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strong>出品單位:

南京畫廊(南京畫廊拍賣有限公司)

<strong>主辦單位:

南京郵電大學藝術館暨李味青藝術館

南京畫廊(南京畫廊拍賣有限公司)

<strong>承辦單位:

南京東來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江蘇家家有畫藝術品有限公司

<strong>協辦單位:

南京掌上傳媒有限公司

江蘇省文藝家企業家聯誼會

江蘇省現代書法研究院

南京揚子未藏藝術館

江蘇金圓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江蘇蘇禧銀樓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strong>學術支持單位:

青海山水藝術國畫院

<strong>展覽地點:

南京郵電大學藝術館暨李味青藝術館

<strong>展覽時間:

2018.12.26-30日

<strong>開幕時間:

2018.12.26日上午10:00

<strong>媒體支持:

中國收藏報 美術報 中國書畫報 中國美術報

雅昌藝術網 人民藝術art 在藝app 新浪

搜狐 交匯點 今日頭條 百度 騰訊新聞

鳳凰新聞 一點資訊 網易 uc頭條

天天快報 簡書等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


<strong>藝術簡介

張哲珠,字墨緣,吉林市人,現居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國書畫市場報藝術顧問、深圳寶安畫院簽約畫家、北京中藝財富畫院簽約畫家、吉林省美協理事、吉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吉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阿里郎書畫院院長。先後進修於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韓國美術人協會客座教授、當代少數民族實力派藝術家。

<strong>社會榮譽

2005年作品《秋穀人家》在第三屆黎昌杯青年中國畫展中獲優秀獎;

2006年作品《春夏秋冬》《涼山姐妹》入選中國美協十九次新人新作展;

2006年作品《醉秋圖》入選中國美協遠大杯第三屆北京雙年提名資格展;

2006年作品《節奏》入選中國美協城市山水畫展;

2007年作品《流金歲月》入選中國美協全國小幅工筆重彩作品展;

2007年作品《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在第五屆黎昌杯青年中國畫展中獲銅獎;

2009年作品《寒秋》入選中國美協2009年中國畫展;

2010年作品《封存記憶》入選中國美協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

2010年作品《棚戶區》入選第二屆中國美協線描展;

2011年作品《清末新政》入選中國美協辛亥革命100週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2年作品《秋收》入選中國美協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展.

<strong>斯山斯水總觀情

<strong>——淺談張哲珠先生山水畫作的人文關懷

國畫山水是最能體現國人情思和文化積澱的中國傳統藝術之一,《論語》有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無疑以山水自喻其品德內修的中國人,在山水畫藝術創作上必然要賦予其作品這樣的精神內質,並通過山水畫作呈現中華民族“樂山樂水”的人文關懷和“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觀張哲珠先生的山水畫作,向外其畫面所描繪的山川、流水都是畫家於自然中所見之景,向內其所造之境也盡是畫家內心對於斯山斯水的真情實感寫照。其間流溢著濃濃生活氣息,呈現著的是藝術家對於自然山水的人文關照。

就近日所見張哲珠先生的山水畫作而言,筆者認為其畫中所寫之景,師法古人而又與古不同,緊隨時代而又與今不同,擷取廣博而又與眾不同。呈現出其別樣的藝術風格和山水自然情懷。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春山雲起圖》

警如,張先生的《險峰秀水》《雲海群峰》等作品,皴擦點染而成山勢之法,以線造型、分出陰陽、構成架勢,墨色暈染、疏密相間、濃淡相宜,尤其融匯以點苔之法的筆墨,自然是傳承古人之法了。而張哲珠先生的山水創作,取古法並不因循守舊,卻是在發展變革中尋求繼承。其筆墨方法、佈置取勢,都打破了傳統的格局,積極吸收西畫光影、明暗等元素,從點線面上整體佈局,以現代人的審美視角構成圖式。如畫家的獲獎作品《節奏》《秋穀人家》《棚戶區》《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等都汲取了其他畫種的構成樣式、筆墨形態、觀察視角等豐富的藝術因素。如此豐富多樣的畫作面貌呈現,恰好印證了筆者對其“師古師今、求新求變,和而不同、精彩紛呈”的論斷,同時也是畫家為突出創作主題、精神內質反映的體現。其歸因,則是畫家娛情于山水寫內心與山川契合的繪畫創作終極目標。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秋日》

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言:“藝術家以心靈映照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張哲珠的山水畫創作,畫中無論自然山川、鄉野村社、城市棚戶都是以最為專注的情感,最為投入的筆墨來表現自已對人與自然共存,對人的社會生情狀的感懷。

正如其《險峰秀水》中所表現的那樣,險峰奇巒、飛瀑雲煙中,總能看到人類活動的痕跡——一組具有時代氣息的房舍和拱橋,如此特殊的構成,既顯得與眾不同,但又不突兀,卻十分和諧自然、充滿感情。其彰顯的是時下都市人們,對親近自然的極度渴求,以及對閒適、瀟灑山野生活的嚮往。由此可見,這幅作品必是畫家以其情察山水,以其情關照筆墨的作品。而他2010年參展的這幅線描城市山水《棚戶區》,沒有選取都市的高樓林立、古建築群等物象,卻將視角放逐於底層人民聚居的棚戶區,以紮實的線條和巧妙的構圖,給觀者以不同一般的視覺衝擊和靈魂震撼。由此也可以窺視到畫家內心最為柔軟的情感,體會到一位有責任感的藝術家的社會擔當。如此走心的作品,將時代的缺憾面真實的呈現在畫作中,怎能不讓觀者為之動容,而也必然會引起觀者內心的共鳴,同時也是畫家對社會底層人民生活關注的一種呼喚。

張哲珠先生的國畫山水創作,吸收了十分豐富的藝術元素,畫作面貌常變常新,緊貼時代、緊貼自然。往往于山林間尋求其精神的愉悅,是為遊心之所在;以其情感光照萬物,寫山川奇險雄壯之美,是為娛情之所在;以其情景交融的山水面貌鍛鍊其精神,是為與自然大道相容之所在。常常以自然之情察山水,以社會大愛繪山水,以天地之道寫山水,呈現的是其與眾不同的山水人文情懷。

(本文作者系書畫媒體記者、青年書畫藝術評論家)

<strong>作 品 欣 賞

<strong>南京畫廊(南京畫廊拍賣有限公司)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翠浪》70×138cm (本次參展作品)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翠韻》138×70cm

(本次參展作品 手機屏幕請橫置欣賞)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張哲珠|承古鑄今——青綠山水名家邀請展(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