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strong>22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

是你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终于大学毕业了,可以出门闯荡,自己养活自己了。

是你应该站在身后,替他加油,叮嘱他别放弃、要努力的时候。

22岁,是一个应该走向社会接受成年礼的重要时刻。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但是,12月17日,网上有一个22岁的哈尔滨男生火了,舆论还给他贴上了“巨婴”的标签。

为什么?

<strong>“巨婴”又是什么?

<strong>就是身体长大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婴儿时期的成年人。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strong>1

<strong>“巨婴”是怎样养成的?

22岁男孩的母亲刘女士是公司高管,父亲宁先生则是国企职员,2006年夫妻离异,理由是三观不合,孩子晨宇(化名)随父亲生活。

父母离异后,他被接到了奶奶家。

奶奶觉得孙子受了天大的委屈,<strong>决定要把最好的都留给孙子,今后绝不让孙子再受半点委屈。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奶奶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strong>父母也是有求必应。

只要是儿子想要的东西,不管是夫妻俩还是奶奶,都会无条件满足。但这份疼爱非但没有让孩子变得阳光快乐,反而让<strong>他越来越不合群。

晨宇<strong>在学校没有朋友,也很少与人交流,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刘女士和宁先生都与老师沟通过,不过他们并未因此警醒,从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晨宇也<strong>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strong>直到2014年

晨宇在一所私立高中读高二,刘女士分析了儿子的成绩,提议让儿子出国读书。

刘女士将晨宇送到新西兰读预科,希望他在新西兰继续读大学。然而,晨宇在国外的发展与刘女士的设想相差甚远:依然没有朋友,几乎不与人交流,<strong>玩游戏是他打发时间的主要途径。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经济上,晨宇<strong>从来不懂什么是拮据。想回家就回家,仅仅是路费,晨宇一年可能就要花费10余万元。再加上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两年间,晨宇最少花了<strong>200万元。

结果却一事无成,连预科的毕业证都无法取得。更糟糕的是,在国外,晨宇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疑似患上了<strong>抑郁症。直至此时,刘女士才发现,留学并不适合儿子。

<strong>两年后

刘女士和宁先生决定让晨宇放弃留学生活,回家进行调整。刘女士说:

“孩子在家几乎不出屋,天天猫在卧室里上网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strong>一口口喂。”

2017年,晨宇到一所专科院校就读,父母希望他能学到一技之长。然而不到两个月,晨宇就与同学发生矛盾执意要回家,继续宅在家里玩网游。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不知不觉,22岁的他长成了全家最大的心结:

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

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

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strong>2

<strong>母亲哭诉,“巨婴”都长一个样

从失败的婚姻到迷失的教育,母亲刘女士在受访时几度落泪,她多次重复一句话:<strong>“事业再成功,也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

刘女士曾哭着给记者看了母子俩的聊天记录,里面除了转账记录,其他信息寥寥无几。

对晨宇而言,父母只是“提款机”。他会在玩游戏时因为电脑配置不够,立即给妈妈发信息:

<strong>“给我1万元,换电脑。”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现在,这个22岁的“巨婴”孩子已经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莫名其妙<strong>被贴上“巨婴”的标签,成了“巨婴”的代言人,他会在意这些吗?

他在意的仍然是那个虚拟的世界,那个安全的游戏世界吧。

只是,他的家人除了心急如焚,已经无法改变晨宇的成长历程了。

这不只是一个家庭悲剧,而是整个社会很多父母教育失败的缩影。

<strong>现在的中国父母很多都在养“巨婴”。

之前,上海街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则加大了力度,强行将她往地上按。打母亲的原因,竟然是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站都站不稳,一个踉跄就摔倒在了地上。

她疲惫又无奈地坐在台阶上,男子却愈发来劲:

脱掉自己的上衣,用力地朝着老阿姨的头部抽打,甚至将衣服甩在了她脸上。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后来,周围来了一些保安,大家试图制止男子的疯狂举动。可谁知,这名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

这一幕看得人既心酸又气愤。

作家武志红曾在一本书种写道: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总是一味向父母、社会索取,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哭闹。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不会上网、没有人脉的阿婆,只能用最笨的方式:在街上找人搭话。

她希望能碰到某个好心的路人,可以帮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阿婆说,儿子之前也干过一段时间保安,但后来就不想干了,在家待着,一待就是20多年。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还要从70多岁老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里,搜刮钱财来为自己所用。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这样的巨婴现象,在中国实在是太过常见了。

48岁的海归硕士,回国后不肯工作,靠老母亲给的生活费苟活。

他母亲已经82岁了,还患有尿毒症,苦苦哀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却死活不肯。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生命垂危。

原因仅仅是,他嫌弃母亲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费需求,于是拔刀相向。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16岁就成为博士的高材生,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却在毕业前强迫父母在北京为自己买套房。

父母无力承担北京的房价,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个博士生又有什么用,我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算什么博士。”

每一个中国式巨婴的背后,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

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strong>3

<strong>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

一位校长说:“我们孩子身上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家庭出了问题。很心痛,很心痛。”

一次他跟着孩子去家访,一打开门,没想到孩子就对妈妈骂脏话:“……,你就知道天天在家玩手机!”

当时,这位校长环顾了房间,发现厨房没有做饭的痕迹,家里茶几上都是快餐盒,孩子吃饭基本是外卖……

这样的孩子和家庭,这位校长还遇到过不少,他曾动情地说:“我办学,为有学习问题的孩子办,更要为有家庭教育问题的父母办。”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strong>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会养出“巨婴”?

当一个孩子成为家里最有权利和地位的人,就会变得无法无天,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更没有是非对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时就越困难,这和家庭中“爱的序位”有关。

把孩子置于父母之上,就是典型的“爱的错位”。

“爱”不意味着对孩子过度的给予,不应该把孩子放在家里第一的位置,而是要教会他“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家庭“爱的序列”里,孩子永远不能超越父母。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strong>生儿育女,并不止“生”,更在于“育”。

对于为人父母的人来讲,这绝对是人生的大课题。

它无法简约,没有捷径,只能父母踏踏实实、花心思去好好经营。

《家有喜事》中,吃着火锅的周星驰对老爸开玩笑:

<strong>“你还没征求我的同意就把我生出来,现在正好算账,给钱吧。”

这是调侃,也是讽刺。

事业成功,换回一个败光200万的儿子!

《百变星君》中,周星驰更是“污气”十足地对老妈“怼道”:

<strong>“生我是副作用呀!”

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对于父母来讲,都意味着一份责任。

那是血缘的牵绊,更是血缘的温暖。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最后都会不可磨灭地带上父母的影子。

<strong>如果你不想养出一个“巨婴”,请先看看身为父母的自己是否合格吧。




如果您有关于家庭教育的疑惑,或是孩子存在无法解决的如学习、性格、行为、亲子关系上的问题,请致电格行教育电话:<strong>400-699-9191。孩子的问题说给格行听,实用教育方法,格行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