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前方,山高水長

我们的前方,山高水长

讀者朋友們,新年好!

很高興能在開年首日,與大家一如既往“見字如面”。深情問候,一併送達。

從今天開始,2019年,終於不再是翹首以待的未來,而是踏實佇立的現在。讓我們跟隨“滴答滴答”的時光遊走,再次為這片土地手書有故事的流年,續寫不間斷的“秒變”。

2019,傾心已久。這一年同樣是個不平凡的節點,我們迎來的,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提到,2019年的新徵程上,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都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2019,初心依舊。這一年將攜改革開放40週年求新求變的銳氣,中流擊水,奮楫前行,繼續一場向“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奔行突進的偉大實踐。

國家如此,個人亦然——

新年第一天,有嚮往的人生,總是以“明日之子”自期,信心滿懷,豪情流溢。即便自認“初老”,心底有霜的人,也要力爭變回一個許願少年,默唸著夢想,搖曳著吟唱:“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朝陽,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寒窗……”

個人如此,媒體亦然——

新年第一天,祝福大概已經寫滿每個人的“客戶端”。我們相信,這裡面推送的諸般願景必是你未來的樣子。你之所望,我之所向。“用戶需要”仍將是報紙不容錯過的頭條,而且我們願意帶你直達這期待中的美好。

是的,就是要直達。

就像我們曾經力推的“白菜地圖”,讓頂著霜花的蔬菜從田間地頭“直達”熱氣騰騰的餐桌;就像我們精心打造的“高考指南”,讓每一個努力過的孩子不負芳華“直達”心儀的青蔥校園。

一切,都是為了如其所願,夢想不空。而夢想屬於自己,更屬於時代。你每一次竭盡全力的奮鬥,都是“大江大河”中不斷沖刷的浪頭,在時勢中輾轉成就。“我們都在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習近平主席說,所有成就都是新時代奮鬥者揮灑汗水拼出來的。

過去一年,我們發現技術迭代與幸福升級有關。膠濟鐵路、膠濟客運專線、濟青高鐵“三線並行”的現實圖景,就是一個時間跨度長達114年的明證。

2019年,肯定會有更多令人神迷的技術催生。5G時代正在走來、人工智能進入家庭……可見,未來真的已來,生活將大不相同。

這個時候,我們不忘多一點清醒——

在無人駕駛尚未落地的時候,在“人類離告別方向盤還有多遠”被一再追問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搶奪方向盤”的事情竟然就發生在身邊,一再出現。顯然,技術再進步,也需要匹配足夠的“社會成熟”。

更多夢想中美好的實現,遠不是單向的“技術依賴”。科技,代替不了人本身修為的提升和文明的增益。當技術已經不是問題,人更要懂得謙卑自牧,反求諸己。

每一個人,更不能因為技術推崇,而忽略了自我價值。還記得那篇《人工智能的搬磚工》嗎?我們的調查記者發現,神通廣大的機器人背後,是一群從事大數據錄入的年輕人,他們兢兢業業,不眠不休——

不難發現,每一次驚豔的技術綻放,背後都是真實的付出和智慧的力量。

同樣,在傳媒業“未來已來”的當下,在我們亮出“新聞命運共同體”的融媒姿態時,我們其實是講究有所融,有所不融。融合的是傳播的鏈、客戶的端,堅守的是“腳下的泥,心中的光”——

“商報出品”背後,依然是那群依靠腳力和鼻息感受煙火氣的新聞人,依然是那群下“笨功夫”專注於內容生產的“人工”。

這樣的我們,很傳統;這樣的我們,很稀缺;這樣的我們,很勵志。

我們的前方,山高水長;我們的奔走,仍在四方。把莊重裝進行囊,你我相約,永不潦草離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