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稅局:下月開始,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附:個稅扣繳申報表填表說明)

<strong>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strong>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

<strong>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8年第56號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現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對非居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公告如下:

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strong>全文內容:

<strong>一

<strong>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strong>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strong>(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執行。

<strong>(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strong>二

<strong>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後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strong>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12月19日

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strong>《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填表說明

<strong>一

<strong>適用範圍

<strong>本表適用於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預扣預繳申報;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以及向納稅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strong>二

<strong>申報期限

<strong>扣繳義務人應當在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將已扣稅款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本表。

<strong>三

<strong>各欄次填寫說明

<strong>(一)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填寫扣繳義務人代扣稅款當月的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如:2019年3月20日發放工資時代扣的稅款,稅款所屬期填寫“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

2.“扣繳義務人名稱”:填寫扣繳義務人的法定名稱全稱。

3.“扣繳義務人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扣繳義務人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strong>(二)表內各欄

1.第2列“姓名”:填寫納稅人姓名。

2.第3列“身份證件類型”:填寫納稅人有效的身份證件名稱。中國公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的,填寫居民身份證;沒有居民身份證的,填寫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或護照等。

3.第4列“身份證件號碼”:填寫納稅人有效身份證件上載明的證件號碼。

4.第5列“納稅人識別號”: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載明的“公民身份號碼”;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稅務機關賦予的納稅人識別號。

5.第6列“是否為非居民個人”:納稅人為非居民個人的填“是”,為居民個人的填“否”。不填默認為“否”。

6.第7列“所得項目”:填寫納稅人取得的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的應稅所得項目名稱。同一納稅人取得多項或多次所得的,應分行填寫。

7.第8~21列“本月(次)情況”:填寫扣繳義務人當月(次)支付給納稅人的所得,以及按規定各所得項目當月(次)可扣除的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其他扣除等。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按照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在該任職受僱單位截至當月可享受的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扣除總額,填寫至“累計情況(工資薪金)”中第25~29列相應欄,本月情況中則無須填寫。

(1)“收入額計算”:包含“收入”“費用”“免稅收入”。 具體計算公式為:收入額=收入-費用-免稅收入。

①第8列“收入”:填寫當月(次)扣繳義務人支付給納稅人所得的總額。

②第9列“費用”:僅限支付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三項所得時填寫,支付其他各項所得時無須填寫本列。預扣預繳居民個人上述三項所得個人所得稅時,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費用填寫“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費用按收入的20%填寫。扣繳非居民個人上述三項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時,費用按收入的20%填寫。

③第10列“免稅收入”:填寫納稅人各所得項目收入總額中,包含的稅法規定的免稅收入金額。其中,稅法規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計的30%部分,填入本列。

(2)第11列“減除費用”:僅限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填寫。具體按稅法規定的減除費用標準填寫。如,2019年為5000元/月。

(3)第12~15列“專項扣除”:分別填寫按規定允許扣除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的金額。

(4)第16~21列“其他扣除”:分別填寫按規定允許扣除的項目金額。

8.第22~30列“累計情況(工資、薪金)”:本欄僅適用於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的情形,工資、薪金所得以外的項目無須填寫。具體各列,按照納稅年度內居民個人在該任職受僱單位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情況填報。

(1)第22列“累計收入額”:填寫本納稅年度截至當前月份,扣繳義務人支付給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的累計收入額。

(2)第23列“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3)第24列“累計專項扣除”:填寫本年度截至當前月份,按規定允許扣除的“三險一金”的累計金額。

(4)第25~29列“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分別填寫截至當前月份,納稅人按規定可享受的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繼續教育扣除的累計金額。大病醫療扣除由納稅人在年度彙算清繳時辦理,此處無須填報。

(5)第30列“累計其他扣除”:填寫本年度截至當前月份,按規定允許扣除的年金(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及其他扣除項目的累計金額。

