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拆掉思維裡的牆》| 劉家琦解讀

在本書中,古典從巴菲特先投資後買房的故事講起,為你深入分析一個人在思想、事業和個人生活這3個層面可能存在哪些侷限,如何才能打破這些侷限,走向更加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古典會帶你撥開重重迷霧,為你的思維模式、工作求職和家庭生活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指導方案。

核心內容

限制我們人生髮展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維裡的牆,也就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優劣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在事業上,一個人要努力尋找內心的基線,正確地看待簡歷和其他求職方式的作用,投資自己的長遠發展。人生的快樂和幸福應該自己做主,學會掌控者模式,活出自己的幸福,而不要聽從別人擺佈你的人生。

今天為你解讀的是《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一個人在思想、事業和個人生活這3個層面可能存在哪些侷限,如何才能打破這些侷限,走向更加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我們設想一下,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他二十五六歲,大學畢業以後在北京打拼了幾年,家境不錯,工作穩定,自己的積蓄加上父母的存款一共有300萬左右,跟女朋友感情也很好,雙方父母都見過面。這時候你覺得他最應該做的是什麼?是趕緊買一套房然後結婚對不對?但是有一個人臨過類似的選擇,卻不是這樣做的。他結婚前有一筆積蓄,但是沒有買房,他跟未婚妻說:我給你兩個選擇,用現在這筆錢買個小房子,或者讓我去投資,過幾年買套大的。未婚妻說好,我相信你,我選第二個。所以他們租了個兩室一廳就結婚了。第2年生了女兒,還沒買房。結婚第4年,年輕人成了投資公司的合夥人。到了第6年,他買了套一般般的房子,全家人住了進去。到他結婚10週年,也就是32歲的時候,賺到了第一筆100萬美金。但他不準備把這筆錢用來買更大的房子,想接著做投資。到了他87歲的時候,也就是2017年,他的淨資產達到了73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四。這個人是誰呢?就是股神巴菲特。如果當年他的妻子蘇珊選的是買房子,如果巴菲特選擇投資一套房子,而不是投資他自己,可能他這一生都不會有今天這樣大的成就。即便是股神這樣的天才,也需要10年的發展時間才能一飛沖天。從我們普通人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套房子可以消滅一個夢想,消滅一個巴菲特。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這就是古典在《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裡,給我們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年輕人有了錢,就一定要急著買房嗎?為什麼不去好好投資你自己,讓你自己更值錢呢?從這個故事開始,古典會帶我們撥開重重迷霧,一點一點打破你的思維侷限,為你的思想、事業和家庭生活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指導方案。

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出:限制我們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維裡的牆,也就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優劣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在事業上,一個人要努力尋找內心的基線,正確地看待簡歷和其他求職方式的作用,投資自己的長遠發展。人生的快樂和幸福應該自己做主,學會掌控者模式,活出自己的幸福,而不要聽從別人擺佈你的人生。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來為你詳細講述書中的內容。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3個重點內容。

第一個重點,是我們人生的侷限不在於世界的邊界,而在於我們思維裡的牆,也就是我們心智模式的侷限。擁有更完善的心智模式,才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第二個重點,是關於工作問題,你要努力尋找你內心的基線,正確看待簡歷和求職的關係,想要在職場上獲得長遠的發展,年輕人可以考慮首先投資自己。

第三個重點,是人生的快樂和幸福都由你自己做主,一個人應當進入掌控者模式,擺脫受害者模式,活出自己的幸福,而不要活在父母設定好的劇本里。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第一部分

好,我們就先來看看第一個重點內容:我們經常以為,我們親眼看到的就是事實和真相。如果我們碰了壁、倒了黴,那是因為外部條件還不夠好,限制我們的是世界現在的樣子,是物質文明現有的發展水平。而古典認為,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東西。真正限制我們的不是現實世界中觸摸到的牆,而是思維裡看不見的牆,也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其實就是一套我們大腦內部的程序,就像電腦裡的Windows系統。人腦和人腦的物理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因為系統軟件的不同,運行起來的效果就會有巨大的差距。人和人智商的差別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大,現在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一位美國的數學家,他的智商達到了250-300,但是也只有正常人的兩倍多一點。可是人和人在能力上的差距可不是一倍兩倍可以形容的了。怎麼來解釋這個現象呢?與其說是智商的差距,不如說是人和人心智模式的差距。

