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達米恩·查澤雷,奧斯卡<strong>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導演。

去年憑藉《愛樂之城》喜提小金人時,才不過 32 歲。

打破了諾曼·陶羅格保持了 86 年的最年輕最佳導演的紀錄。

作為好萊塢天才型導演,他的一舉一動自然備受矚目。

觀眾都在期待著他的下一部作品。

奧斯卡頒獎季即將到來,他的新作也如約而至——

<strong>《登月第一人》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導演<strong>達米恩·<strong>查澤雷和<strong>高司令二度攜手,高司令的<strong>睫毛刷子令人矚目。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兩人之前合作的《愛樂之城》橫掃奧斯卡,而這次的《登月第一人》也頗有衝奧氣質。

目前已被《滾石》雜誌列為 <strong>2018 年度十佳電影;

在作為「<strong>奧斯卡前哨」的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上,獲得 10 項提名。

所謂登月第一人,指的就是<strong>尼爾·<strong>阿姆斯特朗,歷史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

頗為意外的是,這部關於航天英雄阿姆斯特朗的傳記電影,看似愛國主義題材,誰知一經上映,就引起軒然大波;

被貼上「<strong>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

人類登月最經典的一張照片,就是宇航員在月球表面插上美國國旗的一刻。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而恰恰,本片把這一段略過去了。

星條旗只存在於背景信息裡,就這麼一丟丟。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真的是一點愛國意識都沒有啊!

這種高光時刻,國旗當然!必須!要特寫嘛!


而高司令的一番言論,更是火上澆油。

他在威尼斯電影節採訪時說,這次登月「不僅是美國人的,也是全人類的成就」,後續還說「我認為我飾演的<strong>阿姆斯特朗當時並沒有將自己視作一個美國英雄。」

這些話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美國參議員 Marco Rubio 直接嗆聲這部電影「瘋了!」。

「錢是美國人花的,火箭和技術是美國人造的,宇航員也是美國人,這又不是聯合國的行動」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你把人民放哪裡了?

登月又不是你阿姆斯特朗一個人的成就,都不能讓美國國旗露個臉麼?

川普對此極為不滿,不惜呼籲美國人民抵制該片。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立馬說,這不是政治表態,「我想跟觀眾分享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任務裡<strong>不為人知的一面

,尤其是他在最著名的幾小時裡的所思所感。」

也就是說,那些插旗子在月球跳來跳去的歡樂場面,媒體已經報道足夠多了。

現在,導演想要略過那些「俗套」,給你一個全新視角。

不過犀利的旁觀者早已看出端倪,《好萊塢報道》的影評人 David Rooney 一針見血,「這部影片最值得注意的,是<strong>它拒絕讓這場里程碑的事件,陷入一種極端愛國主義的自我慶祝裡」。

絲毫不給你自嗨的機會。

這就要回歸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以阿姆斯特朗極其<strong>私人化的視角,親歷整個登月過程。

所以整部片子裡有很多第一視角的鏡頭,不停抖,不停抖。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登月前經歷了什麼,踏上時是什麼樣的心態,以及停留在月球表面短短 2 個半小時裡,他腦海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現實中,阿姆斯特朗又是出了名的「<strong>大悶蛋」,在一生中行事低調,性格內斂,很少有人知道他真實的心跡。

從頭到尾我都沒咋見過他開心大笑過。

大部分表情是這樣。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當他還是海軍飛行員時,一次任務中差點飛機失事。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出來時表情這樣。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上司跟他說,阿波羅 11 號希望你來指揮,它一邊洗手一邊<strong>輕輕點了下頭「OK」。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阿波羅 11 號登月之前,召開記者會。

記者問「當你知道你要指揮這次飛行任務時,當時有沒有很驚訝,大喜過望?」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他只是淡淡回一句「我很高興」。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另一個宇航員開玩笑說,自己將會帶點珠寶到月球上,這樣以後老婆就有機會炫耀了。

