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省考參公人員?編制和待遇依據什麼?

<strong>一、什麼是參公人員?

參公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的簡稱。 主要分為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參公機關人員一般指的是共青團婦聯工會群團組織,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但是性質依然是參公人員;另外一類是參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一般是某個行政機關的二級機構,編制一般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待遇參照公務員

什麼是省考參公人員?編制和待遇依據什麼?

<strong>二、兩者區別

參公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簡稱,待遇參照地方公務員標準,主要有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人員兩類人員。

1、參公人員錄用、考核、晉級、工資待遇、福利與本地區公務員基本相同,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 法》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約束;

2、參公事業人員仍然保留事業單位編制,沒有列入行政編制,本身不是“公務員”身份(廣東,浙江,山東等除外),因為受編制限制,個別省份及地區參公事業人員不允許與行政機關相互流通。參公機關人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可以與行政機關人員相互流通。

必須是填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登記表》、經人事部門批准的人員,才是參公人員;

那些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工作人員,不是參公人員,他們依然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工勤人員。

省考有公務員考試,也有事業人員考試。而公務員考試中,還有參公人員考試。許多人分不清,考的明明是公務員,怎麼變成了事業編制。

其實,在公務員序列中,除過政府工作部門外,還有黨委、人大、政協、群團機關等,都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但卻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被稱為參公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那就是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雖然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卻同樣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也被稱為參公人員。

雖然是參公人員,但兩者的差別卻非常大。對於黨群機關來講,由於其承擔的職能性質,以及使用的編制,都和政府組成部門類似,雖然是參公人員,但和政府部門的公務員沒有什麼區別,可以進行互相交流和調動、提拔晉升等,沒有任何障礙。機構改革中,黨政部門的改革是同步進行的,群團也在推進改革,這類參公人員身份不會改變,待遇不會改變,基本不受機構改革影響。

但是,事業單位的參公人員,卻大不相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在黨政機構改革的同時,將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相應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沒有了行政職能,也就沒有了參公依據,除了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比較特殊外,其他事業單位不再參公。事業單位已經登記為參公人員的,保留身份和待遇,以待進一步深化人事改革。事業單位參公人員中的軍轉、省考、群團、選調生等六類人員,可以在機構改革人員轉隸時,自由調任到黨政公務員崗位,前提是有空缺的崗位和編制。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編制,要求既不能突破編制總數,也不能趁機構改革增加編制,參公人員隨職能轉任公務員,機會非常稀缺。

因此,參加省考時,一定要看清楚公告內容,對個人身份、編制使用、崗位等情況要掌握瞭解清楚,不能稀裡糊塗報考,到崗了發現一切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既不是行政編制,也不是公務員身份,辭職另考不僅耽誤時間,還有諸多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