那什麼是心智模式呢?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從而決定我們如何去行動的一套思維模式。舉幾個例子:早上起了床,你是先刷牙,還是先洗臉?洗漱完是在家吃早餐,還是在路上買了邊走邊吃?到了單位,見到老闆,你是熱情洋溢地跟他打招呼,還是遠遠看見他就躲著他走?自己有了一些積蓄以後,你是打算把錢存在銀行,還是放在手機理財軟件裡,還是準備炒股票、買車、買房呢?如果你每個月掙的錢足夠養活一家人,你是希望你的太太繼續工作,還是讓她專心致志地做一個全職媽媽呢?所有這些我們看得到的行為和決策,都會造成各種可見的結果,有好的也有壞的。

作者給我們歸納出了心智模式的3種來源:直接經驗,間接經驗和推理歸納。心智模式的第一種來源,直接經驗,就是我們對世界的直接體驗和觀感,小時候被狗咬過的人,長大以後對狗抱有恐懼心理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從小和狗狗親如一家,和爸媽一起撫養過、親近過小狗的孩子,長大以後對狗也往往比較友善。心智模式的第二種來源,間接經驗,就是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的經驗,比如很多人說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久而久之我們就信以為真,自己和法國人、德國人打交道的時候也會抱有這樣先入為主的成見。但是我們反過來問:難道這世上就沒有一個浪漫的德國人和一個嚴謹的法國人嗎?顯然間接經驗也有它的侷限所在。心智模式的第三種來源,就是推理和歸納,有很多人會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性格問題,不容易取得大的成就。聽起來好像是有些道理,別人家的孩子從小都是在父愛和母愛雙全的環境中長大,而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可能只體會過來自父親或者母親的關愛。但是這種推斷真的成立嗎?有很多取得巨大成就的名人都來自單親家庭,遠的有孔子、孟子、成吉思汗,近的有魯迅、胡適和老舍,在外國,我們熟悉的牛頓、安徒生、馬克吐溫、卓別林、薩特、奧巴馬,都是在青少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失去了父親,但是他們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可見我們日常的推理和歸納得出的心智模式也有它的侷限所在。

既然這3種來源都會造成我們心智模式的侷限,是不是我們就沒有辦法破解掉這些侷限,得到我們想要的人生了呢?當然是有辦法的。作者指出:心智模式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雖然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過去,但是我們卻能改變我們對過去的看法,進而對我們的行動和決策產生積極的影響,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他舉了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例子:一般人都認為,出身貧寒、體弱多病、文化水平低,這三件事只要攤上一件,這輩子想要出人頭地就沒有機會了,但是松下幸之助很不幸,這三件事他都趕上了,可他卻一點也不悲觀,他覺得託貧窮的福,自己很小就會做擦皮鞋、賣報紙這些苦工,得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而正因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才會重視鍛鍊身體,到了老年也能保持強健的體魄;他小學都沒有畢業,所以他才會特別重視學習,一生中不斷地向各種各樣的人請教,提升自己的認知。你看,松下老先生的心智模式特別的了不起,就在於他看待過去的視角和大部分人都不同,這種模式幫助他積極地籌劃未來,把過去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未來的有利因素。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不斷地升級自己的心智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第二部分

