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黔貸首推平臺管理和投資“正確姿勢”

陽光黔貸首推平臺管理和投資“正確姿勢”

持續了數月之久的P2P網貸雷潮終於迎來了尾聲,在監管組合拳的密集出動下,涉嫌自融、欺詐、違規等問題平臺倒閉或者退出市場。儘管從商業邏輯上看,問題平臺的出清更有利於整個行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但“雷超”仍然不可避免給行業信心帶來了較大負面情緒,網貸行業也因此遭遇了史上最嚴酷的寒冬期。

氣象轉晴,隨著政策信號的逐漸釋放,市場正在迅速回暖,最新統計顯示,頭部平臺中有22家交易額環比淨增長,增幅中位數為24.4%,行業貸款餘額也迎來了小幅增長。

8月以來,互金融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明確,在引導不合規機構良性退出的同時,允許合規機構繼續經營,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在新華社連發兩文持續正面引導P2P網貸行業發展之後,央媒再度發聲,《人民日報》撰文指出,網貸平臺將會“水落石出”,不規範的會出局,轉型成功的會堅持到最後,真正成為借貸雙方之間的信息橋樑。17日,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明確網貸備案規則全國統一。這預示著新一輪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正式開啟。

陽光黔貸首推平臺管理和投資“正確姿勢”

針對行業回暖的局勢,陽光黔貸業務負責人表示,這一輪網貸行業震盪結束,行業前景會更加明朗,對平臺和投資人而言,都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業務負責人認為,行業嚴格洗牌期仍然將持續一段時間,但餘下的平臺依然能夠穩健前行最重要的因素在於良性經營,強化風險管理、控制營運成本、把控銷售增長,誰都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只有穩當生長,平臺才能走得好、走得長、走得久。

“投資者和平臺管理者一味貪大求全應當是行業的大忌。縱觀大多數倒下的P2P平臺,它們主要是由於盲目競爭引發財務危機所致,而大多數受害嚴重得投資人則往往是從一味追求高收益、大交易額平臺而起。有些P2P企業為了儘快搶到投資人,幾乎到了不計成本的地位。但是,他們卻忘了,P2P是個新興行業,一切都處於“摸著石頭過河”式的發展中,由於這個行業缺乏標準,人才奇缺,發展得太快,倒閉的風險也更大。反之,有些企業雖然看似保守些,但一切經營節奏卻皆在可控範圍內,步步為營地前進,只有他們,才能真正為投資人的資金安全負責”。

陽光黔貸首推平臺管理和投資“正確姿勢”

業務負責人表示,P2P平臺管理者最好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儘量從企業發展的長遠大計出發,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儘量保護好資金鍊,爭取笑到最後,才能享受到萬億量級的市場份額。而投資者理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兼顧理財收益和本金風險控制,理智選擇平臺和標的,穩健投資,實現保值增值。

“回到行業形勢得話題,陽光黔貸所代表的這類經典的P2P模式,是監管真正希望看到並鼓勵的模式。我們很高興看到大多數用戶能夠冷靜判斷形勢,也懂得甄別平臺的優劣,理解陽光黔貸交易結構的合規性和商業模式的合理性。我們會用更好的業績和行業影響力,來證明大家選擇的正確。”陽光黔貸業務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