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農村題材影視劇作品漸入人們的視野,以陝西為主的近幾年最經典的影視劇《平凡的歲月》,《白鹿原》等都是很深刻的反應了西北普通農民在大時代的浪潮中不斷的成長和變化。曾經此類型電視劇作品也都特有的反映時代的寫實感和農民群體的質樸情懷,但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而這些也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然而,直到近來,央視綜合頻道最近播出的一部電視劇《黃土高天》,主要以單純又寫實的視角,緊貼歷史與年代實景,並著重反映和刻畫中國農村在大時代進步中的劇變,又在劇中真切的展現了頗具特色的西北普通農民們是如何在時代大潮中學會成長學會變化,又是如何學會一步一步順應時代發展緊貼三農政策的。真可謂視角真切,讓觀眾感受良多!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具有時代感的電視劇《黃土高天》一經播出,很快被觀眾們評為“三農曆史教科書”:農業科技進步史、農村改革變遷史、農民奮鬥史。很多網友紛紛感嘆“《黃土高天》要是早點播出,那麼大家對農村政策的理解就更能加深幾分了!”,以前都市人對農村不瞭解,在看了這部劇後,在關於種地的問題上,觀眾們都不禁讚歎,劇中的秦家三代可以說是玩兒到了極致!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黃土高天》是一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三農”題材長篇小說,故事橫跨四十年、涉及三代人,講述了陝西豐源這個省紅旗大隊如何從失去榮譽到重奪榮譽,中央“一號文件”這條線貫穿始終。以張天順、秦學安、秦奮為代表的三代人從一開始追求“活下去”“富起來”到建設“新農村”,他們既是改革開放的經歷者,又是見證者和踐行者。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1978年,黃土高原尚未完全解凍,整個中國的形勢同樣如此。改革開放的想法在北京還處於討論之中,安徽小崗村已經率先施行了“大包乾”。機緣巧合目睹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秦學安不顧大隊支書張天順的阻攔偷偷分地,還因此被關了起來。當“一號文件”的春風吹到豐源,全村人徹底告別“吃不飽”,開始追求過好日子。而當農村人大批進城、大片土地撂荒之時,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秦奮決定留下來大幹一番,實現他對新農村的設想。這樣,他就必須挑戰父親秦學安的權威……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探索著在這方土地的夢想未來,豐源也再不是曾經原始的落後模樣。原始農業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光電農業”開始登上時代的舞臺,國際視野和新的移動互聯網等大數據為新型農業的發展添磚加瓦。智慧農場、光電農場、光電菜櫃、植物工廠技術、農業專用無人機也開始應用,這群年輕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淚水在土地裡創造著自己對家鄉以及農業的夢想,也讓觀眾們更加期待“現代農業”、“科技未來”、“職業農民”的美好未來。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電視劇《黃土高天》是一部謳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表現鄉村振興戰略,展現農村經濟體制變革、農業繁榮發展、農民富裕幸福新氣象的主旋律電視劇。它不但呈現著四十年光輝歲月的濃縮,更是體現三農政策,展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內涵品質俱佳的主旋律電視劇。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這部劇用心製作,展現真實質感的中國農村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彰顯新一代農民的精神面貌,在追尋當代農業發展的嶄新道路,探討中國農村、農民和農業的美好未來。

《黃土高天》極具時代感,四十年光輝歲月濃縮

從前“背靠黃土問天氣”的原始農業生產,如今已經被新型的高科技農業手段取而代之,科學選種育種、科技種田,甚至連做夢都想象不到的農業無人機,都已經在黃土高天上遨遊。“一家、三代、四十年”,秦家的故事也正是無數中國農村的縮影,它不僅僅只是反映我國農村改革四十年間的光景,還描寫和教我們認識三農曆史知識的同時,也完成了在對中國農村幾十年巨大的歷史變遷中,從“黃土”到“高天”的寫照與現在的新科技和對未來新農業的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