到阿姆斯特朗時,他雙手緊握,「<strong>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多帶點燃料」。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strong>他似乎永遠都處在一種深思熟慮的狀態。

<strong>他一點都不像我們印象中的英雄人物那麼熱血澎湃,那麼豪情萬丈。

我們都知道 60 年代冷戰高峰時期,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太空軍備競賽,爭取高空致勝權。

起初,蘇聯領先,實現了把宇航員送往太空以及艙外行走。

肯尼迪上臺後,發起了登月計劃,舉全國之力成立了 NASA,從零追趕蘇聯了,勢必 10 年內登月。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演講「<strong>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它容易,恰是因它困難」。

然而就在全國如臨大敵群情憤概時,肯尼迪遇刺。

再加上,事故頻發。

當我們在驚歎人類登月的偉大時,往往會忽視了這背後<strong>無數次失敗的瞬間。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阿姆斯特朗在飛往月球的旅程裡,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不斷地遭遇事故,死亡。

他早年時期,幼女<strong>凱倫因患有腦瘤死亡。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當他還在愛德華空軍基地時,<strong>一年裡死了四名飛行員,夫妻倆一整年都在一場場的葬禮中穿行。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對於阿姆斯特朗個人而言,日常測試和飛行就是玩命。

在執行「雙子星座 8 號」對接軌道任務時,載人艙出現重大問題,控制不住地快速旋轉,宇航員幾近昏厥,命懸一線。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當時地面指揮中心<strong>幾乎認定阿姆斯特朗死定了,把給他妻子簡妮特的通訊盒切斷。

誰料阿姆斯特朗堅挺到最後一刻,穩住了載人艙。

1967 年,<strong>阿波羅 1 號在例行測試時,指令艙發突發大火,當時艙內有<strong>100% 的純氧。

短短 12 秒內,電線短路擦出的火星,迅速變成巨火,繼而<strong>爆炸。

三名宇航員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strong>被活活燒死。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這麼多頻發的事故,源於航空探索初期的<strong>簡陋條件和缺乏經驗。

簡妮特(克萊爾·芙伊 飾)有一場爆發戲,罵這群地面控制中心的人不過是「<strong>擺弄模型的小孩」,根本掌控不了任何事情。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雖然是氣話,但也罵地有點道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時 NASA 裡的工程師,<strong>大多是本科畢業一兩年就進來的。

比如當時指揮降落的分指揮官 Bales,不過才 25 歲。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NASA 歷史專家,前美國空軍飛行員 Bill Barry 說「我希望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后能認清一個事實,<strong>那就是 50 年前發生的這件事並不是光鮮亮麗的。它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要求無數人為此做出犧牲。」

本片的主題,與其說是「登月」,不如說是「<strong>失去」。

影片末尾沒有將鏡頭看向星條旗,那麼看向哪裡了呢?

阿姆斯特朗把<strong>過世女兒凱倫的手串,放到了月球上。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鏡頭望向了他的臉,看似平靜的臉上<strong>淌滿淚水。

此刻他的內心可能是這麼想的,「<strong>爸爸把你葬在月亮上了。」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我們都會背——

「<strong>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strong>這一大步,包含人類的智慧、才能和勇氣,也指向那些消失在塵土和烈火中的無數優秀的魂靈。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有趣的是,至今還有人質疑美國登月是騙局,阿姆斯特朗只是個演員。

他們不相信國旗在沒風的月球上,依然是飄著的;

他們認為五十年前能登月,現在早該登陸火星了。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這些陰謀論者不知道的是,登上月球的不止阿姆斯特朗一個人,也不止那一次。

其實一共登月六次,分別是阿波羅 11 號,12 號,14 號,15 號,16 號,17 號。

迄今為止,月球上共被插上了 6 面國旗。


<strong>而這背後的犧牲,在這些陰謀論者眼中,都不過是表演。


被貼上「反美」的標籤,大加撻伐,和美國總統抵制,這部大片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