好了,上面為你講述的就是第一個重點內容:在思想層面上,心智模式的好壞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認知和行動,進而影響我們人生的高度。說完這個,咱們接下來說第二個重點內容:怎樣找到好工作?怎樣看待職業發展和買房之間的關係?在這兩件事情上,人們的心智模式可以說大相徑庭,有些人說一定要堅持才能熬出頭,不能三心二意,有些人說你一定要多嘗試,多體驗不同的行業和職業,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些人說簡歷一定要做好,簡歷都做不好怎麼能找到好工作呢?還有人說年輕人找到好工作賺了錢,一定要先買房,貸款也要買,不然沒有女人願意跟著你。而作者認為:你不必傻傻地期待從一而終,也不應該沒完沒了地跳來跳去,而要尋找你內心的基線。如果你敢於追求,有目標感,即便不海投簡歷,也能成功入職你心儀的公司。年輕人有了錢,首選可以是投資自己,而先不急著買房,買房買的是你內心深處的安全感,過早買房有可能會讓你失去一些自我發展的大好機會。

在職業選擇上,作者認為,要努力去尋找自己內心的基線。什麼是尋找內心的基線呢?就是當你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時,先不要急著做出選擇,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嘗試、去觀察,看看在這個領域當中,什麼樣的選擇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漸漸地積累經驗,調整你的預期,設定一個你能欣然接受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基線。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避免你後悔,二是避免你錯過。“後悔”就是經歷得太少,還沒有好好做比較,就著急做出了選擇,結果後來看到了好的機會,一時又不能跳槽,後悔不已;而“錯過”就是明明已經遇到了好工作,卻總是貪心,想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結果沒有抓住,錯過了好工作。那問題來了:我們應該怎麼選擇才剛剛好呢?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個王子,有100個波斯的公主來向你求親,每個公主都帶有一箱彩禮。你只能娶走她們當中的1位。她們只能和你見一次面,打開箱子讓你看一看。你要立馬回答是不是願意娶她,如果不願意,公主扭頭就走。試想一下,如果你一開始就著急選了人,結果發現後面還有好多更有錢的公主,一定會陷入後悔模式;如果你耐著性子看到最後一個,結果很可能錯過最好的公主。怎麼辦呢?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你應該這麼選:把前面37個公主當做觀察樣本,誰也不選,只做一個判斷:看其中最好的彩禮能值多少錢?而剩下後面的63個人,只要有一個能超過這個數額,立馬就做出選擇,這是最科學的一種解法。這個過程,就是先尋找內心的基線,一旦後來的機會超過了基線的水平,馬上做出選擇。找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年決定找工作,那你應該拿這一年前37%的時間作為觀望期,儘量多地參與實習和兼職,劃出一條你能接受的基線,過了這段時間再正式找工作,一旦有看好的職位,超過了你的基線水平,立馬出手,絕不猶豫。這樣既不會因為倉促簽約害怕後悔,也不會因為一直觀望擔心錯過。

在求職過程中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弄清楚簡歷和入職的關係。成功入職並不一定需要簡歷,如果你目標感夠強,願意嘗試其他方法,也是能夠得到心儀的工作的。作者指出了一個重要的門路,就是進行職業訪談。通過訪談,你可以接觸到業內的優秀人士,瞭解一個職業,同時也是求職的好方法。你可能擔心這些優秀人士會拒絕你的訪談請求,其實只要你勇敢去嘗試,總會有人原意接受你的訪談,因為優秀的人才都有一個共同的優秀品質,就是樂於幫助別人。作者的職業規劃班上就有一個學員叫小周,她是通過職業訪談求職的高手。她先跟別人約時間,訪談的時候總會問兩個問題:如果我這樣一個人想要進入這個職業,您會給我什麼建議呢?還有,什麼時候,我會知道我能勝任這樣一份工作?如果前期跟人家談得好,對方會給她提一些關鍵意見和硬性要求。接下來的幾周裡面,小週會經常跟對方溝通,給他們看一看自己的計劃書,聽聽對方專業人士對計劃書的看法。3個月後,她帶著簡歷和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富有針對性的案例,來應聘這家公司了。結果可想而知,應聘非常順利,因為她已經把自己定製成了這個企業對口需要的人才。這樣目標感強的人,有針對性地進行一輪職業訪談,能夠勝過10份精心設計的簡歷。

