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張藝謀時隔30年,再次帶新作品《一秒鐘》去了柏林國際電影節!

而這次我關注的不再是國師,而是《一秒鐘》的男主張譯。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strong>張譯,一個演了22年戲,演技征服無數觀眾的人,還沒紅起來,這是不合理的。

1997年,20歲的張譯如願入伍進入部隊話劇團,算是正式開始自己的表演生涯。

2006年,張譯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士兵突擊》,飾演的是為人本分但卻很要強的班長史今。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那一年,《士兵突擊》很火,使第一男主王寶強的光環太大,遮住了張譯同樣出色的演技。

但這張臉算是給不少觀眾留下印象了。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再次被這個熟悉的面孔所驚豔到,就到了2009年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他在劇中飾演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出身但說話總是很損的孟煩了,這個自稱小太爺的角色被他演活了。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憑藉該角色,他成功獲得了2009中國電視榜“最深入人心電視形象”的榮譽。

之後,再次挑戰全新風格,在《生死線》中飾演了一個博士,斯文的樣子倒是很符合他的氣質。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儘管此時張譯名聲還不大,但在表演上的天賦和努力合作過的影人都看在眼裡。

2012年,張譯第一次在大熒幕上出現,合作黃曉明、張歆藝主演了抗日題材電影《匹夫》。

可惜電影想走西部悍匪風路線,但用力過猛只給人留下抗日神劇的感覺,所以即使張譯演技很出色也只能被忽略,不挨噴就萬事大吉了。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2014年,在陳可辛執導的電影《親愛的》中飾演韓德忠一角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這是肯定也是他本來就該得的。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strong>雖然沒有爆紅,但是沒人敢說“張譯不會演戲”。

而每一個會演戲的人,在拍戲時都喜歡現場即興加戲。

2015年《山河故人》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作為主演的張譯在拍攝時,就曾為自己加戲。

片中張晉生在黃河岸邊教沈濤學開車,卻不料裝在了黃河界碑上,明明很心疼卻還要故作鎮定的張晉生還要說:“跟你說麼事了,德國技術,可結實了。”然後踹了一腳保險槓,保險槓卻掉了!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踹保險槓這場戲就是張譯給自己加的,因為他對角色有自己的理解。

然而往往影視拍攝過程中,演員加戲是很忌諱的一件事。

2016年,《追兇者也》中董小鳳一角再次驚豔了觀眾,再次提名金雞獎後也同時獲得了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稱號。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電視劇不火演員往往很難被記住。

張譯卻做了反面教材,他帶火了一部劇。

《雞毛飛上天》是一部講述改革開放浙商創業史的主旋律電視劇,不被看好的年代劇卻因為張譯的演繹而成為了“爆款”。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30年的時間跨度,從青年到老年,張譯的每一個表情都細微地表現著人物的變化。

<strong>如他而言,為了詮釋這個角色,他“用盡了全力”。

終究,觀眾是看到了他用全力詮釋出的一個鮮活的角色。

時間再到去年春節,張譯主演的《紅海行動》憑藉口碑逆襲。他飾演臨危不懼、思維縝密、責任心強’的蛟龍突擊隊隊長。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人們發現,原來張譯也是個“硬漢”,竟然還如此令人尋味。

但好多觀眾似乎忘了,他本身就是軍人出身!

張譯似乎在這時候真的“紅起來”了!

然而,他本人是極其不喜歡這樣的狀態的。

<strong>“其實,我就是做好我的本分”。

不上綜藝節目,只為了拍更多的好戲,這才是我們電影裡面的英雄

張譯為了本分,十分注意與媒體的距離,他從來沒有參加過真人秀,連採訪都很謹慎。

在他看來,他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就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也不必出現。

<strong>所以,入行22年,張譯還沒“紅起來”。但22年的職業,塑造了那麼多經典的熒屏熒幕形象,這個人我們應該知道。而在摳圖、替身、念數字等劣行盛行的時候,張譯應該“火起來”。忠實於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的“本分”,這樣的演員該在這個時代讓他“爆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