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1月24日,今日頭條公佈了金字節科技報道獎第二十九期4篇獲獎作品,每篇文章獲得2萬元獎金。獲獎者由專業評委團從2018年12月發佈的優質科技報道中遴選。

《ofo劇中人:我不願謝幕》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張 珺 - 《財經》雜誌

由張珺創作,宋瑋編輯的《ofo劇中人:我不願謝幕》,發佈於《財經》雜誌。

短短三年時間,在資本的助推下,ofo以無可複製的速度攀上巔峰,而又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跌落。於商業社會而言,這是一個無比極端的案例。

《財經》找到15位ofo員工,希望從他們的視角還原這段往事。它或許是一個令人難以喘息的故事。在大起大落的劇情腳本中,你能看到不同劇中人的剪影。

金字節評委李洋(36氪總編輯)點評:

文章嘗試用講故事的手法記錄ofo一段艱難的時光,並以其創業的3年來充當中國創業時代從高潮到全面緊縮的一個側影,是典型的以小見大寫法,文章具有人文關懷精神,可讀性強。值得提升的地方可能在於編輯技巧上,比如明線可以將故事集中在一個短時間內,而另一條主線則是背後的三年和中國互聯網的三年,那樣會更緊湊。

<strong>《我眼中的ofo和戴威》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枕 木 - 《人物》

由羅芊(枕木)創作,劉斌(宋函)編輯的《我眼中的ofo和戴威》,發佈於《人物》。

這個冬天,ofo「退押金難」成了一個數次上熱搜的話題,所有人都沒想到,那些曾令ofo員工振奮的、歡呼的、為之自豪的用戶,會有一天從數據庫裡走到臺前,撕碎ofo最後的體面。本文記者通過一位戴威身邊前工作人員之口,拉開嚴密遮擋的窗簾的一角。

金字節評委祝佳音(觸樂網創始人)點評:

ofo和戴威是最近的明星,無數人和無數媒體都在寫和評價他。《人物》找到了一個關鍵人物,請她講述戴威的故事。這看起來似乎不太難,但怎麼找到這個人,又怎麼能讓這個人願意說話,正是媒體的能力體現。這篇文章的視角和細節也很棒——我的意思是,它並沒有去評價一個人,而是努力去理解一個人。

<strong>《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程盟超 - 《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

由程盟超創作、從玉華編輯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發佈於《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

一邊是號稱“中國最前列的高中”的成都七中,一邊是中國貧困地區的248所高中。一塊直播課的屏幕改變了兩邊的命運。16年來,7.2萬名學生,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金字節評委張寒(每日人物&《人物》雜誌主編)點評:

這是一篇刷屏的報道。它用最易抵達人心的故事和細節展現了直播給教育帶來的改變。就像文中所說的,當井下有了光。一個群體被技術力量打開了視野,貧窮可以被跨越,教育公平在某種程度上被傳遞。那些孩子們,看到了同齡人的命運鏡像之後,所體現出來的強烈的渴望與掙扎,讓文章充滿了張力和命運感。每個人都會在這篇文章中看到自己,不管曾經是怎樣的角色。我們都曾經鑲嵌在中國教育的現實圖景之中。

<strong>《版號停發的日子》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第二十九期金字節科技報道獎作品公佈,4篇佳作獲獎

熊宇 - 觸樂

由熊宇創作的《版號停發的日子》,發佈於觸樂。

“下個月版號就恢復了”有著神奇的魔力,它是傳言,然後變成了謠言,然後又從謠言變成了新的傳言。但這句話仍在流傳——可能只要說下去,它遲早會成真一次。

在沒有版號審批的日子裡,整個行業都不好過。記者採訪了遊戲開發者、周邊工作室、大廠工作人員等,希望能給這段時間留下一些可被記錄的內容。

金字節評委王姍姍(《第一財經週刊》助理總編輯)點評:

本文寫出了遊戲產業的眾生相,操作這個選題可以說是觸樂的拿手好戲。 採訪對象的選擇,也是這篇報道成功的關鍵。

<strong>金字節獎——尋找中國最佳科技報道

金字節科技報道獎是由今日頭條發起的,一項評選優秀科技報道的行業獎項。該獎項邀請了多家科技新媒體創始人、雜誌主編與知名媒體人擔任評委,包括:

顧成琦,華爾街見聞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

何伊凡,今今樂道讀書會創始合夥人

胡 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靳繼磊,獵雲網創始人

闌 夕,逐鹿網創始人

李大明,AI財經社創始人

林 軍,雷鋒網創始人

駱軼航,PingWest品玩創始人

馬 克,《財經》雜誌副主編

馬 鉞,《中國企業家》執行總編

牛文文,創業黑馬創始人

屈運栩,財新網主編(商業)

王 波,騰訊新聞深度報道穀雨項目主編

謝靈寧,界面新聞合夥人&副總編

姚名揚,金字節發起人

張 寒,每日人物&《人物》雜誌主編

張 鵬,極客公園創始人

趙 添,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

祝佳音,觸樂網創始人

(排名以姓名首字母為序)

金字節科技報道獎分為月度獎項和年度獎項。月度獎項面向上月發佈的優質科技內容,評選流程分為自由提名、評委評審兩個階段(行業自由提名作品,評委團從中票選得出獲獎作品)。

目前,金字節已舉辦二十九期月度評選和兩屆年度頒獎典禮,獲獎作品既有來自《財經》雜誌、《智族GQ》、《財新週刊》、36氪等媒體的深度稿件,也有獨立創作者的優秀作品。

2018年10月,金字節還發布了助力計劃,創作者可郵件申請諮詢:[email protected]

近期將發起第三十期(2019年1月)稿件提名,詳情請關注『金字節獎』微信公眾號。點擊【閱讀原文】,查看2018年11月獲獎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