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昨天連刷了兩部,《海王》散場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吃了個漢堡,就又衝進了影院,看這部曹保平導演的<strong>《狗十三》。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狗十三》5年前就拍完了,之所以現在才上,並不是犯了啥忌諱(我對比了一下資源,沒有任何刪減),<strong>而是製片人兼導演曹保平判斷當時的市場不會接受這個題材,就捂到了今天。

放到五年前,這片子頂頭了也就1000萬票房,現在一天就達到了,曹導還是挺精明的嘛。

這個片名有些讓人費解,<strong>“狗”指的是叫愛因斯坦的小狗,“十三”指的是女主人公的年紀,這是部“以狗窺人”的青春電影。

同時這個片名又像句髒話,之前有張海報,那個“十三”被寫成“13”,按照網絡習慣,可以叫<strong>《狗B》,雖然是句戲言,但我想編劇也隱隱的有此意,因為故事講的就是這“狗逼”的生活。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strong>張雪迎扮演13歲的初中女生李玩,現在張雪迎是備受矚目的影壇小花,拍此片的時候她才15歲,本身就是初中生,一臉的青澀稚嫩。

一開篇是她正對鏡頭的一段自白,首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牙箍,這個東西就是個象徵。<strong>所謂的青春少年,就是渴望自由,卻也被時刻被“箍”住的生活。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她接下來嘮了兩句<strong>“平行宇宙”,因為最近正在上物理興趣班,她就對這個理論很好奇,說如果存在平行宇宙,那一切遺憾都可以在另一個時空裡獲得彌補,<strong>人總是想魚與熊掌都攬在懷中,能兩全其美該多好啊!

《狗十三》的情節可以說非常平淡,<strong>這部青春片裡沒有墮胎、沒有離家出走、沒有撕逼,但卻暗流洶湧,讓人時不時的打下冷顫。

李玩在學校是個成績中等偏上的孩子,短科是英文,老師把她爸叫到學校,說希望她參加口語小組,李玩想去學物理,但爸爸強扭著給改成了英語組,出來後小姑娘就不樂意了,與父親治氣。

老爸為了安撫女兒,就偷偷的買了一隻小狗送去,李玩給小狗起了個洋名:<strong>愛因斯坦。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還有一個背景,李玩的父母早已離婚,她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爸再婚,這時也剛生了個男孩。<strong>李玩的母親在片中始終沒有提及,但卻被導演安排在最後的大高潮上,非常精彩,我後面會說到。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父親在新家住,久而久之李玩和小狗就有種相依為命的感覺。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故事裡還有一條暗線,父親與新妻子生了男孩後,不知道該怎麼告訴李玩她突然多了個弟弟。所以父親就找了李玩的姐姐李堂來家裡住,除了可以幫女兒補習英文,還能順便探知她的情緒,找合適的時機告訴她。

李堂比李玩大幾歲,還交了個帥氣的小男友,三個人就經常約著一起玩。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青春期是性萌發的年紀,李玩看著男孩給姐姐買的Bra,就不自覺的審視自己的身體,<strong>楊德昌早年一部叫《指望》的短片中,也出現了一模一樣的鏡頭。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這時候敘事的第一個轉折點出現了:<strong>爺爺去買菜時,光顧著挑東西,把愛因斯坦給遛丟了。

李玩回到家,老爸小心翼翼的把這個消息告訴她,孩子立刻就崩潰了,奪門而出去找狗。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這一段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李玩太無理取鬧,為了找狗還把爺爺給推倒在地崴傷了腳,<strong>我看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但我馬上意識到自己是以成人的眼睛去評判的。

<strong>在李玩的心中,愛因斯坦不只是一條狗,還是她孤獨生活的伴侶。

想一想,自己十幾歲的時候犯的混一點兒也不少,有次我爸氣的結結實實扇了我個大嘴巴子,現在想想好笑,<strong>但那個年紀的孩子不就是這樣麼?覺得自己的事兒比天大。

李玩在屋裡放著重金屬歌曲把自己隔離,窗戶上寫滿愛因斯坦的名字。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家裡人沒辦法,只好想了個招,又去買了只一模一樣的狗,騙李玩說找到了,<strong>這時成人與少年的世界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碰撞

,李玩堅持說這不是愛因斯坦,大人在騙她;而大人們覺得不就是條狗,差不多行了,娃不要再鬧,<strong>這段戲的音樂有點驚悚片的意味。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苦悶的李玩去找姐姐男朋友喝酒,男孩安慰她,說了句臺詞:<strong>“以後這種事兒還多著呢”。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這時奶奶很著急,就去找她,當李玩拿著酒瓶子晃晃蕩蕩的回到家,父親徹底發飆了,狠狠的教訓了她一頓,帶著她去找奶奶。<strong>回到家後,李玩又流血又流淚,去浴室洗澡,這段戲真是揪心啊!等李玩出來,父親卻讓她坐在自己腿上,向他道歉,李玩全程一句話也沒說。<strong>成人的世界,讓她困惑。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接下來的事情她就更不懂了,在自己考了全年級英語最高分後,父親答應帶她去看天文展,但在之前卻必須去參加一個生意酒局,為了領導的雅興,還讓李玩陪著喝酒,要知道之前因為喝酒她被老爸好一頓K。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李玩不斷催促著說展覽快關門了,但老爸充耳不聞,李玩最後只好自己跑去,這時展覽正好結束,<strong>李玩覺得成人的世界好虛偽,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

