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媽媽衝孩子就發不得火?看懂了人性,你就不會怕了

我不知在哪裡看到有說一位母親,在她七十多歲時,被問到在養育孩子時付出的感受,她只說了三個字:“本分事“。

我越來越理解,為什麼我們交流育兒的小群裡,最經常會因為孩子問題而提問的大多數是媽媽,爸爸們都是一股子隔著屏幕都聞得出來的自信,很多很多的媽媽會因為自己教育出現一點點偏差而被悔恨自責吞沒,但很多很多的爸爸們就算自己沒動手打孩子,也會眉飛色舞地發表高見:“不行了就得打,不打不服。”

做母親,媽媽們不顧一切地愛孩子,她們演繹的是本分事,所以大聲呵斥、怒吼發火、動手打孩子後,看著委屈流淚的孩子,媽媽天然地容易陷入自責悔恨的泥淖中,一邊覺得自己無能,一邊後悔兇孩子,悔意夾雜著升騰起來的挫敗感常常讓人迷茫不知所措,而爸爸們就明顯灑脫多了,這好像真的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事情。

憑什麼媽媽衝孩子就發不得火?看懂了人性,你就不會怕了

我覺得我的孩子比我小時候幸福得太多,我努力規避所有父母給我造成的童年不悅,但是我總會焦慮,是一種你瞭解的知識越多,看到的孩子越多,越是焦慮的狀態,這投射到我對待孩子時的心態,只要我有一點點做不好,無形中我都感到壓力。

壓力,有時候是好事,催人奮進,但有時候又像惡魔,摧毀人的意志,一個媽媽,當她正覺得自己不夠好時,看到“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這樣看上去挑不出毛病的箴言警句時,除了對自己無能的沮喪,恐怕都想把自己往窮兇極惡的史冊上訂。

憑什麼媽媽衝孩子就發不得火?看懂了人性,你就不會怕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壓制情緒不是聰明的辦法,沒有得到釋放的情緒,越是壓抑,越是容易以更大的失控狀態爆發,想一想,當你被孩子的各種不聽話弄到要發瘋,腦子再也轉不動了,卻只能窩著一把熊熊怒火發不出來,孩子會因為你憋紅的臉變得乖巧嗎?不會,有心的孩子也說不定只是暗暗在心裡嘀咕一下“媽媽真奇怪”就過去了;媽媽的負面情緒會因為生生憋回去了而消散嗎?很難說,消化壞情緒也許要一整天甚至一整個星期,而發洩壞情緒,只是一會兒功夫甚至是一瞬間。

所以,當你忍無可忍衝孩子發了火,這真的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這不是提倡大家要隨心所欲想對孩子吼一頓就吼一頓,而是提醒媽媽不該苛責自己因為搞不定孩子的時候發的一頓火,不必因為極度憤怒之下對孩子發的一次脾氣而把自己定性為失敗的人。

憑什麼媽媽衝孩子就發不得火?看懂了人性,你就不會怕了

發火本身是個負面事件,媽媽需要承認這一點,發火後千萬要記得修補關係,關於修補的契機與方法,我覺得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她的正面管教理論體系中提到的4個R修補法很好用:

Recognize 承認——媽媽意識到發火的問題和責任,並承認自己的問題;

Reconnect 連接——通過擁抱或其他形式,先和孩子產生連接;

Reconclie和好——媽媽向孩子道歉或與孩子和解;

Resolve 解決問題——取得諒解後,和孩子一起分析發火原因,想應對發火的辦法,並約定下來(包括孩子可以怎麼做,媽媽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形成“我能面對問題,我能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在下次執行約定辦法以後,孩子將獲得解決問題的巨大成就感。

憑什麼媽媽衝孩子就發不得火?看懂了人性,你就不會怕了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只有在得到肯定、獲得安慰的情況下,才能迸發出最好的狀態,當你有時候因為搞不定孩子發了火,相信我,這不是十惡不赦,只是因為你需要一個讓孩子發現你感受的出口,又或者你是需要一個有愛的擁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