9.第31列“減按計稅比例”:填寫按規定實行應納稅所得額減計稅收優惠的減計比例。無減計規定的,可不填,系統默認為100%。如,某項稅收政策實行減按6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則本列填60%。

10.第32列“准予扣除的捐贈額”:是指按照稅法及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捐贈額。

11.第33~39列“稅款計算”:填寫扣繳義務人當月扣繳個人所得稅款的計算情況。

(1)第33列“應納稅所得額”:根據相關列次計算填報。

①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填寫累計收入額減除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其他扣除、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

②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填寫收入額減去減除費用、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

③居民個人或非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填寫本月(次)收入額減除可以扣除的稅費、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

④居民個人或非居民個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填寫本月(次)收入額減除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

⑤居民個人或非居民個人取得財產租賃所得,填寫本月(次)收入額減除允許扣除的稅費、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

⑥居民個人或非居民個人取得財產轉讓所得,填寫本月(次)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允許扣除的稅費、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後的餘額。其中,適用“減按計稅比例”的所得項目,其應納稅所得額按上述方法計算後乘以減按計稅比例的金額填報。

(2)第34~35列“稅率/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填寫各所得項目按規定適用的稅率(或預扣率)和速算扣除數。沒有速算扣除數的,則不填。

(3)第36列“應納稅額”:根據相關列次計算填報。 具體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4)第37列“減免稅額”:填寫符合稅法規定可減免的稅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填寫本年度累計減免稅額;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以外的所得或非居民個人取得各項所得,填寫本月(次)減免稅額。

(5)第38列“已扣繳稅額”:填寫本年或本月(次)納稅人同一所得項目,已由扣繳義務人實際扣繳的稅款金額。

(6)第39列“應補(退)稅額”:根據相關列次計算填報。

具體計算公式為:應補(退)稅額=應納稅額-減免稅額-已扣繳稅額。

<strong>(三)其他欄次

1.“聲明”:需由扣繳義務人簽字或簽章。

2.“經辦人”:由辦理扣繳申報的經辦人簽字,並填寫經辦人身份證件號碼。

3.“代理機構”: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扣繳申報的,應當填寫代理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並加蓋代理機構簽章。

<strong>四

<strong>其他事項說明

本表一式兩份,扣繳義務人、稅務機關各留存一份。

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明年單位發工資個稅不再按月算!

<strong>五

<strong>新個稅1月1日正式執行,附專項扣除17問,千萬別錯了

<strong>1.減稅紅包不小,附加專項扣除何時可以真正實施呢?

根據安排,徵求意見期過後,經過修改完善並提交國務院討論,這些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

<strong>2.收入沒達到5000元起徵點的可以抵扣嗎?

目前,扣除"三險一金"等項目後,個人收入沒有達到5000元起徵點的人群還不需要繳納個稅,暫時就不會涉及到扣除問題。

<strong>3.專項扣除都需要納稅人自行申報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專項附加扣除的辦理方式,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時辦理。

簡單說,納稅人可以提供相關信息,由單位代扣代繳,同時,由於部分信息涉及到個人隱私,納稅人也可以選擇向稅務機關自行申報。

<strong>4.為了實現扣除,老百姓會不會因為發票或證明跑斷腿?

專家指出,總體看,此次公佈的辦法較好地兼顧了公平和效率,減負力度超出預期,稅收徵管也力求簡便易行,儘量避免讓納稅人提供各種證明。舉例來說,納稅人在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方面的支出發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進行額外說明的。

同時,鑑於該政策涉及面廣、實施情況複雜,國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防範虛假騙稅逃稅行為,確保徵管風險可控。

<strong>5.二孩子女教育可以抵扣嗎?

可以抵扣,徵求意見稿顯示,每個子女每年12000 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這也契合國家目前放開二孩的大政方針,可以有力減輕二孩家庭的支出負擔。

<strong>6.三歲以下的嬰兒,花銷也很大,為什麼不抵扣子女教育項目呢?

