公租房,購買商品的需求會大幅度降低。婚房剛需也會下降——目前80後人口是2.28億,90後是1.74億,00後是1.47億。80後這一波已經結婚了,未來婚房主力是90後與00後,他們不僅絕對數量在下降,而且他們的父母(60後、70後、80後)恰恰是前面15年買房的主力,這兩個年齡段的人群買房需求遠不如他們的父輩。至於改善型住房,這個與經濟發展速度有關,相對穩定。<strong>所以,未來房地產市場需求會大幅度下降。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再說說政府有動力——首先是中國基建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從中央的宏觀層面,已經不需要地方政府用賣地收入來啟動大規模的基建。未來的基建主要包括高鐵、鄉村振興、5G基站、部分不發達地區的公路路網的完善——這些大部分都是中央來直接投入。地方賣地的動力雖然還有,但是中央已經明確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毫無疑問將是一個長期政策,房價漲不上去,市場需求大幅度下降,那麼又有多少資本願意去買地呢?至於地方財政對賣地收入的依賴——現在管理層正在搞中央與地方財權事權的改革,一些地方的事權中央財政正陸續接過去,讓地方事權變小,財權擴大,慢慢解決這個對賣地收入依賴的問題。

<strong>所以,未來10年房市一定不是風口!

<strong> 未來10年的風口在股市。對!就是目前跌成狗,被無數人唾棄的股市。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strong>為什麼說政府有動力?確切的說發展股市政府太有動力了!講兩個層面。

其一,中國目前企業與政府融資主要還是靠銀行,一年120萬億以上。這是間接融資,代價很高——目前一般民企融資成本在10%以上,而且大多是短期貸款。為什麼民企不願意投資週期長的產業,原因就在這裡——融資成本太貴,而且週期太短(銀行中途斷貸對於企業就是滅頂之災)。但是很多產業是需求長期投資的,這就形成長週期產業投資與短期融資的不匹配——我們很多產業結構性問題都與這個有關。

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展直接融資——就是股市。可是我們現在的股市每年IPO+可轉債+定增只有區區幾千億。這樣的池子與中國經濟龐大的規模嚴重不匹配,與銀行上百萬億的貸款相比也嚴重偏小。

其二,就是中國家庭的資產結構有嚴重的問題。

中國家庭的資產結構目前差不多是這樣——房產佔比70%——80%,銀行存款(含理財)佔比20%左右,剩餘的才是金融資產(保險+股票)。這樣的結構是不行的——老百姓賺錢之後,除了吃喝拉撒剩餘的錢不是買房子就是存銀行——資金都被凍結起來,錢不流動起來就不是錢!逼著中央銀行每年都要多印很多鈔票來對沖被凍結的財富。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strong> 如果能把居民的積蓄引導進入資本市場,則不僅可以將凍結的財富變成流動的錢,改良居民家庭的財富結構,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的壯大對於實體經濟將是絕大的助力。

所以,發展股市政府絕對是有很大動力的。

<strong>再說說市場有需求。對於老百姓而言,如果自己不想做生意,投資渠道就這麼幾個——或者投股市,或者投房市,或者買理財(基金除了投資股市的公募基金外,其他的一般門檻較高)。

現在的情況是:理財收益不高還要打破剛性兌付;P2P暴雷了;房住不炒肯定是長期國策;

換匯被管制了;那麼,資金能往哪裡去?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2014年管理層為了迅速擴大直接融資佔比,為供給側去槓桿做準備,倉促發動了一場人造的牛市,結果場外瘋狂加槓桿,加上監管不力,反而導致了一場慘烈的股災。痛定思痛,管理層吸取了教訓——從2016年開始,整整3年,管理層就埋頭只幹一件事——加強監管!打擊內幕交易,打擊虛假信息披露,打擊短期炒作(比如所謂的高轉送)……對於資本市場所有違規行為一律高壓打擊,雖然這一系列的措施幾乎得罪了資本市場生態鏈所有的參與者——上市公司、機構、遊資、散戶,讓管理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烏煙瘴氣資本市場的環境有了很大的好轉,中國資本市場漸漸重建了一個更健康的金融生態,而這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根基!

過去2年最高管理層很少提到股市,甚至刻意迴避對股市定調錶態——不表態就是現階段不給目標不給壓力,讓股市監管層“脫皮鞋下農村把基礎做紮實”,我們監管層也頂著鋪天蓋地的謾罵做了很多工作,雖然現在不被市場理解,但是歷史終將證明!

沒有厚積,哪有後來的薄發?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網友:看不到錢途

<strong> 為什麼要投資股市?因為這是未來普通人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strong> 現在買股票=2008年買房子

別人恐懼我貪婪!怎樣才能做到“貪婪”而不恐懼?原因很簡單——你得堅定的看好中國的未來,堅定的看好你投資的行業!如果一定要找一個最佳入場的時間節點,可以從這裡可以看:

其一,從中國內部環境來看,2020年左右是中國經濟吹衝鋒號的時間。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市場是一定會提前反應的,所以大致2019年下半年很可能是資本市場啟動的時間節點。

其二,從外部環境來看,盯著美股。美股未來1年內大概率會出大問題,美股一跪一定會對全球市場產生衝擊——中國扛過這波衝擊後,基本就是利空出盡,未來就是中國崛起的開始,包括中國股市。

所以,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上半年這個時間段就是你在中國資本市場佈局落子的最佳時間週期。

2003年——2018年房地產迎來了15年的大牛市,同時代參與這個行業的與沒有參與這個行業的現在基本是天壤之別;

未來10年參與股市的與沒有參與股市的同樣會有天壤之別。

風口輪流轉,過去是房市;未來是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