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柔基金獎學金獲得者風采(十二)|張鑑予:於康樂之園,釀多彩人生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strong>個人事蹟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strong>張鑑予,男,漢族,共青團員,出生於1995年12月,化學學院2015級化學專業本科生,“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成員、“康樂使者”團隊成員。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中山大學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李學柔基金獎學金;曾以第一作者發表了SCI論文,參與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及一項院級科研項目;曾擔任校團委實踐部副部長、班級團支部書記、Encatus團隊項目專員。

<strong>再次選擇 開啟科研

四年前,我跨入了中大第一站——珠海校區的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帶著初入大學的激動與好奇,我加入多個學生社團,參加各類比賽,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一切彷彿順風順水。然而,我卻並不想安於現狀,最終選擇轉入化學學院化學專業。

在化學學院,我心裡一直承受著比別人多讀一年書的壓力,也因此希望能夠收穫更多。<strong>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四年來,我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strong>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和校級一等獎學金。我曾加入過兩個課題組進行理論計算和功能材料兩個方向的科研訓練,入選<strong>“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並作為代表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參加學術交流會;曾獨立開展一項化學學院研究基金項目;<strong>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目前我正在進行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在科研道路上,我並沒有多少天賦,更多的或許是幸運。感恩導師的信任與悉心指導,我相信自己能夠不斷進步,不斷前行。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strong>感恩社會 探尋公益

<strong>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綿薄之力,幫助他人便是極大的幸福。大學期間,我在探尋公益的道路上未曾停止。<strong>在珠海校區,我曾作為志願者參與圖書館的志願服務,作為副隊長帶領志願者團隊到社區開展愛老助老社會服務,開展一系列的茶話會及慰問活動,給老人帶去心靈的撫慰。<strong>在廣州校區,我作為志願者參與了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等賽事與會議。並作為Enactus團隊成員帶領大吉沙島村民利用蕉葉進行食用菌種植。<strong>參與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讓我的經歷變得更加豐富,讓我的心靈變得更加柔軟。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strong>追求卓越 嘗試可能

多樣人生,做非典型理工男,這是我初入大學時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我敢於嘗試並享受這一過程。我曾擔任校團委實踐部(現對外交流部)副部長、班級團支部書記;目前作為校級接待志願者團隊“康樂使者”成員,向來訪嘉賓傳遞中大精神;在課餘時光,我曾參與徵集校園“十大提案”活動,為南校園歷史建築及動植物景觀介紹系統建言獻策;曾對廣州市“臨終關懷”機構的運營及發展現狀進行考察調研;曾參與 “香港大學生中國文化及經濟發展研習班”,輔修過金融學課程。<strong>參加豐富的校園活動,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多樣人生,是我在大學期間一直所希望擁有的狀態,很幸運自己做到了!“Where Amazing Happens”,這是NBA曾經的宣傳口號。於我而言,中大的這片土地又何嘗不是這樣。<strong>過往早已成為定局,未來的日子充滿更多的可能和精彩。我,將繼續篤行。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十二)|张鉴予:于康乐之园,酿多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