有句大家現在經常說的話:<strong>“成人只看利弊,而孩子才講對錯”,李玩就是那個講對錯的孩子。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狗十三》裡確實是有無奈與批判,比如諷刺了那些在酒桌上高談要多讀聖賢書,實際卻不學無術的大人。

<strong>但如果你認為這是一部單純批判成人世界骯髒、揭露人性偽善的作品,那就把《狗十三》看小了。

我對批判色彩濃厚的電影一直都不喜歡,<strong>因為這個世界很複雜,導演不能、也不應該成為高高在上的評判者(當然可以隱形的表達態度)。最高級的導演從不呵斥,而是展示,<strong>挖掘那些我們平時忽略掉的東西,賦予它們全新的意義。

應該說《狗十三》做到了,<strong>我看《烈日灼心》看《追兇者也》沒有服導演曹保平,但這部電影讓我服了。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這是個極難處理的劇本,<strong>最要命的是沒有戲劇衝突,完全靠人物的情緒去引領。前半段稍顯瑣碎,從李玩喝酒歸來的地方開始逐漸帶入,張雪迎的演出不說多麼的優秀,至少是非常合格的。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strong>只有成熟的導演才敢接這樣的劇本。

《狗十三》是個大部分時間平平淡淡,在某幾個點上會猛錘你幾下的電影,讓我想起去年的《海邊的曼徹斯特》,<strong>前面那些看似無心的戲,都是在暗暗積蓄力量。

當姐姐的男朋友說喜歡上李玩的時候,李玩轉過頭去,輕描淡寫的說了之前男孩說的話:<strong>“這樣的事兒,以後還多著呢”。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這句臺詞出現兩遍,第一遍雖然是男孩說的,但他其實不懂,<strong>而李玩卻真正的懂了。

接下來那個橋段更是精彩,李玩獲得了省物理競賽一等獎,全家人去餐館慶祝,一個叔叔不知道愛因斯坦已經死了,沒有死活眼的點了一盤狗肉,李玩一看就呆住了,全家人也面露難色,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strong>下面李玩就把狗肉給,吃了。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strong>這連續的兩段絕不單純是批判,相反的,它讓我感受到一種成長的力量。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很多隱性的精神傷害,有時候你連誰傷害的你都說不清。

<strong>因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

我現在有了孩子,能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對娃娃教育的理念是,保護他不受到任何身體傷害,但讓他在精神上接受循序漸進的打擊,他要慢慢明白,這個世界並非漆黑一團,但也不是到處灑滿陽光,電影裡的臺詞就是我經常對我兒子說的話:<strong>“以後打擊你的事兒,還多著呢”!

李玩把狗肉吃了,並不代表屈服。相反,我覺得她找到了對抗這個世界、保持真我的辦法,<strong>那就是快點長大,變得獨立,與其哭天抹淚的說著成人世界對自己的摧殘,不如讓自己強大,她吞嚥狗肉的嘴角,是倔強的力量。

我一直都相信,想拒絕那些你討厭的東西,<strong>唯一的辦法是讓自己有拒絕與選擇的權利

,這種權利是需要拼盡全力、流血流汗去爭取的。李玩明白了這個道理。

<strong>而曹保平接下來又來了個反手一擊,成人世界看起來偽善而充滿謊言,真的是這樣麼?

當宴會結束,父親帶著李玩回家,前妻打來電話,父親說感謝你給我生了這麼個好女兒,這是全片中唯一一次提到李玩的母親。掛掉電話後,李玩問父親:<strong>“你和媽媽當時是怎麼開始的”?接著她把車載電臺打開,裡面正在播放姜育恆的那首名曲《再回首》。

這時候父親突然捂住女兒的眼睛,淚如雨下,說自己不是個好父親。<strong>這一段真是太棒了,惹得我這個大老爺們在影院裡哭的像個傻逼。

《狗十三》,一部直擊心靈的電影,只看到批判就小看了這部電影

成人與孩子的世界是隔絕的,我父母那一輩人遇到生活中的問題,從來不會問我的意見,他們覺得我個小屁孩兒懂什麼,同樣的,作為報復,我的秘密也不會告訴他們,<strong>我從來也沒問過我爸我媽當初是怎麼認識的。

所以,這麼一句看似很家常的話,才會讓父親淚奔,他下意識的捂住女兒的眼睛,不希望讓她看見自己的脆弱。

<strong>前面的所有鋪墊,就是為了和解的一刻,這才是一部高級作品該有的樣子!

曹導安排的結局也頗可玩味,李玩在溜冰場上看著年幼的弟弟在學滑冰,他扶著個板凳,不斷的摔倒又爬起來。

<strong>這個孩子還不懂什麼叫成長,等他學會迎接傷害,就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