最後,說到職業發展和買房之間的關係,作者的建議是: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有更大的發展,可以先不急著買房,年輕的時候多投資自己,讓自己更值錢,如果早早買了房,每個月還房貸的壓力,可能會大大壓縮掉一個人參加各種培訓課程、提升自我能力、通過各種社會活動積累人脈的支出。更關鍵的是,一個有房貸壓力的人,他跳槽和創業的風險就會特別高。很多人跳槽之後,試用期的收入並沒有在原來單位長期穩定下來的收入高,所以買了房的人會擔心如果跳了槽,可能一段時間內的薪水都不夠用來還房貸的,很可能因此錯過一個好的工作機會;而沒有房貸壓力的人,可以輕鬆上陣,一次次抓住好的機會,去更大的平臺鍛鍊自己,施展自己的才華。一開始我們講到巴菲特年輕的時候不買房,而專注於投資的例子,就是想說明,敢闖敢幹、志在四方的人,不要輕易被房子束縛。有目標感的人,能夠不被所謂的安全感迷惑,不急於追求所謂“安定”下來的生活,因為你的生命不止於此。連地產大亨王石都說:“那些事業還沒有定型,還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我建議你們,40歲之前租房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當然,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具體情況來做決定,因為買房這件事既可以當作資產配置,也可能是職業發展中的一個限制因素,要做全面綜合的考量。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第三部分

好了,上面為你講述的就是本書的第二個重點:在事業層面上,尋找自己內心的基線,進行職業訪談,投資個人的長遠發展,都是優秀的人才應當具備的心智模式。下面,來為你說說最後一個重點:在個人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層面上,你的快樂和幸福可以由你自己來做主。過去人們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快樂不快樂不是你說了算的。如果你想獲得幸福,一定要多聽爸媽的話,爸媽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按他們說的做你就能獲得幸福。而作者認為:只要你擺脫受害者的模式,快樂就是你能做主的事情。真正的幸福不是老老實實接受父母的規劃,而是你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實現自我,父母也會真正地快樂。

關於快樂,作者指出:很多人的生活陰晴不定,偶爾快樂,卻常常痛苦,原因就是他們一直沒有擺脫受害者模式。他們覺得自己心情變得不好,一定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自己的原因。他們以為換個環境,就能改變生活,於是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從這個人身邊換到那個人身邊,卻並沒有更加幸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跳出這種模式,真正掌控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沉溺在受害者狀態裡呢?因為很多人都會享受這個過程。他們可以推卸責任、保住自己的面子,比如小孩子考試不及格,他覺得不是自己不好好學,而是老師講得不好;大人有時候工作沒有按時完成,不是不求上進,而是昨天任務太多,太累了。受害者喜歡把一切責任都推卸出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結果他們活在自我欺騙的謊言裡,一事無成。另外,受害者因為自己被欺負過,所以欺負別人的時候也感覺理所應當,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一樣,然後就可以安心做壞事了。受害者還可以利用受害來輕鬆獲得別人的同情和幫助。比如有些女孩子知道自己假裝可憐無助,就會有男生來主動幫忙,結果是自己只會懶惰、撒嬌,一旦沒人幫自己解決問題,就會怨恨整個世界不來救她。這樣的受害者模式,放棄了自己能做主、能掌控的部分,把自己生活的喜怒哀樂都交給別人做主,結果就是害人害己,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作者認為,要獲得真正的快樂,一定要擺脫受害者模式,進入掌控者模式,掌控你自己的人生。任何人在面對不公、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如果能夠不抱怨、不推諉、不妥協,掌控自己的生命,努力解決問題,就能夠掌控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可以改變他人的生命,走向真正的成功和快樂。

關於幸福,古典認為,沒有人能代替你感受到幸福,你的幸福是獨一無二的,不是父母或者任何人能為你設計出來的。不要活在父母為你設定好的劇本里。如果你只會按父母的安排去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其實過得並不幸福,連帶著父母也會覺得虧欠了你。這是一場雙輸的遊戲。如果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即便一開始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當有一天他們看到你對待生活充滿了熱情、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樂,他們也會為你感到由衷地高興。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今日思考:你是怎麼看待“思維裡的牆,也就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優劣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的?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下你的思考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