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一間間茅草房,星星點點閃爍著螢火蟲般的光亮。

一股股艾蒿的清香,穿過窗靈,溢滿農家小院,溫馨,醉人。

這馨香——來自農戶家點燃的火繩。

火繩,現在城市裡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是農村裡的年輕人恐怕知道的也不多了。

火繩就是用艾蒿搓成的繩子,陰乾後把它盤起來,用的時候點燃,利用它燃燒發煙,用來驅除蚊蟲,也可以用來引火。火繩的直徑大約有兩公分粗細,按卷盤的,一盤火繩大約四五斤重。因為東北這地方到了夏天蚊蟲特別的多,特別是到了秋後,蚊蟲叮人更是厲害。為了不讓蚊蟲叮咬和驅趕蚊蟲,人們就發明了火繩。用火繩驅趕蚊蟲是最簡單最經濟實用的辦法,而且是就地取材,艾蒿遍地都有,隨採隨用,永不枯竭。火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用來引火。過去的時候,特別是在東北農村,洋火(火柴)不好買。那時候,每戶農家都沒有多少零用錢,只靠口挪肚攢的或小雞下蛋的錢換點油鹽醬醋什麼的,再買火柴就沒錢了,而且火柴每天都要用,所以是很費的。為了省錢,火繩就是最經濟的火種了。火繩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點燃著,用的時候用嘴一吹就可以把柴草引著,不管是做飯還是抽菸,都是最經濟最實用的火種。

搓火繩的原材料最好是艾蒿,因為艾蒿比較少,所以也有用水蒿子的。艾蒿是藥材,可以治很多種病,味道香甜,好聞,水蒿子沒有啥味道,搓的火繩燃燒快,不抗使。搓火繩的方法很簡單,同搓麻繩一樣,兩三天就可以搓成幾十丈長的火繩。火繩搓好後,纏在一根木棍之上,大約有二尺直徑粗細的一捆。再將木棍懸掛在房檁之上。用火點燃,火繩就不停的燃燒,卻不著明火,如同香菸一樣,慢慢地燃燒,將要接近繩捆時,再將燒著的火繩往下一拽,這根火繩就可以繼續燃燒了。人們在抽菸時只要將火繩頭放在菸袋鍋裡,就可以抽菸了,火繩是新的接陳的,週而復始。那時水蒿也特別多,荒地格子,草甸子到處都有。搓火繩用的水蒿不能等水蒿長得太長,因為水蒿莖稈老化變硬便難以搓繩了。

用火繩雖然能省火柴,但卻有一樣缺點,就是屋裡不能離人,否則火繩燒到繩捆之處便可以引發火災,稍有不慎,很可能引起火上房的大禍。

鄉村散文:火繩

火繩是從什麼年代出現的,是誰發明的,從沒有史料記載。但聽老輩人說,是從宋代開始的。那時候,金兀朮進兵中原,連年征戰,受蚊蟲的叮咬,有的士兵受感染疾病而死。所以金兀朮就叫軍醫採用民間秘方搓成火繩,在每個營帳都點燃火繩驅趕蚊蟲,從而避免了非戰鬥傷亡,而這個辦法一直廣泛傳到民間,被人們大眾所用。這個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也無從考究,但火繩卻是給人們帶來無盡的享受。

我很小的時候,每到夏天,就跟著父親去野地裡採艾蒿,父親背一大梱,我背一小梱。回來後把艾蒿晾在院子裡,等到艾蒿曬蔫了,軟了,父親就找塊坯頭坐在院子裡搓火繩。父親搓,我在一邊給他遞艾蒿,火繩越搓越長,我就在後邊把搓好的火繩盤起來,搓好的火繩,把它們放在陰涼的地方,慢慢的陰乾。如果在太陽下暴曬,火繩就容易乾裂或斷散。一盤盤的火繩都堆放在下屋裡,到用的時候就把它們搬出來。夏天的夜晚,在屋裡點燃火繩,滿屋的艾葉的清香。有了火繩,免受蚊蟲的叮咬,可以睡個安穩的好覺。

那個年月,家家戶戶都用火繩,到了晚上,每個院子裡都洋溢著艾蒿的芳香,那火繩的輕和老人煙袋鍋一會明一會暗的紅紅的碳火,把鄉村的夜晚塗上神秘的色彩。

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紗窗擋住了蚊蟲,打火機普及到了農家,農村的人點火做飯,再也不用火繩了。但是,火繩在那個年代,確實發揮了它的作用,搓火繩的情景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我感嘆:科學發明都是來自生存,中國人是勤勞智慧的人民。

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鄉村散文:火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