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美在南海戰略不明 中國戰略佔優

<strong>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道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月6日刊發題為《南海的時代轉折?》的文章稱,儘管新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就任前對南海衝突作出激烈表態,但美國的南海戰略仍不明確。專家認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至今仍處於優勢地位。

文章稱,蒂勒森曾在1月份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說:“我們必須向中國發出明確信號。首先,必須停止島礁建設;其次,禁止他們進入這些島礁。”對此,中國一些媒體作出明確回應,指出封鎖中國所造島礁將引發軍事對峙。中國外交部的聲調相對剋制,它呼籲美國“注意自己的言行”。

而上週末,美國防長詹姆斯·馬蒂斯訪日期間的表態則緩和了緊張氣氛。他表示,美國認為目前“沒必要”在南海“採取任何過激軍事舉動”。應以外交為先。但馬蒂斯也明確指出,美國商船和軍艦將繼續在有爭議海域航行。

文章稱,在中國和南海周邊其他國家這場已持續幾十年的領土衝突中,美國甚至都算不上直接參與方。但它卻在間接參與,因為它認為中國的主權訴求與自由通航權相悖。觀察人士指出,特朗普不會滿足於此:美國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要遏制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崛起。

中國寄希望於通過“切香腸戰術”實現南海利益,即循序漸進地擴大自身影響力,而非一下子實現目標。此外,中國還靈巧地利用各方相互牽制。它利用自己龐大的經濟影響力拉攏個別國家,或阻止東盟通過共同決議。中國堅持雙邊解決問題,拒絕任何多邊方案。

在南海問題上,奧巴馬政府主張在國際法框架下以國際準則為基礎解決衝突。“美國的立場是明確和堅定的,”政治學家格哈德·威爾說,“而與之相比,中國始終有意不明確自己的訴求。”

文章認為,中國的戰略比美國成功。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剛剛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華盛頓很難對中國作出有效回應。”

文章稱,特朗普上任後的舉動表明,美國新政府並不打算繼續美國迄今的戰略,而是準備選擇新的道路。但由什麼來替代原有戰略,目前還不清楚。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專家建議美國為實現自由通航權、以行為準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平解決衝突等迄今制定的目標投入更多精力。相反,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似乎反對現有的國際政治體系。“它看似注重有利於自己的短期雙邊交易,”威爾說。從某種方式上看,這樣做的美國甚至在接近也只主張雙邊談判的中國的立場。威爾認為這不是好的發展趨勢:“制定國際準則和國際法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國家間關係變得更穩定和更有可測度。如果現在各方對此提出質疑,將隱藏巨大危險。”(編譯/焦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