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鼻竇”非彼“鼻豆”,不能切也看不到呦!

幼時讀《紅樓夢》時記得史湘雲說過這樣一句酒令,“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當時感覺頗為有趣。在日常門診工作中,偶爾也有類似的笑話,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此“鼻竇”非彼“鼻豆”,不能切也看不到呦!

門診時經常有家長跟我說,“大夫,我們孩子得鼻竇炎了!你快給我們看看,是不是要切了呀!”

“你怎麼知道得了<strong>鼻竇炎呢?再說鼻竇也不能切呀!”

“你看,鼻子里長了個豆,又紅又大,把鼻孔都堵住了,還不是‘<strong>鼻豆炎’嗎?”

“鼻竇炎並不是鼻子里長了個豆,然後又發炎。”我忍住笑說道。

那麼什麼是“鼻竇”呢?

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關於“竇”字的解釋在318頁,解釋是:①孔,洞;②人體某些器官或組織的內部凹陷的部分;③姓。那麼很容易得知,鼻竇就是鼻子向內凹陷的部分,而不是突出在鼻孔大家能看到的部分。鼻竇分為上頜竇、篩竇、額竇、蝶竇四大部分,都是人體正常組織。當鼻竇裡面的黏膜出現炎症時,也就是患了<strong>鼻竇炎。

此“鼻竇”非彼“鼻豆”,不能切也看不到呦!

鼻甲、鼻竇示意圖

那麼那個又紅又大的東西不是“鼻豆”,是什麼呢?那個形似豆的東西叫<strong>下鼻甲,是人體正常組織,每個人都有的,不是“鼻息肉”,也不是長了什麼不好的東西。當孩子患感冒、鼻炎、鼻竇炎等疾病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而下鼻甲作為鼻腔內體積最大且位置最靠近鼻孔的結構,充血最為嚴重,也最容易被看到。而且孩子不像成人,鼻腔內鼻毛尚未發育完善,鼻子裡一個紅腫的包看的更為清楚。

此“鼻竇”非彼“鼻豆”,不能切也看不到呦!

腫脹的下鼻甲

下鼻甲肥大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也不是很嚴重的症狀,只是呼吸道感染、各種鼻炎、鼻竇炎的常見表現。大多數時候待孩子感冒好了,或規範治療鼻炎後,下鼻甲腫脹自然也就逐漸恢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