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几年前,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播出之后,狄仁杰和他的助手李元芳红遍大江南北,“元芳,你怎么看?”这句对白在网上疯传,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不过,大伙儿知道这部小说的创作者是谁吗?这人叫高罗佩。

不要以为这个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高罗佩,一定是中国人。其实,人家来自荷兰,是位汉学家。

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因为他太喜欢中国文化了!

在《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这本书里,有很多像高罗佩这样的中国文化狂热爱好者。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要深入和透彻。

说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会问,作为外国人,他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又是什么让他们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热情?

就让我们跟着《纽带》这本书,走进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的开头,在明朝。

当时,有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

他们原本是来传教的,但他们发现,中国人有深厚的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如果要让他们接受其他宗教,首先就要融入当地,熟悉他们的文化。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有一位叫罗明坚的传道士,是葡萄牙人,刚到澳门的时候,听不懂中文,也找不到懂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于是,他找了一位老师,用画图的方法学习中文。

比如他画一匹马,老师就告诉他,这个动物的中国话叫“马”。

罗明坚非常努力地融入中国,除了语言,还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伦理道德。

他像海绵一样吸收这里的文化知识,成为最早的一批“中国通”。

有了这些学习经验,罗明坚就想,应该编写一部词典,帮助其他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学习汉语。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便诞生了第一部汉语与西方语言对照的词典。

从那时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就系上了。大批传教士、外国人,借着这部词典和他翻译的典籍,学习到了中国文化。

他们被吸引来到中国,又把在中国的见闻手稿、书信、汉籍译本,纷纷带回欧洲。

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这些资料,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他们看到了一个统一、富强的中华帝国,也看到了一种优越的文明。

到了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有了更深入的影响。说到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到一位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很是推崇,称自己是“孔门弟子”。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一般欧洲人的家庭里,会摆放祈祷的祭坛,但作为法国人的伏尔泰,没有在房间里摆放祭坛,而是挂了孔子的画像。

当时的法国,讲的是绝对王权,统治者权力无限地膨胀,而人民的权利越来越小。

所以,当伏尔泰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被中国的文化思想彻底打动。

他感叹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曾经对世界宣布过比孔夫子宣布的更有用的真理。”

受孔夫子启发,他用了16年时间,写成了一本历史巨著《风俗论》。

当时,有不少历史书,是按教会和国王的意志编写的,宣扬的是神的意志主宰世界。

而《风俗论》打破了这种历史观,它告诉世人:历史,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它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这在当时,堪称一种学术创举。

除了伏尔泰的著作,还有一个历史事件,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19世纪初,法国里昂曾发生过一场纺织业危机。

里昂是法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方,但他们纺丝用的蚕却发生了病害。这导致生丝大量减产,严重影响了欧洲的丝绸产量。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后来,一本叫《桑蚕辑要》的书出版了,它记载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经验,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这简直是及时雨。

因为这本书的出现,欧洲人改良了桑蚕技术,挽救了他们的纺织业。

随后,这本书被翻译成意大利文、德文、英文和俄文,各地纷纷加印,一时轰动欧洲。

而这本书的来源,正是两部中国古籍,《授时通考》和《天工开物》。

对那个时期的欧洲人来说,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停留在思想上,更是延伸到了技术生产方面。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汉学的研究,变成了一场又一场“夺宝竞赛”。

当时,天朝国门被打开,全世界的学者和探险家,都纷纷涌进来进行考古挖掘。

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大量文物资料流失到了国外。而在西方人眼里,他们是在抢救文化标本。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20世纪初,一名叫斯坦因的匈牙利探险家,遇到了一名维吾尔族商人。

在与商人的交谈中,斯坦因得知莫高窟有一个藏经阁密室,里面有大量古书。于是,他带着探险队来到了莫高窟。

他自称是玄奘的信徒,又用了一些钱贿赂守门人,进入藏经阁。

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不断进出藏经阁,抱出一件件的写本和绢画,这些文物打包起来,足足有12大箱!

最后,他继续用白银贿赂,成功地把这12箱文物带走了。

另一个到达敦煌的,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

当他走进藏经阁的时候,被深深震撼住了,他说自己见到了一座“中世纪图书馆”。

他在藏经阁的洞里点了一根蜡烛,不放过每一件手稿,蹲在洞里一件一件地看,就这样蹲了三个星期。

三个星期过去了,他用五百两银子的香火钱,换走了五千多件写本和绢画。

伯希和回程的时候,途径北京。他办了一个小型展览,把当时知名的中国学者都请了过来,让他们鉴赏这些敦煌手稿。

这个时候,中国学者才第一次亲眼看见藏经洞的文物。

有人说,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里,敦煌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大量的瑰宝都是从这里流入到了外国人手中。

好在斯坦因、伯希和这样的研究者,他们没有把这些文物转卖盈利,而是做了周全的保护,还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方,却费尽心血钻研中国文化……

继续翻阅《纽带》这本书,我们还能看到,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能背诵100首杜甫的诗,他穿着中国长袍,跟别人说:“我是中国人”;

美国学者费正清,用毕生心血,培养了众多汉学专家,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国的学术帝国……

现在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这些外国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为什么对中国文化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心血?

刚开始我们可能认为,是宗教的原因,或者是他们对中国资源和宝物的觊觎。

然而,另外一种的答案:

当人们走进敦煌莫高窟时,一种神秘而厚重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让他们说不出一句话。这是中国文化难以言说的魅力和伟大。

有些东西,并不仅仅属于某一国度,而是世界文化基因库里难得的一员。

也许,那些前仆后继的汉学家们,也是带着这种触动,心甘情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