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今天是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2018年的餘額已經只剩下10天了,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201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且不提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爆冷、各領域的元老級人物去世,光是咱互聯網行業裡的新聞,都夠咱數半天了。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2018年,互聯網行業裡可以說是風起雲湧,既有小米公司、嗶哩嗶哩彈幕網、愛奇藝、虎牙直播平臺等等扎堆上市,也有金立老闆劉立榮挪用公款豪賭輸掉十幾億導致企業破產的;更有共享單車前路不明,兩大巨頭其中之一的摩拜被美團收購,而ofo則在超過1000萬人的退押金重壓下頑強抵抗。更不用提國內幾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被爆出裁員的消息。由此可見,互聯網行業如今過的不如前些年那樣順風順水了。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首先是錘子科技傳出要裁掉60%的員工的消息,創始人羅永浩在第一時間就進行了闢謠。就在大家都以為是假消息的時候,錘子已卻已經進行了工商變更。有員工表示,11月工資沒有正常下發,12月更是有人在錘子公司樓下拉橫幅要債。種種跡象來看,一首“涼涼”送給錘子似乎為時不早?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錘子事件還未平息,直播界大佬“鬥魚平臺”也被曝出了裁員的消息。鬥魚深圳大約有70名員工在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被鬥魚平臺口頭傳達了裁員的消息。這次波及到香港、武漢團隊的裁員,讓吃瓜群眾們想起了之前就有傳言說去年年底開始鬥魚就融資不順。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最讓人感到吃驚的,應該是知乎大批量裁員的實錘。據推測,知乎在年底裁掉了大約300人左右,跟斗魚不同的是,知乎在今年8月剛剛完成了一筆2.7億美元的融資,完成融資後,知乎的估值達到了24億美元。就這樣的一個行業大佬,居然在這波互聯網裁員的浪潮中未能躲過一劫。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行業大佬們都開了頭,大家似乎都開始了“排排坐把員裁”的行為。拉勾網員工大規模離職;智聯招聘從紐交所退市;途牛網對國內將近500人左右的客服進行了降薪,變相逼迫員工辭職。而今年以來,網易下跌超過48%,騰訊控股下跌超過40%,阿里巴巴下跌超過30%,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更是有各大公司都停止社招的傳聞。雖然很多企業官方紛紛站出來進行了闢謠,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招聘需求確實是下降了。由此可見,整個互聯網行業已經紛紛準備瘦身過冬。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為什麼互聯網行業突然進入了“凜冬”?小編覺得,這與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有很大的關係。前幾年,大大小小的互聯網企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使得互聯網企業流量紅利都減少了。於是許多企業都打起了賺快錢的主意,紛紛做起了電商、社交、遊戲等等。流量紅利縮減,管控的也越來越嚴格,使“來錢快”的這些業務發展起來都沒那麼容易了。

互聯網行業“凜冬將至”,後廠村er何去何從?

是否互聯網行業真的就“唱衰”了呢?其實,各大巨頭為了尋求創新和突破,還涉及了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領域,這些業務還處於成長期。因此,互聯網行業目前進入了新的“蓄力期”。那麼,已經踏入互聯網行業裡的人要怎麼在這個“寒冬”平安渡過呢?首先,不建議輕易跳槽。其次,多充實自己。以後的互聯網企業篩選求職者的條件會更加嚴格,而且崗位競爭激烈,只有能力提高了,才是這場“硬仗”的依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