一位業內資深專家向稅政君表示,子女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三歲以下屬於撫育階段,不屬於教育階段,暫時還未納入抵扣範圍。

<strong>7.租金扣除需要什麼證明?

根據徵求意見稿,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租賃合同。

關於房租扣除,還有兩點需要解釋下,其一,房租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按租金髮票限額據實扣除,是考慮了目前租房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大部分租賃行為並沒有開具發票。其二,如果把發票作為前置條件,可能會增加納稅人負擔,還會推高租金價格。

<strong>8.租金扣除為什麼分地區?

目前確實分為三類扣除標準,承租的住房位於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44萬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1.2萬元(每月10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小於100萬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鋼表示,扣除標準較大程度覆蓋了全國平均租金支出水平,同時兼顧了各地租金水平的差異性。

<strong>9.租房抵扣標準為什麼比房貸高?

孫鋼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標準總體上略高於房貸利息扣除標準,體現了對租房群體的照顧。

當前正處於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的導向,此類租金抵扣額的安排也和租賃市場的鼓勵政策吻合。

<strong>10.繼續教育怎麼界定?繪畫、藝術、體育運動等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能否減稅?

根據徵求意見稿,繼續教育包括學歷繼續教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

一些未納入職業目錄的個人興趣愛好培訓,與職業技能關聯度不高,暫不納入此次扣除範圍。請注意,這裡的關鍵點在於職業技能關聯度!

<strong>11.學歷教育每年有學費可以按年扣除,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一位業內專家舉例,並非只要參加培訓就能扣除,而是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strong>12.納稅人是否需要證明自己的首套房貸?

與銀行系統人士諮詢,首套房貸認定信息較為健全,不需要納稅人自己提供太多額外證明。

<strong>13.贍養老人包括哪些老人?丈夫幫助贍養妻子的父母,丈夫能否扣除?

按照徵求意見稿,贍養老人包括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而其他法定贍養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去世,實際承擔對祖父母、外祖父母贍養義務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權威專家表示,贍養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範圍之列,但如果夫妻雙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贍養,是各自申報專項扣除,舉例來說,兩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夫妻贍養四位老人,夫妻兩人可以分別按照每月2000元申報專項扣除。

<strong>14.被贍養老人是指無經濟來源還是離退休人員都算呢?

按照徵求意見稿,贍養老人只需要兩個條件,首先老人已滿60歲,其次是納稅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贍養人,與老人的經濟狀況無關,沒有經濟來源的、離退休人員都包含在內。

<strong>15.非獨生子女家庭的贍養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根據徵求意見稿,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可以與兄弟姐妹分攤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如平均分攤、約定分攤等情況。但是,每一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比如,一位老人有三個子女贍養,每個孩子可以平均分攤每年24000元扣除額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經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約定,每個子女分別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額,但每個子女的扣除額不能高於12000元。

<strong>16.哪一類人群可能受益最大?

專家向稅政君分析,通常情況下,生活支出負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的中年人最獲利好。他們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子女教育、首套房貸、贍養老人等多項附加扣除。

另一方面,在同等扣除額的情況下,收入較低的人群減稅比例更大,比如月收入7000元(扣除"三險一金"後)的人,滿足2000元的扣除項目,就無需繳納個稅啦,減稅比例達到100%。

<strong>17.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間需要有一個書面分攤協議嗎?

根據徵求意見稿,被贍養人指定分攤或者贍養人約定分攤的,需要簽訂書面分攤協議。

<strong>18.2018年10月-12月工資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3000元的 3% 0

2、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學習參考)

<strong>19.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收入金額 -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例】張三在2018年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徵點(5000元)

=12000-1100-5000=5900元

找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舊的費用標準和舊的稅率表

張三在2018年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徵點(3500元)

=12000-1100-3500=7400元

找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7400*20%-555=92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